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德胜
学校如何提升办学品质?必须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以队伍建设为重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常规和常态管理为基点,持续推进改革,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1.强化顶层设计,管理者先行改变
提升办学水平,顶层设计是前提。学校提出了“133”领航工程——认准“一个航向”:以“做主人”教育为先导,引领学校特色发展;主攻“三条航线”:通过队伍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三大支柱,推动学校协调发展;借力“三大引擎”:通过打造体验型德育、主体型教学、悦动型体育三大品牌工作,助推学校创新发展。这样,设定了明确、具体、可操作的目标。
重心下移,把“枪口”对准自己,着眼于管理者自身的先行改变。每个管理者均制定了指向自身职责的行动计划。例如,校长对自身提出了要求:每年走进每位青年教师的课堂不少于一次;参与每个学校的教研组活动不少于一次;参与教学部门组织的集体性教研不少于三次。同时,关注个别教师、个别学科、个别班级的教学。管理者的带头示范,带动了教师的认识提升和行为改变。
2.加强队伍建设,发挥关键作用
队伍建设对学校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我们始终以“四有”干部标准(有德讲忠信、有情重人本、有识思进取、有为创效绩)和教师“六自”发展目标要求(自觉归属、主动作为;自觉管理、主动进言;自觉阅读、主动学习;自觉反思、主动提升;自觉强身、主动健体;自觉强心、主动调节)强化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德优、技精、学高、人正”,富有主人翁精神与良好品质的干部教师队伍。
3.完善课程体系,强化课堂管理
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和路径。学校始终致力于课程的梳理与完善,着力于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各个学校包括完小,结合师资特点、学生需求自主开发课程,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丰富完善,建立了门类繁多、内容丰富并与综合实践课程相融合的校本课程体系。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打造“主体型课堂”,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在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中不同层面的体现和相互作用为主要课堂动力;以学生主体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为主要表象;以充分肯定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保障;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主要目标,实现师生主动发展、共同提高。提出了“三新二意”的教学要求,即“旨在发展核心素养的新思路、以实践学习为导向的新途径、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的新方法;教学过程要有意义,教学行为要有意思”。在管理上,第一,强化常态课和常態教案相统一,在日常听课时,教师要出具常态教案,两者要相互匹配;第二,改进各类教学评优的组织办法,采取统一内容和限时备课的方法,考查教师的真实业务水平。
编辑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