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川
摘 要:“夸夸群”和“喷喷群”的流行是青年群体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一种精神诉求和社会心态的映射,与以往其他形式的亚文化相同,“夸喷群”只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未来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的形式,应当从这些表象背后审视当前青年群体的心理变化和精神诉求,从而把握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平衡,让主流文化主导社会,引导网络亚文化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关键词:“夸喷群”;亚文化;青年群体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10-0055-03
一、引 语
2019年3月,复旦的大学生建立了第一个“夸夸群”,随之风靡各大高校,某电商服务平台更是推出了付费夸人服务。由于其正处于萌发阶段,学界对于“夸喷群”现象的研究较少,并且未对“夸夸群”或者“喷喷群”做具体、明确的统一定义。笔者将从“夸喷群”所展示出的典型特征出发,做一个简单的界定,即“夸喷群”是青年群体以社交媒体为基础,在特定语境和规则下进行相互“夸赞”或者“讽刺”的社交平台。具体来说,在“夸夸群”里,随便一件小事,会获得无数表扬和肯定,让你得到“众星捧月”的满足感。相反,在“喷喷群”里,再伟大的功绩和成就都会被贬低得一无是处,让你成为“众矢之的”。
其实,无论是“夸夸群”还是“喷喷群”,都是青年群体在社交媒体中一种调侃、娱乐和压力释放的形式,也是青年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一种精神訴求和社会心态的映射,虽然外在表现形式不同,但是所反应出的内在的心理特征却殊途同归。本文拟从“夸喷群”的流行审视青年群体的亚文化心理,从而把握当下青年的思想动态,了解青年群体的精神诉求。
二、 网络青年亚文化心理的表现
(一)青年“猎奇心态”,对新生事物的“盲目从众”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其中主要以中青年群体为主,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67.8%,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6.8%[1]。20~29岁年龄段的青年群体,思想较为成熟,同时又崇尚个性,对于新生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夸喷群”作为“新生儿”,会抓住青年人的目光和好奇心,一部分青年群体受猎奇心态的驱使,导致跟风现象的产生,认为在“夸夸群”中能使自身得到满足;而另一部分人则是受群体影响,即使内心并不赞同,但是为了避免自己落后于“时尚”潮流,行为倾向于群体,这种从众现象的出现在当今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会更加助长这种信息的传播速度[2]。
对于从众心理的研究来说,动机无非就是网民通过从众的过程得到一定的满足。“夸喷群”以社交平台为基础,建立线上互动方式,营造特定的社交语境,从而让人们在互动的过程中得到满足,而这种满足感成为了青年群体从众心理的源头和原动力。
(二)青年“逃避心态”,对现实问题的“温和反抗”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的飞速发展为社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负面的后果: 价值观念的缺失、贫富差距间的鸿沟、社会阶层的固化等,这使得处于现代社会语境中的青年群体的心态出现起伏。
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总和[3]。“夸喷群”现象下所折射的青年心态,绝大多数是基于对当前社会公平正义的质疑、社会分配不公及自身利益的相对剥夺感和社会转型导致的社会阶层固化现象的消极应对[2]。
“夸夸群”和“喷喷群”的出现,为处在多种焦虑重压下的青年群体提供了释放压力的渠道,无论对错好坏,是非与否,他们都能以调侃的方式面对。青年群体在应对压力与焦虑的同时,也在通过“夸喷群”展示自己的价值观与精神面貌,试图在社会巨变过程中抵抗来自社会和外界的压力,想通过一种轻松戏谑的方式消解现实生活带来的焦虑与无助感,在“夸赞”或者“讽刺”的语境下寻求身份认同。 (三)青年“娱乐心态”,对集体狂欢的“本能沉浸”
从形式上看,“夸夸群”和“喷喷群”并不是新奇独特的产物,各式各样的“群”占据了我们的社交平台,例如“考研群”“工作群”“兼职群”“拼车群”等等都已经司空见惯,似乎我们就是在各种各样不同的“群”中寻找自我。这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也是社交媒体的一个本质属性——为人们提供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而“夸喷群”,则是网络情绪化表达被推向极致的一个典型产物。
在群体传播的过程中,暗示、感染的情绪下能够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并对个人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让思想和感情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4]。其实,在“夸喷群”出现之前,“丧文化”“佛系文化”等网络亚文化也出现过一时的流行,它们的兴起既有互联网快速集聚网民、形成某种文化并将之广泛扩散这种土壤,也和网民发起娱乐、进行狂欢、宣泄情绪的现实需求有关。
(四)青年“亲和心态”,对亲近他人的“虚妄满足”
