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健身为媒介的健康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2019-11-11 12:57杜牧龙塔力哈尔·加那尔朱岩张慧慧冯晴仝娜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2期
关键词:健身健康教育大学生

杜牧龙 塔力哈尔·加那尔 朱岩 张慧慧 冯晴 仝娜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近年来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改革一直在实践中不断努力贯彻着这一理论,然而,经过应试教育的在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精神和身体的全面发展却依然处于一个十分被动的状态。调查发现以健身为媒介的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建立完善的人格、构建强健的体魄、塑造稳定完善的心理等多方面有着积极影响。文章初步分析了目前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状况及其主要原因,以及以健身为媒介的健康教育对学生身体、心理及未来发展各方面的重要意义;呼吁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健身运动,提倡将以健身为媒介的健康教育课程化、系统化,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努力向“师生健康、中国健康”的目标不断靠近。

关键词:健身;大学生;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2-0046-03

一、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越来越重视,总体上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相对较好的发展趋势。但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良的生活方式也使得我国学生体质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肥胖、近视、心理健康问题等,特别是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调查发现[1],部分大学生的体能测试甚至不如中学生,而且因为不当的生活方式,大多数的大学生甚至存在一些颈椎、驼背、“虚弱无力”的亚健康状态。大学生在面临中学到大学较大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上,在临近毕业面对就业和独立生活的压力上,都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发展为心理疾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方式上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2]。

面对这些现实情况,我们应该积极去查找各方面的原因,除了考虑家庭、社会的影响因素以外,从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去寻求改善这一现状的途径和策略。

二、影响我国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1.家庭因素。现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一成长方式的结果是:一方面使得大部分大学生缺乏基本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则使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思考习惯[1]。另外,虽然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从应试教育走过来的父母对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对孩子们采取的教育方式却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产生质的改变。因此,大部分在校大学生缺乏体育运动,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亚健康的普遍存在,在人际交往和人生规划这些课题的认知与解决上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2.学校因素。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大学的教育改革也必须紧跟这一主题,在具体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方式上,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学相对自由的学习和生活管理模式,初衷是为了让学生能尽快形成独立自主的习惯,以便能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但是这一模式也存在很多问题,对于初入大学的一年级大学生来说,时间上的自由及独立生活的压力同时到来,他们需要更多的引导,对于这一部分的缺失,我们应该如何弥补?大学健康教育应运而生。根据健康教育课程大纲要求,大学的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学时为32学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的生理与心理发育特征,讲授不同的健康知识。授课以一个问题的重难点为中心,用集体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提问回答法等,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等形式辅助教学[3]。对于正常课程都很难保证来上的大学生来说,作为选学的健康教育课程,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很难保证。很多大学生因此而养成了懒散、盲目等十分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长此以往甚至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健康教育需要得到学校进一步地重视和完善[3]。

3.社会因素。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早已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5G”时代也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普及,交通、通信、购物等的基本生活需求的实现方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养成了“宅”的生活方式。大学生的“宅”主要是指学生除了必须外出的情况以外,其他时间都待在宿舍里,并以追剧、玩网络游戏、看电影、绣十字绣、睡觉等方式打发时间,而不愿出门参加社交活动的一种生活状态[4]。有研究发现[4],这样的生活方式容易引起“虚弱无力”、“体重超标”、“肺活量低”、“背驼”、“肩周炎”等生理疾病,同时还能引发“社交恐惧”、“心理封闭”、“自卑”等心理问题。

三、以健身为媒介的健康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1.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化,增强行为动机。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课外活动中的一种,形式化、程序化,这是当前大多大学校园活动所呈现出的共同的特点,这使得很多大学生因缺乏兴致而不愿意参加[4]。

大学课外活动应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学生展开,并在形式与内容上不断创新。大学生不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原因还是多数的活动缺乏计划性,目的不够明确,内容也缺乏系统性。以健身为媒介的健康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健康教育课程有机结合,将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化,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以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的活动形式展开,增加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提高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通过这一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对自身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关注以及相关知识学习的主动性。

