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指导研究生做创新性研究

2019-11-11 12:11王永杰刘京菊杨国正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3期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导师创新能力

王永杰 刘京菊 杨国正

摘要: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的,以学位论文为代表的创新成果是研究生学习阶段最重要的创新实践活动。论文研究了创新的内涵,分析了导师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中的使命任务,从激活创新动力、打牢创新基础、指引创新方向、指导创新实践等方面讨论了指导研究生做创新性研究的方式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导师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3-0003-03

一、创新的内涵

有关创新的定义有多种表述,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规范描述创新的概念内涵。例如:①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②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

《道德经》中讲:“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实际上就体现了创新的思想,即将原来“没有的”变成“有的”,也就是无中生有,从无到有。

学术创新就是学术思想、学术观点或技术方法的创新。创新不一定都要高大上,只要是有别于前人的工作,并有所进步都可以称为创新。创新体现在理论上,可以是提出新概念、发现新现象、引入新方法、构建新模型、改进旧模型等;表现在实际应用上,可以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或采用新的方法去分析新数据或老数据、或老方法应用于新领域等。

二、创新能力的标尺价值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创新能力则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在一定意义上,研究生教育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竞争能力。研究生教育的最突出特征在于研究,而创新是研究的本质要求,离开创新,研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当前,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既有研究型研究生,也有应用型研究生。无论何种类型的研究生,都更加关注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型研究生侧重于理论创新,应用型研究生则侧重于成熟理论的创新应用。

三、导师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中的使命任务

为了使研究生能够更好地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作为研究生导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培育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研究生教育基本告别了本科阶段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培养学术创新的意识、思维、技巧和方法,而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爱因斯坦曾说:“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表者至高无上的秘方”。

2.指导研究生的创新方向。“把握方向,指点迷津”。研究生由于对学科前沿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开展学术创新往往觉得无所适从,导师必须在研究生确定学术创新方向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引领其准确把握学术创新的方向。

3.挖掘研究生的创新潜力。“因材施教,扬长挖潜”。每名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创新意识不尽相同,导师需要根据每名研究生的特点,制订针对性培养计划,充分发挥其特长和优势,最大限度地释放其创新潜力。

4.引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循循善诱,点滴积累”。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取得创新成果的关键,导师有必要在研究生的日常学习阶段就开始有目的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养成主动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

研究生教育區别于本科生教育的核心在于研究,研究生学习的主要方法是研究,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是研究生研究能力的集中体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包括:

(一)激活研究生创新动力

研究生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对未知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激活了创新动力,创新实践才有精神基础。激活研究生创新动力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培养好奇心。好奇心是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新奇感和兴趣感,它通过接触产生新奇感的客观事物,激励人们企图寻求这一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好奇心是创新的原始驱动力。

2.培养挑战精神。鼓励研究生敢于挑战常规、挑战书本、挑战权威,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3.培养冒险精神。敢于冒险更易于取得创新成果。导师要鼓励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开拓创造、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冒险并不等于无视风险,否则就成了蛮干,几乎不可能取得创新成果。

(二)打牢研究生创新基础

实现学术创新并非易事,不仅要有恰当的研究方向与计划,还要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坚定的创新信念。推动研究生学术创新必须脚踏实地、日积月累,不可心存一蹴而就的功利心理。

1.量身定制计划,因材施教。研究生入学后,导师应对其专业基础、工作经历、特长喜好、学术造诣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然后据此为研究生量身定制相应的培养方案和计划,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创新潜力。

2.打牢知识基础,有备而来。全面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研究生赖以实现创新的基础。实践证明,专业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较宽的研究生更易进入学科前沿,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其创造性成果往往较为突出,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能力也比较强。

3.督促创新实践,以勤补拙。有了学术创新的基础,下一步就要付诸实践。作为导师应当让研究生将华罗庚的名言“天才出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牢记于心,督促研究生真正沉下心来、潜心研究,将创新研究计划稳步地向前推进。研究生培养实践也证明,凡是学术造诣高深,毕业论文质量好、水平高的研究生,大都勤奋刻苦、潜心学海。

(三)指引研究生创新方向

研究生的创新方向一定要结合导师与研究生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以及现有的基础条件来确定,否则确定的创新方向将很难取得预期的创新成果。

