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霞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数学计算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学习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启发学生掌握良好的数学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本文就以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计算;存在问题;自主学习;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55-01
引言
小学数学计算主要是口算和笔算,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学习的过程当中,要使学生直观的去认识计算的概念,了解计算的重要性。并且运用引导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良好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计算来提高数学的学习成绩,使自身能够在生活当中运用数学计算来进行完善和提升。教师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加强计算教学的重视。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引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当中耐心细心的进行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指学生能够进行完善和提升。
一、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存在的问题
1.教师过于重视计算结果,并未引导学生构建计算思维。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计算学习的过程当中,利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过于注重对结果的探究,忽视了学生的计算方式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无法积累正确的学习经验,从而不利于學生的计算学习。
2.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失去计算直观认知。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和计算,一味的进行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使学生产生过多的心理压力,对于数学计算失去信心,无法将全部的注意力投身到教师的指点当中,从而对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不高。教师和家长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利用题海战术使学生进行练习,没有切身的考虑到学生的切心感受。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计算学习和掌握。
3.教师对学生的计算错误并未进行深刻探究。
学生在计算学习的过程当中,由于缺乏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计算题题把握不够完善,无法积极的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进行解答和运用。教师在讲解的过程当中也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技巧性的培养和讲解,使得学生缺乏相对应的训练,无法积极的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学习的过程当中,也不注重让学生进行兴趣爱好的培养,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进行学习,失去了教学的积极性,学生由于性格较为活泼,注意力不够集中,无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
二、解决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问题的具体对策
1.提高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认知。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让学生针对教师所布置的数学问题来进行和学习,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要进行科学的引导,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寻找到解答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数学掌握能力,使学生能够针对不懂的地方大胆的进行提问,教师要积极的进行鼓励,塑造一个高效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探究的过程当中掌握良好的解题技巧,培养数学学习的思维意识,从而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计算能力。
2.开展多元化计算教学。
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计算练习,这里的计算练习不是一味的进行题海训练,而是要有针对性的引导,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化的解答。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扮演超市的导购员和购物者来进行买卖交易,从而训练相应的数学计算能力,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当中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要积极的进行引导,使课堂气氛更加幽默高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能够充分的跟随教师来进行学习和探究,最后教师要进行收尾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和推进,教师更加注重算理算法相关知识的技巧型传授。但是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无法做到有效的权衡,使得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过多的重视学生的测试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对数学知识技巧的掌握。所以教师要充分的利用,课堂时间使计算学习穿插在数学教学当中的每一节课当中,学生能够及时的进行巩固和提升,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又增加了学生数学解题的数量。使学生能够慢慢的将数学计算转变为自身的一个学习习惯进行提高。
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学习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将计算学习当作一种爱好来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探究,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师会林.浅谈小学数学中关于计算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都市家教月刊,2016(6):161-161.
[2]胡炼.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计算教学[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1):00087-00087.
[3]刘静.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1):00153-0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