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井地区宗教传播的民族志观察

2019-11-11 12:32王彦博杨家宁
今传媒 2019年10期
关键词:民族志天主教藏传佛教

王彦博 杨家宁

摘 要:在西藏的盐井地区,藏传佛教与天主教和谐共存。本文在盐井地区宗教传播历史的基础上,以传播学为分析视角,通过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再现盐井地区宗教发展现状,以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藏传佛教;天主教;宗教文化传播;民族志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10-0080-02

西藏盐井村位于西藏和云南的交界,是古茶马古道由云南通往西藏的第一站。盐井地区分为上下两个盐井村,现归属西藏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自治乡管辖,214国道盘旋于群山之中,串联起上下两个盐井村,昌都地区山峦险恶至今没有铁路修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养育了澜沧江两岸质朴的纳西族、藏族和少量的汉族人民。现在上下盐井的藏族居民大多是当年从巴塘迁移来的移民后裔。1959年,盐井划归西藏管辖,上盐井多为藏族,下盐井多为纳西族,著名的盐井天主教堂就位于上盐井村。

一、民族认同大于宗教认同

本尼德克特·安德森认为:“在民族发展臻于成熟之时,人类史刚好步入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即使是普遍宗教最虔诚的追随者,也不可避免地被迫要面对生机勃勃的宗教多元主义,并且要面对每一个信仰的本体论主张与它所支配领域之间不一致的现实”[1]。据笔者观察,有关两种信仰本体论的差异并未影响到日常的人际交往,每每谈起对于信仰不同的人的认识,他们也无从解释或者言说,人们心照不宣地默许着两种不同宗教体系共存,这种和谐得益于对中华民族整体的认同感,即两种信仰都在藏族文化和中华文化体系中生根发芽。

宗教的传播还促进了来自其他民族文化信教徒与藏族文化或中华文化信教徒的互动和交流,比如,内地的信教群众在这里和当地人探讨信仰;还有异教异文化的交流,除此之外,传播媒介带来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也深深地影响着高原上的人,比如:河南卫视的“武林风”节目在当地就颇受欢迎。当地人不会带着自身宗教的习俗去严格要求和批评外来人(前提是外来人做到最起码的尊重)。这些都是跨越藏族文化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一个表现,可以这样说,在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下,盐井的信教群众在这里接纳着其他民族同胞对当地宗教、文化、生活的“拜访”。

二、天主教与佛教的符号化传播

我们身处于一个符号的世界,“符号承载着社会公共约定,实现着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2]。宗教在盐井地区的跨文化传播过程,揭示了人类社会与文化现象的符号本质。

(一)宗教符号的外显与内敛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天主教和佛教在仪式上的传播主要是内敛和外显的仪式传播,这里讨论的是日常生活中他们在宗教仪式上的表现倾向。盐井的佛教徒和其他藏传佛教徒一样保留着转经的方式,他们在脖子上挂着佛珠、手中拿着转经筒和佛珠,所以佛教徒在平时的宗教表现形式上属于外显型的符号传达。而盐井天主教徒在衣着上没有太多的天主教装饰品,有时会有人将十字架佩戴在胸前,但在观察中笔者发现,单就服饰这一符号表征上天主教衣着和普通村民无异,如果不是自我解释呈现根本看不出是天主教徒。当然,他们在宗教仪式上都严格遵守着各自宗教的准则,如“礼拜”“诵经”等。

(二)传播场所与宗教符号

在众多的非语言文化形式中,如他们的衣着、村落位置、建筑、音乐、身体动作、姿势等都带有明显的藏民族文化,但在家具与布置上,会因宗教信仰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笔者可以看见在藏族家庭的“客厅”里,供奉三种意识形态,即中国国家领导人画像、耶稣画像以及班禅大师画像。