1.创新方向要与学科专业相符。研究生学术创新方向应与学科专业相符,而不应刻意标新立异,也不应该求大求全,只有这样才较有可能做出有价值的创新成果。

2.创新方向要与导师特长相近。研究生学术创新方向最好与导师研究方向一脉相承。这样,导师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给研究生提出恰到好处的点拨,从而更便于研究生站在导师的肩膀上,创造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术成果。

3.创新方向要与学生意愿相符。研究生学术创新方向还应充分考虑研究生本人的专业基础和意愿,如果选择的创新方向研究生本人不感兴趣或者超出了研究生的能力范围,都将难以实现预期的创新目标。

(四)指导研究生创新实践

学位论文研究是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时间最长的一次创新实践活动,学位论文最能体现研究生学术创新的能力水平。但是,导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指导研究生如何做研究,而不应该过分地关注论文写作技巧。具体来讲,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的创新实践,导师应从学位论文研究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指导。

1.结合论文选题,强化研究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研究生入学后,导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其提前了解研究生培养的各个阶段,这样才不至于上完一年的课程,只拿了一些学分,对于选题却毫无头绪。为此,导师要用好学术交流平台,鼓励不同年级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同时调动研究生阅读论文、及时了解学术动向的积极性和敏锐性。研究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强弱,不仅影响课程学习效果,而且也影响其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学习阶段,导师就应有意识地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围绕某个感兴趣的问题,利用资料收集、请教讨论等方式,去感受探索问题的乐趣。在选题准备阶段,导师应有意识地引导研究生阅读所关注领域的经典文献。经典文献是某个学科开创性工作的介绍,或者是某个领域已有研究工作的系统总结。对研究生来说,经典文献犹如在知识的海洋中快速找到灯塔和航向。通过阅读经典文献,研究生可以迅速了解该领域的重要思想渊源和技术发展现状,同时还可以提高阅读文献的能力。在当今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对导师而言,能否开出相关领域经典文献的清单,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需要导师紧跟技术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视野,保证能够“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对研究生而言,不应把阅读文献当作负担,为读文献而读文献,那样就失去了读文献的意义,而应带着问题去读文献,读完文献后最好能及时形成文献综述或笔记,汇总领域关注的主要问题、研究手段与方法、研究结论与水平,发现值得关注的问题。

2.结合选题开题,强化研究生规划解决方案能力。在大致确定研究方向后,需要聚焦研究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论文的研究内容、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技术手段和研究条件等,形成开题报告,达到研究内容基本明确、难点和关键问题清楚、技术手段和研究条件基本满足、实验方法和环境大体掌握的要求。

在确定研究内容时,导师应尊重研究生本人的兴趣,鼓励其选择既具创新性,又有可行性的研究内容。对于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要有充分的估计,并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总之,选题是研究生学术创新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准备得充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完成研究内容,达到预期的创新目标。

3.结合研究过程,强化研究生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必须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获取、阅读与运用能力;制定合适研究方法能力,包括数据采集,分析、处理方法等;实验结果分析判断能力。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导师能够传授给研究生最为重要的能力,不仅关系到学位论文的质量,还将影响其今后的工作生涯。学位论文撰写也是研究生学术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因为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的总结,是研究生学术创新水平的集中体现。撰写论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格式与章法,需要研究生很好地学习与掌握。为了保证论文质量,导师应当对论文的篇章结构、整体布局、逻辑关系等进行把关。

此外,作为导师,一定要把严谨、规范、认真地做学问的态度和恪守学术诚信、学术道德底线的人生信条灌输给研究生,督促研究生遵循学术规范,杜绝学术不端。

五、总结

创新性研究能力是研究生综合能力素质的体现,也是研究生培养的根本目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习阶段最重要的学术创新实践,作为导师,一定要把传道、授业、解惑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研究生建立起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体系和学术道德意识,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指导其创新实践。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蒋乾麟.军校研究生导师的使命与责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8).

[2]张鹏飞.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M].全军军事类研究生导师岗前培训班讲义,2014.

[3]阳国贵.研究生选题实践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

[4]袁丽,姚运生.关于研究生论文选题的探讨[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4).

[5]戴敬,王石,马斌.新形势下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与影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6]孫君顶.导师因素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猜你喜欢
研究生培养导师创新能力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V eraW an g
导师榜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