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信息时代下如何加强公安档案安全管理工作

2019-11-11 12:20邹锦荣
卷宗 2019年28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安全管理

邹锦荣

摘 要:信息时代,公安档案安全管理需要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结合信息时代下公安档案安全管理工作要求,本文从网络安全系统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档案检测维护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公安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时代;公安档案;安全管理

公安档案是公安机关开展维护社会治安、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等工作的重要信息资源,能够为推动公安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在信息时代,公安档案管理面临一定安全风险,想要为档案的利用、存储提供安全保障,还要加强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因此,需要对信息时代下如何加强公安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问题展开研究,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工作科学开展。

1 信息時代下公安档案安全管理工作要求

公安档案是公安机关在履行国家法律赋予职责的活动中所形成的公安专用文件材料,包含公安业务档案、公安会计档案、公安人事档案、公安声像档案等多种,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时代,伴随着公安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公安档案开始以电子档案形式保管和利用,需要面临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而公安档案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一旦遭到黑客入侵或网络攻击,造成信息泄露,将给社会治安带来威胁,可能导致民众利益受损。与此同时,公安档案需要完成真实信息的客观记录,若信息被篡改将给档案资料的利用带来不良影响。此外,以电子形式进行档案信息记录,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一旦载体受到损伤或发生损毁将导致信息数据丢失,从而不利于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信息时代,需要加强公安档案安全管理,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保证档案实体和信息内容不会遭到自然灾害或人为侵害,促使档案处于安全保管状态[1]。在档案资料利用上,需要实施严格管理,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消除档案资料调用过程中产生的内外安全隐患。

2 信息时代下如何加强公安档案安全管理工作

2.1 建立网络安全系统

结合公安档案安全管理要求,在管理工作开展中需要完成网络安全系统的建立。在执法办案系统与福建公安档案信息系统之间,需要完成防火墙的设置,负责进行网络间的安全认证,为网络应用提供安全服务。在公安机关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时,需要在系统与外网连接位置完成防火墙设备的安装,结合用户认证信息、会话信息和应用协议进行访问控制规则设置,保证网络边界会话层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为档案系统整体安全性提供保障。在系统与各个服务点之间,需要结合安全等级进行防火墙和虚拟局域网的设置,实施密码访问控制,保证公安机关内部档案资料调用的安全性。在利用档案管理系统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合法用户的不当操作将导致重要档案信息被木马病毒等侵袭。为解决问题,在网络安全系统建立时需要加强IP访问控制,完成信息过滤设置,使系统在用户输入密码时禁止使用Cookies,并定期提醒用户完成病毒查杀或临时文件清除,继而使档案的保密性得到保证。在系统软件设计上,可以加强备份和日志记录,在提高档案数据安全性的同时,利用日志为系统安全监测提供依据,使系统数据请求得到有效监控。

2.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公安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还应做到有序、不留死角,所以需要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以便为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规范与指导。首先,需要明确档案管理责任,保证档案监管职责得到切实履行。例如本人工作的网安大队,针对互联网舆情档案、重点网站档案等各类档案,需要实现各类台账、档案的新建。推行安全领导负责制,使档案基础建设工作、档案安全工作等各项工作得到顺利开展,确保档案管理人员时刻保持安全意识。在刑事卷副卷、行政卷等档案收集、整理、移交、借阅等方面,需要规范管理工作,按照中队上交的初级编号进行检查核对,加强档案分类整理和对接移交管理,从保证档案安全角度提出管理规定,要求公安文件材料能够按照规定保管和利用,为档案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为此,在深入分析《档案法实施办法》、《福建省档案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需要加强《档案借阅制度》、《档案保管保密制度》等各项制度的建立,针对档案资料泄露、损毁等事件追究责任[2]。在档案移交分局档案室的过程中,应加强核查核对,协助档案室人员编辑归档编号,并按上级档案管理要求健全了资料接收、整理索引、管理体系。为加强档案管理系统设备运行故障的防范,需要建立制度加强人防、物防、技防等工作的开展,使档案资料保管条件得到改善。在环境制度建设上,需要提出明确的管理标准,保证档案管理系统基础设施得到规范建设,同时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环境温、湿度等条件的管理,利用安全备份技术避免数据信息的丢失。针对突发性安全事件,还应完成预案的制定,形成标准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档案信息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2.3 加强档案检测维护

针对公安档案,为保证档案信息安全,需要加强检测维护,使档案信息安全水准得到提升。针对未移交案卷档案,需要定期对其数量和保管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完成登记簿的填写。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还应加强档案安全监测和评估,从而确定管理系统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根据档案密级和重要程度,可以完成档案安全状态和潜在灾害预警,确保档案资料得到及时维护。在档案维护上,还应加强灾难恢复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等各种安全技术的运用,以便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开展,为档案安全提供重要屏障。针对档案载体,尤其是磁性载体,由于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还应定期检测和拷贝,以便使信息的可靠性得到保证。针对档案资料库,还应按照要求加强温湿度调控,落实安全检查工作。利用检测软件进行档案信息读写校验,可以发现出错的载体,及时进行修正或更新。而实际对档案资料进行检测维护,还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以免档案数据遭到人为损坏。为此,需要完成相应档案维护管理信息文档的建立,能够实现档案检测、维护、复制等操作过程的记录,预防误操作的产生。

2.4 提高人员信息素养

在公安档案安全管理上,无论是从技术还是管理上开展安全管理工作,都对管理人员提出了一定的信息素养要求。为此,需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培养,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工作,由骨干民警向新民警传授业务知识,宣传档案安全管理法规、制度,促使人员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得到不断增强。结合公安档案安全管理需求,需要从理论和技术两个层面开展综合培训工作,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掌握数据备份、信息加密、病毒防护等安全技术,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熟练运用技术,使档案信息安全得到保证[3]。信息安全技术将得到不断更新,因此需要定期开展人员培训工作,保证人员掌握先进信息技术,得到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作为一项服务性工作,公安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对人员安全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持续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加强人员安全意识,使人员始终保持严谨工作态度,在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中具备过硬的本领,能够始终满足档案安全管理要求。

3 结论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公安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挑战。为保证档案安全,公安机关还应建立档案管理的网络安全系统,提出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档案资料检测维护,保证管理人员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加强档案安全风险管理,继而为公安档案的使用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朱玉如.公安档案信息化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以濮阳市公安局为例[J].办公室业务,2018(16):58-59.

[2]李红艳.信息时代的电子档案信息安全问题浅谈[J].办公室业务,2018(03):36-37.

[3]张霞.信息时代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3):130-131.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安全管理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浅议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