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为了构建“幸福教育”行动体系,实现学生的相互关爱与自我成长,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幸福教育的主渠道。从2010年开始,学校将课堂教学改革聚焦在自主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上,不断变革“学”与“教”的方式,让学习更有意义。
从自主课堂到学习共同体的幸福邂逅
集团紧紧围绕“自主”,以发现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进行目标驱动式的阶段研究。自主课堂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11-2012年)1.0版:研究核心概念,让课堂迈向有意义;第二阶段(2012-2013年):聚焦研学评方式,让课堂研究有意义;第三阶段(2013-2014年)2.0版:落实倾听能力培养,让课堂实现有意义;第四阶段(2014-2015年):探索整合与穿越,让实际获得有意义。
随着自主课堂的步步推进,有些现象也让我们意识到真正的学习并没有在每个学生中发生。恰在此时,我们与“学习共同体”邂逅。经过多次研究论证,我们认为,以倾听和互学为主要形态的课堂教学研究,可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困惑。于是,我们踏上了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之路,开启自主课堂教学研究的3.0版,并总结出推进策略。
构建教师、学生、家长一体化的学习共同体
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发现学习共同体观念的转变,不能只从教师层面推进,而是需要从教师、学生、家长三个层面共同进行。通过看、学、践、思等体验方式,在相互作用中不断影响、不断变化,从而在不断的反思和实践中形成全新的课堂观、学习观、教育观,实现对学习共同体的认同,让学校真正成为一个集教师、学生、家长为一体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层面:走出去、请进来,自学互学,以点带面。首先,集团率领各个校区的干部代表与骨干教师走出去,深切感受学习共同体。走出去的干部代表、骨干教师也率先投入到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中,从改变桌椅、创设安全的学习环境开始,不断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困惑与发现。其次,集团开展学习共同体书籍共读活动,每周固定时间以共同体的方式进行学习与交流,鼓励教师将所学、所思及实践感受分享在微信群中,越来越多的教师们被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感动着,从而自觉地进行学习共同体的实践。当然,实践必然会有困惑与问题,也会受到旧有教学模式的挑战。面对阻力,集团鼓励对学习共同体有意愿的教师先动起来,开放展示平台,以点带面,在各校区不断推进。针对实践中的困惑,学校邀请多名专家为学习共同体“保驾护航”。日本教育专家佐藤学教授先后6次走进各个校区的课堂“把脉诊断”,丰富生动的案例、细致入微的指导、实用有效的策略、润泽魅力的课堂展示,坚定了教师们推进学习共同体的信念。
学生层面:制定公约、营造氛围,建立机制、引领导向,唤醒学习欲望。旧的教学方式无形中让学生形成“等、靠、要”的思想,缺少学习主动性与动力。我们先从改变桌椅摆放形式开始,将秧田式变为U型或小岛型,便于学生沟通与交流。其次是让学生形成协同学习的伙伴关系。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建立协同学习的伙伴关系,需要以行为习惯养成为根基,如倾听、静思、对话交流、正确使用学习单等。针对年龄特点,以年级为单位制定学习共同体行为习惯公约,并在班级中进行推广与落实,班班有公约,班班有习惯提示语,学生在细节的提示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行为习惯。针对公约,结合“小海燕争章”活动,集团还设立了评价表彰机制。评价时注重导向,重点评价协同学习的行为表现,忽略对个人的表扬,注重协同小组的奖励,让更多学生感受协同互助的重要性。评价机制的建立,有效调动了学生协同学习的积极性,推动班级形成学习共同体氛围。
家长层面:解疑惑、看效果、得认同、成助力,家校共推共同体。家长也是学习共同体的重要一环。因此,在集团推行学习共同体之初,校长亲自到各校区给家长介绍学校选择学习共同体的原因,并通过实例讲解其本质与内涵,让家长对学习共同体有了初步认识。各校区坚持让家长走进课堂,亲自体验学习共同体方式带给学生的变化。利用微信平台展示各校区的研究现状,邀请家长参与学习共同体的问卷调查,用数据分析让家长知晓和认同学习共同体的效果。在参与体验中,家长不仅成为推进学习共同体的助力者,更转变了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
追问学习共同体的本质与内涵,让课堂不断改变
学习共同体的推进始终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伴随着“教”与“学”方式的改变,课堂也在发生着变化,但不是每个课堂都是高质量的共同体课堂。对此,我们开始推进备课改革,让教师形成备课共同体。我们不仅进行同校区、同年级、同学科的备课研究,还开展了跨校区、跨年段的备课研究。
