摘 要:听、说、读、写是学生应具有的四个语文能力,然而事实上,现在的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几乎忽视了对学生“听”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中国的语文听力教学不受重视、发展缓慢、困难重重,但听力教学不管从学生智力开发、语文素养的提高以及社会能力的培养方面来说,都是必要的,因此需重视语文听力教学。
关键词:语文;听力教学
“听力”这个词没有人会陌生,当“听力”与英语放在一起时,普遍认为是英语考试的一种形式,甚至是任何一门外语考试的固定形式,是理所当然的。但却很少有人能将“听力”与语文放在一起思考。同样是语言学习,为什么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母语的语文学习却没有“听力”的学习训练呢?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听、说、读、写宜并重”。①然而反观当下的语文教育,只重读写,不重听说,似乎已成了不曾更改过、也没人质疑过的普遍现象。语文课堂难有听说训练,语文考核也无关“听力”,没有人对学生“听”的能力予以重视。甚至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关“听”的内容也只有区区半句“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②。
其实,如果我们能正视这个问题,会发现,“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一种品质、一种素质。它不仅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学生长远的发展、智力的开发、人格的形成、人际关系的拓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③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忽视听的关键性作用,应与说、读、写几项能力并重,真正重视、实现对学生听力的训练与培养。
1 语文听力教学的现状
前文已提到,当前学校教学对于听力教学几乎处于漠视的状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鲜有对培养学生听力的要求,中考、高考等选拔性考试也没有听力考试的内容,无法引起学校与教师的重视。同时,各学校的教育资源也有差异,即使有已经意识到听力重要性的教师想要对学生开展听力训练,也可能受听力设备和材料不足的影响而难以开展。
同时,现阶段的语文听力教学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由于目前语文听力教学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引起整个社会的足够重视,所以几乎没有成系统的教材、较为规范的听力训练以及科学的评价体系。
以上因素都给语文听力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 语文听力教学的必要性
2.1 有助于全面开发学生智力
一个正常儿童智力的开发并不是从说读写开始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早期教育作了这样的描述:“早期刺激可以看成是早期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0~3岁的儿童,它更具有生理学——心理学色彩。它是通过节律感(声音的、音乐的、颜色形状变换、运动物体、时间间隔)、语言、触觉、动作--运动的安排等方式进行的。”④过分重视读写的能力,忽视智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反而会妨碍孩子智力的正常发展,加重孩子的精神负担,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在学校教育阶段,听力教学对学生智力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学习效率高、成绩较好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倾听能力。并能够在听完后抓住重点、做以总结,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相反,如果学生倾听能力较差時,通常缺乏听课、思考的同时记录的基本能力,导致影响学习效率,理解速度慢,毋庸置疑,会对各个学科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如果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听力训练,能够对学生的专注力、瞬间记忆力、联想想象力以及辨别、推理、组合等能力进行培养,对于学生智力的全面开发,综合能力的提高都会有显著作用。可见,听力训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2.2 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叶圣陶先生曾对“语文”一词做成这样的解释:“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⑤顾名思义,语文就是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合在一起说。叶圣陶先生毕生不遗余力地呼吁:“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听话,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⑥由此可见,听力教学应是语文教学中必要的一部分,学生拥有良好的倾听能力可以促进其对语言的吸收,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听在所有的语言活动中,是“说、读、写”的基础,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上提到的只是课堂上的“语文”,当扩大到生活中的“语文”时,倾听能力就显得更为突出。如今,我们常听到学生学习的“生活化”,就是强调学生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关注生活,扩大信息量,在生活实践中掌握应用语文的规律。生活这个课堂与学校的课堂相比,语文出现的形式更为多样,可以是他人之间的交谈,可以是广告牌上的宣传,可以是电视上的新闻,也可以是父母口中的故事……这些形式的实现都需要有倾听能力,有良好倾听能力的学生能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学到更多的语文,积累更多更生动的生活语言词汇,更多样的语言技巧,更有趣的生活素材,更准确的掌握语文的规律。
2.3 有助于学生增强立足社会的能力
如今的社会信息庞杂,竞争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影像媒介的普遍与发达使得日常生活中听、说比读、写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现代社会,口头语言的使用远远超过了书面语言的传递,从繁杂多样的信息中,快速准确地筛选出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无疑是一种极其必要的生存能力。在谈判桌旁,在求职路上,在电视机前,在采访现场,任何人都会强烈地感受到倾听能力对自己的必要性。优秀的倾听能力是其在信息交流复杂纷纭的社会中立足的有利条件。
3 结语
虽然如今语文听力教学不受重视、发展缓慢、面临多重困难,但长远来看,从学生全面智力的开发、语文能力培养、社会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分析,语文听力教学会给学生积极的影响,语文听力教学的开展是必要的。因此,语文听力教学应该被世人予以重视并尽快投入到基础教育中。
注释
①叶圣陶.答滕万林,《叶圣陶集》第25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3-34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徐艳.初中语文教学“听话”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1.
④李鸿烈.智力开发[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5页.
⑤叶圣陶.答滕万林,《叶圣陶集》第25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3-34页.
⑥叶圣陶.《叶圣陶集》第25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3-34页.
参考文献
[1]叶圣陶.答滕万林,《叶圣陶集》第25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徐艳.初中语文教学“听话”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1.
[4]李鸿烈.智力开发[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5页.
[5]叶圣陶.《叶圣陶集》第25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3-34页.
[6]陈少娥.唤醒学生的耳朵—初中语文听力训练策略研究[J],现代语文,2017年8月版.
[7]陈晓霞.初中语文听力训练与测试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
刘晓彤(1996-),女,汉族,河南灵宝,硕士研究生,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