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海燕
摘 要: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小学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单单是对知识点的传授,培养学生自身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十分重要。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发现、分析和解决,从而形成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与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开展教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身的良好习惯与数学思维能力。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了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同时阐述了数学思维的有效培养途径。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24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6-0053-02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教学目的就是对小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使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不仅要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将正确的学习方法教授给学生,指导学生开展学习,从而使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是否具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其自身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的高低。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与培养力度。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小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受较多因素影响,主要有家庭因素、先天因素、教学因素等,有的学生自身具有较强的数学能力,那么对教师所讲解的知识也能较快地理解,同时理解方向以及自己的观念也比较独特,能根据原有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有的学生自身没有较强的数学能力,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主要就是死记硬背,在理解和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再加上他们的数学思维较为混杂,做不到举一反三。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加强对学生自身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该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极其重要。
二、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思维能力与知识技能的有效结合。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对其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要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面对知识进行分析与理解,对数学问题要采用多种解决方法进行有效解决。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如果没有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那么学生难以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第二,对判断力的体现。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教学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自身的判断能力,从而对事物有准确的判断。另外,学生要学会质疑,对教材内容以及教师所讲内容进行质疑。小学生利用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科学合理地將自己的观点提出,表达自己的看法。第三,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另一个重要能力就是综合能力,对数学知识进行全面概括和学习。所以,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数学思维的措施
(一)对教学情境进行有效创设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是让学生亲身感受,从而自主进行思考,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注意下列几点内容:第一,数学教师要深入了解课本内容与学生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在制作教案的时候,要明确教学目标,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学习情况,如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而使情境更加有效,学生对课堂学习也会有更加积极地投入。第二,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要与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相符,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差异性,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学情境要更具有趣味性和游戏性,针对高年级学生,教学情境要更具有生活气息,要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数学知识随处可见,具有极强的使用价值。例如,教师在对“克与千克”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买一些称重的东西,让学生事先明白克与千克之间的区别以及联系。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买的什么东西需要进行称重吗?东西有多重?”然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东西让学生猜测其重量,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称的图片展示出来,或者是直接展示称的实物,让学生仔细进行观察,分析其各个部件的作用以及物品的称重方法。之后学生在称上放置教师拿出来的东西,观察指针的走向,读出指针所在位置的数字,进而确定物品的重量。
(二)加强开放性试题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试卷融入开放性试题。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强对开放性试题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接触开放性试题,并且积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开放性试题进行思考、分析,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首先,开放性试题重点就在“开放”两个字,其答案不是统一的,因此,学生要打破传统的固定学习思路,将自己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出来;其次,学生要通过自己的直觉去发现试题中所隐藏的数学理论,然后通过自己的逻辑对该理论进行认证;再次,开放性试题大多数需要学生通过小组的讨论进行解决,这样对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协作能力有较好的培养,同时其探究意识以及创新意识也会进一步提高。
(三)开展一题多变训练,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不单单是对数学知识进行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自身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变式数学题则可以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充分地激发出来,进一步提高教学成效。教师通过变式教学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理解数学概念、数学定理等知识点,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另外,教师加强对学生一题多变的训练,可以更好地激发其发散性思维,实现学习的举一反三。因此,教师在课堂具体教学中要加强对一题多变的应用,使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同时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思维。例如,教师在教学“百分数”的时候,可以开展一题多变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如一家公司储存了大量苹果,一开始先将这些苹果销售了30%,然后将160箱苹果运来,这个时候苹果的数量与原苹果数量相比多出了,那么这个时候的苹果有多少箱?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了方程的列式,并得到答案。在解决该问题后,教师则可以对该问题进行变式。
变式一:某公司储存了大量的苹果,先向外销售了30%,然后运来一些苹果,这个时候苹果的数量与原苹果数量相比多出了,那么后来又运来了多少箱苹果?
变式二:某公司储存了大量的苹果,先将30%销售出去,然后运来160箱苹果,这个时候苹果的数量与原苹果数量相比多出了,那么原有的苹果是多少箱?
变式三:某个公司储存了大量的苹果,先向外销售了160箱苹果,然后运来了的原苹果数量的30%,这个时候苹果的数量与原苹果数量相比多出了,计算原有苹果加上后运来的苹果一共有多少箱。
通过这样一题多变,让学生对该类型的题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再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也可以轻松解决,实现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四)设置自主探究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传统填鸭式的数学教学方法,并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学生被动地完成学习,主动性较为缺乏,通常都是教师在讲台上一味地讲解知识,学生在下面不断地记,教师完成讲解以后布置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这些课后作业分析、总结和整理知识点,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机械性地学习和完成数学知识与数学作业,学习成效十分不理想。因此,教师首先要结合学生不同的兴趣开展数学教学,并布置课后作业,尽可能地在数学试题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激发出来,从而更好地完成数学作业。其次,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力度,这样学生在自主完成数学试题的时候会慢慢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无形中有效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例如,教师在对“长方体”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事先准备一个长方体,对其面、棱、顶点认真观察,逐步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细木条或者铁丝当作长方体的棱长,再用橡皮泥填充,完成长方体的制作,从而更好地明白长方体12条棱之间的关系,最终将长、宽、高的概念引出。最后得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为V=a×b×c,a、b、c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五)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与独创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最基础的内容就是计算教学,这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身的计算能力,对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有较大作用。例如,教师在对“分数除法”知识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目前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的乘法、分数除以整除等知识点,那么在分数与分数相除的时候,要怎样计算÷÷=?”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一同讨论出正确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会更加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并进行发散性思考。有的学生结合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根据自己的思维能力,提出多种计算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虽然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学生对相关知识已经有较好的掌握,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从而使学生的数学计算更加准确。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重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应认识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多种方法有效开展教学,如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加强开放性试题教学、开展一题多变训练、设置自主探究环节、加强计算教学等,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闫爱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训练浅析[J/OL].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5(1):137.
[2]成军平.浅谈小学數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6:1.
[3]王粉坛.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内蒙古教育(B),2016(10):73.
[4]郅福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有效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5(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