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占兵 黄炎坤 杨朋坤 刘健 范佳英
摘要: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最基本的教学单元,是相同学科专业教师紧密联系的教学共同体,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师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文章从新时代应用型本科教育需求入手,探索了应用型本科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思路,并且在规章制度、青年教师培养、教学运行管理、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深入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基层教学组织;教学研究;师资建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4-0162-03
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落实教学任务、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组织开展学术研究、承担群体性教学活动的最基本教学单位。基层教学组织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单元,承担着高校教学与学科内涵建设的重任,其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贯彻实施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年来,随着高校师资新老更替的加快,青年教师比例的增加,基层教学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教学组织功能、弱化教研教改活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滞后、教师教学共同体缺失等问题。高校资源过度集中于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将本科教学边缘化,投入不足[1]。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2018年6月,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高等教育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在双一流建设中要加强一流本科教育,应用型高校也要加强一流本科教育。“回归本分,就是教师要潜心教书育人”,这是新时期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提高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必要性认识,认真思考新时代应用型本科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方法与路径,对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強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1.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我国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是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一种教学管理组织,最初以教研室或学科组的形式出现,其主要功能为落实教学任务、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教学研究、推进学科发展。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旋律。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对基层教学组织的职能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是高校的基础职能,是人才培养的灵魂,是实现学生成才最直接、高效的方式之一。近年来,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基层教学组织的弱化使得教师钻研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义务和责任被忽视,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个人自觉和随意性行动,表现出教学行为个体化,教学传承虚无化[2]。基层教学组织是新时期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组织教学、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开展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改革的基本教学单位,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是推动高等教育向前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基层教学组织是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执行者与实践者。近年来,受高校学科外部排名的影响,各高校在工作考核、职称评定、绩效奖励中重视科研贡献,鼓励教师在科学研究中投入大量精力,而忽视教学研究的开展,缺乏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淡化了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职能。部分教师把科研放在第一位,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发展乏力。当教师面临巨大科研压力时,对教学工作多采取应付的态度,教书育人观念淡薄,缺乏开展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驱动力[2]。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觉悟,建立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激励机制,激发全体教师的教学研究热情,发挥集体教研优势,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动力源泉。缺乏基层教学组织支撑的教学改革往往流于表面,无法触及每一个教师的教学行为更新。
3.师资建设的需要。基层教学组织由具有相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是高等学校师资师德树立、教学能力提升的基层执行部门。基层教学组织是进行教学、教研以及师资培养的基本单元,是管理组织教师活动、推进师资建设的重要执行部门,为教师个人能力提升与事业发展提供了主要途径与组织保障[3]。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高校教师爱岗敬业、远大理想的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业务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基层教学组织开展的各类集体教学活动。
二、应用型本科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根据办学传统、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紧跟时代发展,服务地方需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为河南省本科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办学定位为“区域性、行业性、开放型、应用型”。学校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落实教育教学主体责任,调动教师教学与教研积极性,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的指导意见》(教高〔2016〕856号)要求,学校、二级学院、各基层教学组织全方位联动,统一思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建设成效显著。
1.规章制度建设。学校高度重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组织各院系开展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活动,出台了《基层教学组织管理办法》、《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师教学考核评价与认定办法》、《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本科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推动基层教学组织创优达标活动的开展。二级学院出台有《教研活动管理办法》、《教师互听课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等文件,建立了教授工作委员会、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了委员工作专题会议,结合学校要求和学院发展规划,制定基层教学组织的工作职责,明确基层教学组织工作任务,落实基层教学组织教师队伍建设措施。基层教学组织制订年度工作计划,落实教学任务,开展教研活动,建立集中备课制、相互听课评议制、教研室内部督导制、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在教研项目申报、学科建设、科研申报等方面发挥基层教学组织集体智慧。
2.青年教师培养。基层教学组织是联系教师的纽带,是思想交流、业务交流的窗口。要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坚持立德树人,严格要求教师学习践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发挥党员教师模范带动作用。对新进教师实行“1+1”导师制,由高级职称教师与新进青年教师结对培养,重点培养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顺利渡过教学关。集中备课是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需要,是同一课程组教师间进行业务交流、发挥集体智慧的好方法,必须始终坚持。同一门课程不同班级要求由不同教师来承担,老教师与青年教师坐在一起,集中讨论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授课心得,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与教师间的交流与提高。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要合理安排教师学期课程教学任务,定期选配青年教师到一线生产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3.教学运行管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教学组织功能,加强组织管理,教研活动常态化。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充分调动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组织教师学习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要求,根据教师学科专长合理落实教学任务。教师按照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要求,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优化授课内容。根据行业发展修订课程标准,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将最新的学科前沿、产业发展、科研成果融入課堂教学中。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学效果。同一门课程,不同班级考教分离,统一试卷,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规范课堂教学,严格课堂纪律,建立教师互听课制度,注重青年教师指导培训,新进教师随堂听教授授课课时达到总课时2/3以上,进课堂前教研室试讲不少于5次,集中指导。加强本科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毕业论文选题紧密联系生产实际与教师承担的科研选题,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对教师申报的选题进行严格审核,审核合格后师生互选。
4.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点体现在“应用”方面,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与传统本科和高职教育都存在一定的差异[4]。需要组织教师参与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课程建设,按照应用型本科建设要求,积极申报各级教学研究项目,参与教学研究实践,撰写教研论文。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方面,教师参与的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也要突出应用型特点,组建省级、校级应用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5.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突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职业技能训练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因此,应用型本科基层教学组织成员要密切关注行业发展,熟悉产业领域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研究,投身生产一线,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例如,家禽生产教研室在应用型动物科学专业建设中,参与制定或落实动物科学专业建设规划,修订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长期与河南省家禽业协会、龙头企业紧密联系,主办产业沙龙,吸收行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献言献策,提高实践教学水平。课堂教学中,规范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创新型、设计型实验课比例。严格本科生毕业实习过程管理、制定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管理办法、毕业论文管理办法,加强毕业论文指导。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极指导大学生开展国家级专业竞赛和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严格遴选与建设标准[5],遴选出规模化较大、机械化程度较高、管理规范的企业进行重点建设,使其在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建立稳定及完善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
参考文献:
[1]刘永鑫.新阶段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整合与重构[J].学理论,2017,(8):177-178.
[2]陆国栋,张存如.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路径、策略与思考——基于浙江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3):130-136.
[3]江珩,彭妍,肖湘平.“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7,(4):79-82.
[4]黄炎坤,范佳英,韩占兵,等.应用型动物科学专业《家禽生产学》课程内容改革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2):59-60.
[5]韩占兵,黄炎坤,刘健,等.动物科学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遴选与建设[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08下):2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