研究核心知识。在共同体研究备课的初始阶段,教师们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准确把握核心知识存在困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着重带领教师依据各学科、各年段教材进行核心知识的研究。在备课中,教师们不仅立足本册教材,更要“上挂下联”,厘清所教知识在整体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此外,我们还将知识进行分类研究,如语文学科备课,我们把同题材或同体裁的课文进行归类研究,使教师们更清楚每类文本在内容、写法、立意方面最核心的知识。这样的备课使教师们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和横纵把握,也促使教师敢于对教材大胆取舍,实现一课一得,把最重要的核心知识留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上,供学生去探索和解决,使课堂更高效。
研究学生需求。学习共同体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生命的成长,我们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和研究,使教师能够根据学情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指导与帮助。
一是认真做好前测分析,课前充分了解学情,预设支架。在共同体教学实践中,前测的重要性突显出来,各学科教师更加重视备课中前测的研究。交流前测的调研方式与实效性,以及分析调研数据,调整教案设计方法,分层次了解学生的学情,找准核心知识点,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做好充分准备。
二是设计有效学习单,助力学生形成思维习惯。依据前测及确立的核心知识点,教师要设计助力学习、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学习单。以数学学科为例,学习单的设计兼顾了知识点的掌握与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提升:“原始点”板块,是学生与自我对话、与文本对话的平台,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让学生带着初步的思考和想法进入课堂。在这里,他们尝试独立思考,用已学知识、已有方法解决新问题,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使后续的倾听、协同更有针对性。“生长点”板块,是学生与同伴对话的平台。在这里,他们分享各自的想法,倾听同伴的方法,解决各自的疑惑。他们汲取同伴带给自己的新思考,提升自己对新问题的理解。“提升点”板块,是学生再一次与自我对话的平台。在这里,他们静心思考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之间的联系,发现相同与不同,理解知识的核心本质。
研究教师需求。在推进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中,不仅要学会静下心来倾听学生们的学习需求,更要学会关注教师们的需求。
一是教师互助演练课堂,提升教学实施能力。根据教师需求,我们在年段大业研中设计了研究课演练环节,让同组教师扮演学生,让教师依照集体备课的教案上演练课,在演练过程中,教师充分体验学生的角色,演练不同的预设情境。针对重点环节,我们会更换教师反复演练,让教师们体验不同的处理方法,这对经验不足的教师尤为重要。课堂演练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设计,提升串联、回归的引导能力,灵活地运用教学策略,更好地抓住课堂本质。
二是指导教师微观察,用“蚂蚁之眼”感受学习力量。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上,教师从主导者变成观察员,从关注课堂环节推进到关注学生学习细节,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對教师角色转变的各种困惑,教学干部制定观察内容、研讨规则与研讨核心,带着教师学习成为一个观察者。
观察内容:课堂氛围是否自然、平和?互相倾听关系如何?学习过程是否顺利,哪些学生遇到困难?造成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如何克服困难或者为何无法解决?
研讨规则:不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作出评价,不简单评判课或教师的“好”与“不好”,不给教师提意见和建议。只谈在这节课上,从这位教师身上以及学生身上学到了什么。
研讨核心:细致刻画每个学生或者特定小组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故事,细致到学生的表情、动作、语言乃至心理活动的推测,有的教师可以完全用语言来复述学习的场景。
在观察中,教师发现有效的倾听是有层次的。在关注学生的对话细节后,教师们发现良好的协同学习关系有5个特征:敢说我不会(提出自己的困惑或问题);能说我不同(分享自己的独特见解);善有新发现(善于发现总结好的思维方法);主动会合作(自觉地互学互助);举一能反三(思维不断深入)。教师的微观察让我们更加了解学习真实发生的过程,更加了解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怎样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