一般而言,“以信息‘交流‘沟通和‘互动为内涵的‘传播,是一种真诚的对话、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信息的互换,它需要双方诚实,彼此平等,更要相互宽容,从而可弥补情感的互缺,激荡出思想的火花[5]。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群体,他们自身就在不断创造和体验这种网络话语的表达方式,这来自于他们真实的情感需要。
“夸喷群”的出现,不仅满足了社交的需要,青年们在“夸夸群”的溢美之词中也感受到了短暂的愉悦,在“喷喷群”的尖酸刻薄里发泄负面情绪。正是这样的“一正一反”“一夸一喷”,能够让青年群体克服内心的困厄。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的情感表达都被无数的约束遏制,主动夸赞或吐槽都被压制在内心深处,而自己的经历或遭遇,也越来越不愿意放到公众视野下去被评判。例如在发表朋友圈时,设置固定的权限或者在编辑与删除的摇摆中衡量情感的表达是否得当。
“夸喷群”的出现成为了释放情感表达的一个爆发突破口,之前也有针对这种情绪的树洞型社交产品,然而完全匿名的社交环境,任何的交流都像水过无痕失去了意义,而“夸喷群”这样半公开半匿名的社交环境更符合压抑社交的释放。青年利用“夸喷群”与其他用户进行线上交流、互动,双方在此过程中寻求安慰和认同,暂时逃避了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引发了群体效应,偶然中获得了治愈性效果[6]。 (五)青年“发泄心态”,在网络空间的“自我解压”
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面对“三十而立”的目标,青年群体不仅要承受“成家立业”等诸多人生问题,更面临着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态势,因此青年群体是社会性焦虑的主要群体。
站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夸喷群”的盛行,也说明了青年群体正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巨大的生存压力,也折射出他们共同的“群体性焦虑”心理特征。面对生活中的焦虑,青年群体更倾向于通过逃避矛盾来达到情感的宣泄和转移。“夸喷群”的建立本身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试图缓解问题所带来的复杂情绪,短暂逃避现实问题的压力。“夸喷群”都是网络社交中的一种调侃、娱乐和压力的释放,在“夸夸群”中可以理所当然地得到所有人的称赞,在“喷喷群”中也可以毫无顾忌地以“抬杠”的方式宣泄压力。
“夸喷群”与“佛系青年”“屌丝文化”“丧文化”等其他形式的亚文化有一脉相承的地方,都是借助网络平台传播的凸显青年个性以及寻求身份认同的一种青年社会心态的表征,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发泄自身负面情绪,达到“治愈”或者“解压”的目的。
三、结 语
在大数据时代,急剧变化的网络空间衍生出不同的文化形式,即网络青年亚文化。“夸夸群”和“喷喷群”只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未来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的形式,但是从这些表象背后审视当前青年群体的心理变化和精神诉求,从而把握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平衡,让主流文化主导社会,引导网络亚文化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这是本文写作的初衷。
在写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夸喷群”成为了某电商平台盈利的工具,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今天,通过付费享受短暂的愉悦,本身无可厚非。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情绪制造焦虑从中攫取利润,使参与者在宣泄情绪的过程中陷入利益陷阱,沦为牺牲品。总之,“夸喷群”的流行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網络传播现象,它其实折射出了青年群体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的心理状态,在逐渐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摆脱传统主流价值观的束缚。在这样的背景下,官网和主流媒体更应该积极作为,积极引导青年群体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及时了解青年群体的心理变化,从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入手,帮助他们应对困难,克服焦虑。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02-28.
[2] 卜建华,孟丽雯,张宗伟.“佛系青年”群像的社会心态诊断与支持[J].中国青年研究,2018(11):105-111+61.
[3] 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J].社会学研究,2006(4):117-131+244.
[4] 刘慧瀛.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下的网民心理动力[J].新闻爱者,2011(11):6-7.
[5] 张福平,张云平.共创共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模式选择[J].郑州大学学报,2010(1):152-156.
[6] 燕道成,马苏苏.网络“丧文化”现象浅论[J].当代青年研究,2018(5):23-28.
[责任编辑: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