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叶萍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多种体材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体。它们反映的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从美学的高度去领会、去体验、去感受,使学生受到高尚理想、情操、品德的陶冶。这对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从课文的人物形象中发掘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各式各样充实饱满的人物形象,如:不辱使命又顾全大局的蔺相如;海边月夜手执钢叉看瓜刺猹,天真活泼、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的周总理……这些正面的人物形象都在學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这些光辉形象的挖掘,可以使屹立在学生幼小心灵中的英雄们的丰碑更加辉煌壮丽,使他们萌发崇高情操的胚芽,并且让他们在日后的成长道路上始终有榜样的引领。在教学中,可以抓住描写这些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的句子进行深入地理解及感悟,并且引导学生感受作者使用的对比、反衬、渲染、烘托等表现手法,使文中的人物形象更深植于心。
二、从课文的语言中发掘美
马克思说过:“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成东西的。”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大部分文章在语言的使用上同样遵循这一法则,都具有严谨、含蓄、生动、精辟、明快等特点。如《山中访友》这篇文章,作者大量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课文充满了新奇和童心童趣。其中的句子:“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一个 “撞”字,赋予了微风人格,把微风当作了朋友,用词优美,准确生动。再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在描写“山、水”这两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琅琅上口的语感,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如果把描写水“静、清、绿”,山“奇、秀、险”的语言任意换成同义词,如:“高耸入云”的山,“清澈碧绿的水”等等,都不如“静、清、绿”“奇、秀、险”表达得准确、鲜明、具体、美感效应也没那么强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生动、准确,并且引导学生感悟语言表情达意的作用,这样不但使学生获得美感体验,而且使学生了解汉民族语言在表达上的丰富、严密性,促进学生提高认识,自觉养成珍惜爱护本民族语言的纯洁和优美的习惯,萌生对本民族语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坚定决心。
三、从课文的意境中发掘美
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境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很难理解,而且因为人的想象力不同,导致学生领悟到的文章意境也是千差万别。因此不能将文章的意境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触摸到作者的情感,然后放飞想象力去揣摩文章的意境美。如《望洞庭》这首古诗,在教学时,可以先带领学生解析诗句:第一句描写了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体现湖面的开阔辽远;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体现夜晚湖面的清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经过打磨,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形貌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韵味,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充分感知了诗歌描写的内容后,再让学生放飞想象力,置身于美丽的洞庭月夜中,去体验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四、从课文的结构中发掘美
人们欣赏建筑艺术时,常常为建筑家的精巧设计而叹服,为建筑物的构造美而赞叹不已。我们在阅读一篇精彩的文学作品时,同样也被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所折服。如《山雨》一课,文中按照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来写,条理清析,详略得当,给人以美感,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分析这种按时间顺序来行文的结构布局。又如《索溪峪的野》一文,作者采用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方法,在概括地介绍索溪峪“野”的特点后,分山、水、动物、游人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每一方面的描写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如,写索溪峪的山,先概括地指出山有野性的美,接着从山具有“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三方面来具体描写;写游人,先概括地指出游人渐渐地变“野”了,然后通过写姑娘大嚼玉米棒,老人蹦跳于石块间,许多游人光着脚踏水三方面具体写出了游人的野。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感受这种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文章结构。挖掘文章行文结构之美,不但能快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能让学生从中学到谋篇布局的方法,为习作打下基础。
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学亦如此。只要教师擅于引导学生去发掘课文的人物形象美、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就能让语文阅读教学成为一段体验美的奇妙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