如今盐井地区的天主教堂不再是保罗所提到的“正门顶部突出为拱形”[3],而是有屋檐、梁柱、彩绘等极具西藏当地住宅特点的立式大门,与区外其他地区的哥特式教堂风格截然不同。最有代表性的天主教标志“十字架”也采用藏族最常用的三原色之一绿色,这也是西藏天主教本土化的表现之一。笔者看到的天主教堂经过两次大型修缮后的面貌,已经没有了当初的富丽堂皇。现在的盐井天主教从外面看上去更像是一個大型的藏族平顶房,巨大的天主教十字在阁楼上挂着,这是完美的中西方文化与艺术的结合。

岗达寺是盐井地区藏传佛教的圣地,从214国道的分支向山上行进,一路上泉水环绕,岗达寺便位于泉水源头。岗达寺周围还在修缮中,包括未建成的文成公主庙等。山上可见各种小的洞穴,里面供奉着佛教石像,洞口的树枝上挂着无数哈达与彩带。从山上流下的这道泉水会流经盐井村,这也是村里上上下下的生活用水来源,润物于无声,宗教意味也是深刻的。佛教的外观显得富丽堂皇,屋檐和装饰一律鎏金,画有佛教吉祥物和符号。

这种符号化的传播在宗教传播中必不可少,它代表着两种信仰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平等的,并且当一种符号系统被传播者带入到另一种符号系统中,它的意义将重新被赋予、被创立。这不失为拉近两种文化间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这种意义的建构一定会经历巨大变革才能被双方所认同。

(三)村民姓名与宗教符号

当地信奉天主教的藏民都有天主教的名字,藏族名字就不再取了,但有天主教名字的不一定都信奉天主教,有的是出生后神父和修女给起的名字,如:保罗、沙嘎仁等。信仰佛教的群众在孩子出生后会由有名望的活佛或者喇嘛给孩子起名字,起的名字有很美的寓意,如:多吉(多杰)=金刚、次仁(才让)=长寿,等等。宗教人物参与孩子命名,其实也是一种传播形式,通过名字的“命名权”天主教或者佛教都在一定程度上争取了受众,这是一种融入生活伴随人们成长具有明显符号化的传播方式。

三、对盐井地区宗教传播的民族志观察的思考

(一)党和政府的关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结合,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当地政府积极做好宗教工作,把寺庙作为社会基层单位对待,把寺庙广大僧侣当做普通公民对待,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在天主教、佛教等多种宗教的关系问题上多加引导,促进了宗教之间的和谐相处。

(二)传播过程中重视“意见领袖”,扫除了很大的障碍  近代天主教传播过程中,传教士们或选择与当地有名望的人合作,或争取中央和当地政府支持,以此来为自己寻找合理传播教义的保障。传教士和佛教等其他宗教的人选择合作,获得许可,购买土地,建立教堂,为将来更好地传播天主教和立足盐井打下了基础。

(三)共通的向善心理是不同宗教和谐发展的关键原因

在盐井天主教与佛教仍是两个独立的宗教。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表示,天主教教义与人为善,佛教也是如此,所以无论信奉哪一个宗教,本质是一致的,受众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高度统一。在今天的盐井,两种宗教信仰的人可以和谐生活在一起,两种信仰的信徒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宗教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对于盐井人来说,这只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四、结 语

笔者通过民族志的方法在盐井地区进行了深入观察,思考了盐井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传播的方式,从而探究盐井地区宗教和谐共存的深层次原因。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盐井地区的宗教发展已经深深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人民生活的安居乐业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已经成为超越宗教派系、宗教信仰的更重要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8-9.

[2] 孙春英.跨文化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09.

[3] 保罗,泽勇.盐井天主教史略[J].西藏研究,2000(3):51-62.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民族志天主教藏传佛教
视觉人类学视域下的民族志摄影、保存和传播
藏传佛教金铜造像的流光之美
清宫信仰与盛京宫殿
青海404名藏传佛教僧人参加学衔考试
浅析元朝统治下的吐蕃地区佛教文学
沧州教会学校创建历史及其影响
印度老牌民族主义组织“穿上长裤”
民间文书与民间智慧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冲突
自传式民族志:概念、实施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