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匠精神”的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9-11-11 12:55姚海翠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4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工匠精神

姚海翠

摘要:文章以北京轻工技师学院航空服务专业为例,论述了“工匠精神”对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意义。我院基于“工匠精神”的内涵,构建了技工院校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能力递进、工学结合、职业素养全程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强化素质教育,突显“工匠精神”的内涵。

关键词:“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模式;航空服务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4-0046-02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这个词。报告中说道: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赋予这个时代各个行业精益求精、专注、专业的气质内涵。企业要想“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急需一批热爱工作、极具匠心的职业人。而技工院校作为企业最直接的人才输入窗口之一,“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一、“工匠精神”对技工院校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意义

“工匠精神”强调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锲而不舍地深入研究、一丝不苟地细致操作、精益求精地完善技术。而且,紧跟时代步伐,注重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也是工匠精神的生命力所在。

1.“工匠精神”为技工院校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指明方向。北京轻工技师学院航空服务专业致力服务于首都民航服务业,主要为其输送航空地勤服务专业人才。“工匠精神”的提出为航空地勤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即必须把专业素养和探究精神完美结合起来,培养出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熟练掌握航空服务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谙熟服务心理,具有较强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从事航空地勤服务、高铁乘务、星级酒店服务及其他涉外服务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2.“工匠精神”为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内在驱动力。北京轻工技师学院航空服务专业以服务行业市场和就业为导向,直接和企业联动,从企业最关心的人才诉求,如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精神、工作态度及自我坚守等方面出发,把“工匠精神”的内涵,即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完全地渗透到人才培养模式中,为我院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内在驱动力。

二、基于“工匠精神”的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工匠精神”就是用专注的职业态度和精湛的职业能力,追求极致的精神。为响应国家号召,我们把“工匠精神”纳入了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1.构建“能力递进、工学结合、职业素养全程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北京轻工技师学院通过对首都国际机场以及相关企业和同类院校的调研与分析,确立了航空服务专业的就业目标岗位有票务、值机、客运、货运、安全检查、空乘、客服等,并根据企业对员工的能力要求,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1)基于“工匠精神”理念,重点打造航空专业群平台课程,夯实专业发展基础,提高专业能力。目前,我院已完成《基础英语》、《世界民俗》两门课程的撰写工作。(2)校企协同育人。目前学院正积极与相关企业达成协作,签订合作育人协议,使企业定期走进校园开展行业相关的知识讲座,并组建项目组,共同开发课程,同时,学生也能够定期去企业参观体验相关岗位,对专业学习有进一步的实际印象。(3)改革专业课教学内容与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程中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和过程为引领,模拟真实的企业岗位场景,进行项目化和过程化教学。(4)系统设计职业素养全程培养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民航基础知识、民航法律法规、民航地面服务基础、航线地理、民航服务心理、世界民俗、民航服务礼仪等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感性认知实践课程,包括礼仪训练、形象设计、形体训练等实践课程,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中,这类课程可全面提升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体形象气质;技术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课程,包括民航客票销售、民航货物运输、民航旅客运输、客舱设备与服务技能、航空市场营销、民航安全检查等实训课程,实现了学生在校期间的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培养了学生航空服务专业技能,为后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与就业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除了加大航空服务的专业课内容外,学院还结合服务行业的特点开设了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创新与创业等通用能力的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职业素养全程培养的原则,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实施教学方法改革和灵活的评价体系,突出“工匠精神”理念。北京轻工技师学院航空服务专业力求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实一体,做、学、教结合”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院鼓励教师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课程创新,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无缝连接,做到随时随地的互动。教师可以追踪学生的学习、实习情况,而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教师,这使得师生间的交流更加及时、高效;学院组织课题组开发制作微课,并利用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积极探索并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航空服务专业教育教学新模式。另外,学院打破传统的“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模式,现有评价机制能够在内容上更加全面详细地对学生有一个综合测评,不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考察,同时还考察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养。评价方式也更加立体化和多元化,构建了“多维度评价方式与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并重”的课程评价体系,比如在课堂上可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評、师生互评的方式及时评价一堂课的成效,课下也可采取教师互评、专家点评等方式进行总结反馈,这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还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3.强化素质教育,突显“工匠精神”的内涵。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其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发展方向,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需求,培养出不同的具有综合素养能力的人才。教育部倡导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人才的始终。那么,北京轻工技师学院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就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为指导,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工匠精神”与素质教育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因此,加强素质教育,也就是要把“工匠精神”的内涵融入航空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在日常教学和实践中,都要加强素质教育,把“工匠精神”的精髓——锲而不舍地夯实基础、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学习技术的精神渗透进来,并在各类实践操作和模拟训练中强化学生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敬业态度。

三、结语

“工匠精神”承载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未来。“工匠精神”是我院航空服务专业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指导精神。在航空服务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工匠精神”的内涵性建设,强化对学生责任感、服务意识和敬业态度的培养。总之,培养学生的“工匠”意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新形势下,要紧密结合“工匠精神”的内涵,从理念、内容、方式等方面对其进行逐一完善,进而实现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寿斌.职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工匠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6-03.

[2]王进.实训教学中的“工匠精神”的培养——基于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的研究[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工匠精神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