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法治保障

2019-11-11 12:20张美胜
卷宗 2019年28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建设

张美胜

摘 要:《公共圖书馆法》作为我国第一部公共图书馆相关法律,将人民群众对于公共图书馆的期盼和要求用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是我国公共文化法律保障走向体系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法 公共图书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出台的第一部文化方面的法律,也是公共文化领域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法律,对健全我国文化法律制度、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有重要意义。

1 《公共图书馆法》与公共图书馆建设

1.1 《公共图书馆法》立法背景及进程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公共图书馆在事业规模、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国家、省、市、县四级公共图书馆系统已经基本建成,国家通过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重大文化项目,全国公共图书馆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服务效能有所提高、社会效益显著增强。

1.2 《公共图书馆法》立法意义

制定这部法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来推动公共图书馆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使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一是有利于健全完善文化法律制度。公共图书馆法以宪法为依据,对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要求,确定了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方向,构筑了公共图书馆的制度体系,充实完善了文化法律制度的内容,弥补了我国文化立法的“短板”,为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二是有利于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目前,国家、省、市、县四级公共图书馆系统已经基本建成,《公共图书馆法》把中央的好政策、公共图书馆长期以来形成的好制度以及地方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国家法律,确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格局,对公共图书馆的设施建设、运行方式、服务提供、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将引导和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科学、规范、健康发展。

三是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各级公共图书馆应以法律为根本遵循,强化依法管理、运行和提供服务的意识,通过自身的职业作为维护和保障社会公众利用公共图书馆、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益,以更广范围、更丰富内容、更高质量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的新需要。

1.3 《公共图书馆法》是公共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保障

《公共图书馆法》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化框架的基石。在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基层总分馆服务体系、社会力量参与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保障体系诸方面,《公共图书馆法》都做了专门规定,提供了全面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依法治国。

因此,要强化建设法治政府意识,严格履行法律规定的保障和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责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体现坚定的文化自信。

提出了国家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图书馆数字服务网络,支持数字阅读产品开发和数字资源保存技术研究,推动公共图书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向社会公众提供便捷服务。

指出了建立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图书室等为分馆或者基层服务点的总分馆制,完善数字化、网络化服务体系和配送体系,实现通借通还,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向城乡基层延伸。

目前乡镇、街道、农家书屋和文化站发展趋势比较好,有些乡村图书馆比较成熟,但也存在缺乏资金支持的问题。对此,《公共图书馆法》要求地方政府要在资金、财力方面给予适当支持,促进乡村文化站和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数量少,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增加图书馆的数量,同时建立电子图书馆。

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馆的设施网络,并且通过加强数字服务、流动服务和自助服务等方面的设施建设,扩大图书馆服务网络的覆盖面。

2 《公共图书馆法》与公共图书馆服务

服务是图书馆的生命,服务的过程,既是图书馆体现价值的过程,也是图书馆自我发展完善的必然途径。《公共图书馆》在保障公共图书馆运行、发展的同时,也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提出要求,以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先进文化成果。

2.1 公共图书馆服务原则和免费服务内容

《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按照平等、开放、共享的要求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公共图书馆法》对在免费服务方面,提到了四类:分别是文献信息查询、借阅;阅览室、自习室等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开放;公益性讲座、阅读推广、培训、展览;国家规定的其他免费服务项目。

2.2 公共图书馆必须开展的服务

一是全民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法》中要求,“公共图书馆应当通过开展阅读指导、读书交流、演讲诵读、图书互换共享等活动,推广全民阅读。”可见,阅读推广活动是图书馆与读者互动联系的重要手段。

二是数字化、网络化提供便捷服务。《公共图书馆法》中规定: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数字资源建设、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

三是少年儿童及特殊群体服务。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设置少年儿童阅览区域,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开展面向少年儿童的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并为学校开展有关课外活动提供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单独设立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保障平等、共享的要求,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文献信息、无障碍设施设备和服务等。

四是延伸服務。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通过流动服务、自助服务设施等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服务。

2.3 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

服务效能是衡量公共图书馆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我们国家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覆盖城乡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但是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在农村和一些中西部地区,设施不完善、服务效能不高的问题应当说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为此,公共图书馆法对当前存在的效能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加强公共图书馆的管理,着力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明确规定要建立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

二是强调要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作用,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开展阅读指导活动,大力推广全民阅读。三是强调要动员和吸引更多群众,更好地利用图书馆,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2.4 服务监督与考核

《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公共图书馆要定期向读者公告服务开展情况,听读者意见,设立读者反馈渠道,接受读者监督。

规定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进行考核,并且要有第三方参与,结果要向社会公布。

3 结束语

《公共图书馆法》对公共图书是一把双刃剑,既要政府保障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又要图书馆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先进文化成果,为人展服务。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图书馆法》相关工作内容的系统思考和业务研究,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图书馆的职能定位与功能互补关系,依法办馆、依章治馆、依规服务、科学管理,通过切实有效的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激发公共图书馆内部活力和发展动力,通过政府信息公开与社会监督反馈,增进社会公众对公共图书馆依法运行的认同与关注,从而为实现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科学、持续、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黎震.《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视野下一线城市区级公共图书馆建设运营探讨[J].公共图书馆,2019(01):10-15.

[2]郭丽娜.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视野下的图书馆建设[A]. 全民阅读促进委员会·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公共图书馆分会基层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编辑委员会、《图书馆杂志》社.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与创新论文集[C].全民阅读促进委员会·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公共图书馆分会基层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编辑委员会、《图书馆杂志》社: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8:6.

[3]甄利华,李德胜.《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与《公共图书馆法》视野下的我国公共图书馆法制建设[J].图书情报导刊,2018,3(05):5-10.

[4]周振勤.我国公共图书馆法颁布的背景和展往——基于历史条件的对比研究[J].公共图书馆,2018(01):4-10.

[5]郭文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视野下的图书馆法治建设[J].兰台世界,2017(13):68-70.

[6]范并思.依法运行、科学管理公共图书馆的基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解读[J].图书馆杂志,2017,36(11):12-14.

[7]贾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的新阶段——柯平教授谈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07):62-69+79.

[8]程焕文.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立法精神——国家和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责任解析[J].图书馆论坛,2017,37(06):1-9.

[9]范并思.依法运行、科学管理公共图书馆的基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解读[J].图书馆杂志,2017,36(11):12-14.

[10]王云萍,梁向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部分条款的解读[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03):5-9.

[11]杨玉麟,闫毅.多元化的公共图书馆办馆主体更符合中国国情——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体会[J].图书馆建设,2018(01):24-29.

[12]蒋永福,孙红娟.《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基本信息解读——基于“明确性信息”和“期待性信息”的解读[J].图书馆建设,2018(01):44-47+53.

[13]胡娟.中国文化立法的一座丰碑——柯平教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01):5-11.

[14]王肃之.读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层次化与规范化——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与《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06):5-9.

[15]杨馨馨.读者权、读者权利体系解构——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的解读[J].图书馆,2017(04):1-5+11.

[16]金武刚.公共图书馆服务:从行业共识到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解读[J].图书馆杂志,2017,36(11):15-19.

[17]胡娟.中国文化立法的一座丰碑——柯平教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01):5-11.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图书馆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