2.以健身的名义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个别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因为心理疾患而触犯法律的红线,这样的案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大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讨论。刚刚进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在面对“自我”、“自由”的困惑時,即将毕业的三、四年级大学生在面对就业的社会压力时,他们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需要我们给予帮助和引导[5,6]。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是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防治心理疾病;中间目标是了解心理调节方法,优化心理素质;终极目标是开发心理潜能,积极面对各方面的挑战,实现自我价值[7]。问题的关键是“道路不通”,有问题的学生很少愿意主动去寻求帮助,更多的学生连自己存在心理问题都没有意识到,甚至有选择性忽视的情况出现。

以健身为媒介开展的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意义是,在实践中可以引发学生很多方面的思考,如怎样拥有健康的肌肉;体育运动的意义;和同学、熟人、朋友打招呼和谈话的方式;现场急救;他人和自己的职业规划与走向,以及应该如何实现。让意识到自己需要寻求心理帮助的大学生可以无所顾忌去选择这门课,打通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让没有意识到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能够有所改变和成长。而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困惑和问题,都将是健康教育课程今后所应更关注的重点内容。

3.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固定社交活动的形成。健身运动可以促进大脑的供血量(供氧量也就增多),这就让大脑有更多能量来思考。同时这可以促进神经元的成长,促进身体释放特定神经传导物质以及激素,使人的情绪能够稳定、性格比较开朗、消除疲劳等,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8]。健身能让自己拥有“肌肉”、“翘臀”,心情愉悦、大脑轻松地面对各种学习和生活难题,这样积极的正面反馈有利于健身运动这一“社交活动”比其他活动更加容易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促使这一行为能够延伸到课堂之外,甚至使学生受益终身。

4.增强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中国的高校是相对封闭的模式,综合性大学里虽然有很多不同类别的专业,但是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的课程相差是比较大的,即使是有相同的课程,“教师全程不停、学生全程安静”的方式也使得他们之间的交流非常少。以健身为媒介的健康教育课程,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包容程度是非常大的,再加上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进一步增强了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大学校园这个相对有限的空间里,可以充分调动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无限流动与交往,促进学生的全面认知与和谐发展。

四、运动对治疗心理疾病的重要意义

无论是刚入学的大学一年级新生还是高年级学生都面临着人际关系、独立生活、就业和升学等各方面的压力,大部分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悲观、失望,甚至导致忧郁、孤独、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

坚持健身等体育运动,除了可以使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得到很大的改善,更重要的是,运动能使人产生自信、愉快、振奋和幸福感。有研究表明[9],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更高的自信,这说明体育活动对树立自信心有影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显著地松弛紧张的神经,改善人们的自我感觉,消除失落和沮丧情绪,是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消除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说,以健身为媒介的健康教育是一个十分值得尝试和开发的健康教育新模式,这对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结束语

良好的体魄是梦想的摇篮,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生活,才能更加有效地工作。大学生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大学生不仅要有维护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意识,更加应该学会如何去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的潜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学教育是学校和社会连接的主桥梁,应该联合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为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霞,胡生军.“宅”型生活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影响分析[J].知音励志,2016,(13):283-284.

[2]陆世清.大学生健康教育现状与反思大学生健康教育现状與反思[J].赤子,2018,(9):39.

[3]赵延良.大学生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3):146-147.

[4]李冲.大学生的“宅”:问题、成因及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6,(06):42-46.

[5]李慧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发展——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21):87.

[6]彭静静,陈世民.大学生日常管理中的思想与心理教育难题探析[J].莆田学院学报,2014,(3):76-81.

[7]舒晓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初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09):162-163.

[8]卢家迪,张政.运动健身的13个意外好处[J].英语世界,2018,37(03):15-21.

[9]张燕,胡剑波,谢天赋.体育锻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湖北体育科技,2019,(6).

猜你喜欢
健身健康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以游戏为主打造趣味体育课堂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