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涛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推广,在初中教学阶段,所有学科都进行了相应的变革,当然,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变革自然不可避免。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刻板,无法满足新时代中学生的学习要求,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及时创新,教学理念也要符合时代的发展,对教学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给课堂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活力。问题导学法就是顺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新型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初中教学;数学教学;问题导入法;应用策略;设计教学;问题到学法
数学课程在整个教学阶段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担负着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思维进行培养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合理的应用教学手段,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探索欲望,实现提高整体教学效果的目的。在教学活动中应用问题导学法的目的就是进行问题设置和情境创设,对学生的探究意识、思考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引导和培养。这种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应该建立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同时,这一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增强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进而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一、 科学的设计教学问题
问题导学简单讲就是利用问题来引出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因此,所设计的问题是否合理、科学就是这一方式应用是否有效的关键。同时,怎样有效的将这一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也是现在初中数学老师需要解决的难题,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进行问题设计,只有导入问题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才能让课堂教学更合理、更有效的进行。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问题设计的时候,应该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同时,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问题,并且,要将重点教学内容融入所设计的问题中。但是,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问题设计的不应该过深,应该将问题难度控制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探索和讨论中。例如,老师在为学生讲解两数差乘以两数和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就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菲菲家有一块菜园,这个菜园宽40米,长50米,最近,由于土地规划,其家人想将菜园宽缩短3米,长增加5米,那么,现在这块菜园的面积是多少?”如此,就可以将教学内容很好的融入问题设计中,这样在情境中进行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
二、 利用问题导入帮助学生设计预习内容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聪明仅是其中一项原因,更主要的是他们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优等生可以自己制定科学详细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并且能够严格的按照计划执行,还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些均归功于他们制定的课前预习计划,并且能够有效地执行,让他们可以提前对要讲的内容进行预习,已经对这部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自己已经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并没有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预习,因此,导致大部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无法跟上课程开展的进程,老师都已经进行下一部分内容的讲解,而学生还没有理解上部分知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充分运用问题导学法,在正式讲解时可以事先设计相应的启发性问题,给学生留有足够的预习和思考的时间,对学生的预习习惯进行培养,为他们的日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老师在为学生讲解概率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设计几个问题:“抽奖箱中共有九个彩球,其中有红球三个、白球四个以及黑球两个,现在有两名同学进行抓球游戏,都抓到红球为平局,抓到白球乙获胜,抓到黑球甲获胜,游戏规则这样设定是否公平呢?”学生经过探讨和判断,得出不公平的结论,老师可以继续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是通过什么方式通过判定的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投入到下面内容的学习中。老师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 问题导学法在课后总结中的运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后知识的总结和复习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当学生进行知识学习之后应该及时的进行巩固练习,这就需要老师能够及时的为大家布置相应的巩固练习题,问题导学法应用在数学教学课后不仅可以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还可以对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数学思维进行培养。但是,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过于繁重且针对性不强,这样做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负担,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更不要说对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因此,在课后问题导学法的正确运用应该重点放在知识总结和运用上,让学生通过问题的探索,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可以让学生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并且将这些问题进行总结,之后和同学共同探讨,或是和老师沟通,最终解决掉这些问题。课后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同时要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如此,才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入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探究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老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情况,并且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问题设计。以此,来逐渐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柴影.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271-272.
[2]张春金.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36):61-62.
[3]黄慧群.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5).
[4]霍吉智.浅议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导学法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8).
[5]赵晓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9):107.
作者简介:
林昭濤,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一中文公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