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路径研究

2019-11-11 12:20包民生
卷宗 2019年28期
关键词:资料管理信息化优化

摘 要:随着大数据信息化慢慢走进人们的生活,图书资料的管理也变得更加便捷。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处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得图书资料管理事业蓬勃创新。信息化背景下的图书资料管理对各方面的工作都有着很大影响,不仅高效的提升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还使得在资源共享、信息检索等多方面变得更加便捷,主动服务于各项工作的开展,使得工作更加的便捷化。

关键词:信息化;资料管理;优化

生活中由于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大数据资料的支持,充足的数据资料准备,强大的信息數据支持,才能够使得各项工作稳步的开展。对于所有单位而言,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如何能够让大家快捷、直接的找到所需资料,并加以利用是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所应该着重考虑的工作重点。本文以信息化技术对图书资料管理的影响,就如何更好的提升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路径进行了研究。

1 信息化技术对图书资料管理的影响

1.1 促进资源共享

就以往来说,传统的图书资料大多都是以纸质的形式记载和存储,想要储存更多的资料就需要更多的空间去存放已经记载好的资料脚本,因此,就需要给其提供最够大的空间,但往往作为单位而言,并不能够有足够大的空间去存放他们所需的所有资料数据,这就会给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不仅能够代替纸质书籍对资料进行存储,还能够更加快捷地获取更多与工作相关的资料,弥补自身资料数据的不足。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传统图书资料所不能比拟的,因为其不仅解决了资料存储空间对单位的影响,而且还能够解决资料单一化对工作的影响。

1.2 丰富资料内容

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优点就是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都可以将任何所需的资料和数据进行获取和利用的,不再像传统的纸质载体资料数据一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局限性,比如只伫立于电子期刊,图书等有限的资料数据,无法全面的系统的查找所需资料,这就使得在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会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信息检索上,但信息化网络化得图书资料管理可以解决这一弊端,为工作提供最全面资料和数据,让各级单位在整理数据和归纳资料时有了一定的辅助,让今后工作的开展也有了一定的保障。

1.3 优化检索服务

就传统图书资料管理而言,在检索方面就变得尤为繁杂,就像学生查字典一样,需要查找数据时,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内容,甚至是地点进行一项项的查找,检索难度大,检索时间长,非常耽误工作的开展。而现代信息化背景下的图书资料管理,大大优化了检索服务,简单明了的检索方式,让工作人员可以快速的找到所需的文献资料,甚至不需要完整的检索字眼,也可以通过匹配相似检索,或者逻辑匹配、图像匹配等多种检索方法,找到所需的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检索的准确性和效率。

2 信息化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路径

2.1 加强体系化管理

随着时代的进步,资料管理也由传统纸质资料在向电子化、网络化进行过度,想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充分的发挥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作用。图书资料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和数据储备,必须更加的系统化,可以更加直接、简捷、明了的向工作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服务。

所谓加强体系化管理,就是通过各种信息技术的结合,让各种渠道的信息构建成更加完善的网络连接,实现更加快捷的信息管理网络,去管理所存储的数据和资料。并且还应该实现数据共享,不再是像以往只可以检索单一的信息,应该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开发各种形式的专业数据库,让所需的数据资料都可以上传和分享,形成内容更加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以便大家使用和下载。

2.2 个性化的图书资料服务体系

由于网络信息的发达和便捷,不仅能够增加了资料数据的内容,还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服务对象进行分类,以便给其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比如像物价管理,有的工作人员需要的是不同行业同一物料价格比较的数据,有的人则需要的是各种物料的名称目录,还有的人需要的是近几年来同一物种的物价变化数据,想要快速的检索到所需要的资料数据,就需要对资料进行整合,通过对检索人员所需内容的分类,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大数据技术,将图书资料更加的细致优化,将资料布局更加完善。了解检索人员所需的数据资料内容,对准备的资料分类有着重大的作用,并且还能够给使用者提供更加细心和个性化的服务。

2.3 增加立体化的图书资料管理层次

在信息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的层次应该更加的多样化,其中的资料管理内容不应该单单只能够在本单位之间的网络中传递,还应该将可以公开的资料和数据内容共享,与其他的单位和机构之间进行一个良好分享和互换,实现信息共享,数据共用的目的。不仅对双方关系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对各单位的工作开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层次化的图书资料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网络优势,将本单位的数据库与各大相关网站点、数据库、图书馆等资料聚集地建立联系,以便于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信息管理体系。

2.4 加强标准化建设

由于目前我国各地的资料文献数据库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在检索数据时还存在一些瑕疵,和不好的用户体验,因此更应该注重图书资料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从各基层单位做起,建立统一的、标准的文献数据库,将各类文献做好分类归纳,规范查询界面的内容,规定著录格式的标准等各种规范化的操作。先通过保证自身单位的图书资料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其本单位员工提供优质的资料供应,再通过和其他数据站点的沟通,在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努力下,使得更多的大数据文献库资料库的管理也变得标准化,从而使得各方面的资料数据变得更加完善,大家在使用时更加的便捷,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3 结语

本文主要是信息化背景下的图书资料管理对实际工作的影响做出了总结,并且着重的研究如何进一步的提升和优化图书资料管理的策略。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图书资源的共享,简便的检索方式,强大的检索系统,海量的检索数据都将影响着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因此,牢牢地抓住信息技术与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努力的提升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为工作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才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张展宁.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路径研究[J].兰台内外,2019(06).

[2]高慧,张团翔.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优化创新探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9(01).

[3]杨柳.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与创新方法分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9).

作者简介

包民生(1973-),男,汉族,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人,本科,技师,从事价格检查工作。

猜你喜欢
资料管理信息化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
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图书资料管理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