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岚玉,颜思阳,谭惠中,陈思肴,康 蕾,周德生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周德生教授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专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湖南省中医脑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从事神经内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5年,对脑病专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独到的学术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本研究将周教授脑病专科药组配伍临床应用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借鉴。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形式,其最小元素为单味中药,其次为药对,再而为药组,药组是指多于二味药物,起码在三味药物(三味药组)及三味药物以上(四味药组、五味药组)的药物组合[1]。《道德经·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阴阳二气参合而形成“三”,众多的“三”而形成万物,药组始于“三”,变化万千。其规矩法度严谨,有的已经成为小方,大多作为一个整体不可拆分的固定配伍结构,联合应用到具体的复方中,气味和合,相须相使,多维关联,协同增效,以适应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或理化检查结果。药组是历代医家用药经验的科学提炼和智慧结晶,是遵循中医基本理论法则组方的最基本、最简单、最明确的一种形式。周教授在临床实践中,采用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相结合,药性理论与中药药理相结合的诊疗模式,配以脑病专科药组处方进行治疗,取得了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
首乌藤,又名夜交藤,性味甘、平,归心、肝经,具有养血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皮肤瘙痒。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首乌藤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免疫功能[3]。刺五加,性味甘、微苦、温,归脾、肺、心、肾四经,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的功效,一般用于肺脾气虚、体虚乏力,还可以治疗心脾不足、失眠多梦的病证。药理学认为其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过程可以起到调节作用,从而改善睡眠[4]。灵芝,性味甘、平,归心、肺、肝、肾经,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心悸、肺虚咳喘,药理作用具有镇静、镇痛的作用,可延长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6]从阴阳角度来看,失眠的病机有二:阴虚不能纳阳以及阳盛不得入阴,其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等脏腑紧密相关。首乌藤养血安神,刺五加、灵芝补气安神,三药合用为助眠药组,可补气养血,使调整阴阳之功的药效倍增,临床上对于治疗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等虚证不寐病尤为适用。
玫瑰花,性甘,微苦,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的功效,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药理研究表明玫瑰花对情绪紧张、压抑等引起的胃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7]。合欢花,性味甘、平,归心、肝经,功能解郁安神,适用于心神不宁、忧郁失眠等证。合欢花水煎剂有镇静催眠作用,合欢花提取物有抗抑郁、抑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8]。雪莲花,性味甘、微苦、温,归肝、肾经,具有散寒除湿、通经活血、补肾阳等功效,主治风湿痹证、月经不调、肾虚阳痿等病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镇静、解痉、镇痛、减慢心率、清除氧自由基及抗疲劳等作用[9]。
周教授基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气之郁”立论,认为“木郁达之”为治疗郁证之本,故治法上重在疏理肝气、调畅气机[10]。周教授喜用花类药治疗此病,认为花类药物气味芳香,可以刺激人的感官,调节人的情绪。玫瑰花、合欢花、雪莲花,三花合用,药性平和,理气而不伤阴,无论郁证新久,均可适用。
山楂,性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之效,主治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血瘀经闭、高脂血症。药理研究表明[11],山楂提取物有较肯定的降脂消斑作用,能明显降低高胆固醇饮食的动物模型血清中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此外,山楂能扩冠强心、降血压及抗心律失常,又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聚集[12]。三棱,性辛、苦、平,归肝、脾经,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常用于癥瘕痞块、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气滞、脘腹胀痛等证。现代药理显示三棱水煎剂能降低血液黏度,三棱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及镇痛作用[13]。莪术,药性辛、苦、温,入肝脾二经,莪术的功效及临床适用病证与三棱相似,二者经常相须为用。莪术水煎液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的作用;此外,还具有抗高血脂、抗高胆固醇血症、抗组织纤维化、抗炎镇痛、抗肿瘤的作用[14],有研究表明莪术可减轻脑水肿,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15]。
此药组三味中药皆入肝、脾经,三棱偏于破血,莪术偏于破气,药性相对峻猛,走而不守,配合渐消缓散的山楂,可消除斑块,增加冠脉血流量,适用于现代多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血管病、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小血管病、认知障碍、痴呆等病。
白蒺藜,性苦、辛、微温,入肝经,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之效,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肝郁气滞、胸胁胀痛、风热上攻、风疹瘙痒、白癜风等证。本品水浸液及乙醇浸出液对麻醉动物有降压、利尿作用[16]。钩藤,其味甘苦、微寒,入肝、心包经,有熄风止痉、清热平肝之效,临床多应用于热极生风、痉挛抽搐、头痛眩晕、惊痫等证。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本品有降血压、镇静、抗癫痫发作、抗惊厥、抗脑缺血、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降血脂等作用[17]。蝉蜕,性甘、寒,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解痉之效,适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惊风抽搐、破伤风。药理作用显示蝉蜕身较蝉蜕足的药用价值更高,其主要作用是镇静、抗惊厥,尤其对抗士的宁、可卡因等药物引起的惊厥症有很好的疗效,此外还有镇咳祛痰、平喘解痉、抗感染、抗肿瘤、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18]。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居于人体最高位,头痛、偏头痛、癫痫、帕金森病等病多由六淫之邪上犯清窍,阻遏清阳;或肝阴不足,肝阳偏亢,上扰清窍而发病。本组药组由轻清疏散的白蒺藜、钩藤,配合甘寒清热、质轻上浮的虫类药蝉蜕,三者皆入肝经,药性可达头目,熄风止痉,疗上病,甚合之。
许多酒店企业已逐渐意识到知识型员工在酒店战略与经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有的酒店发现问题后不惜重金聘用海外高级人才。但是目前在国内仍有许多中规中矩不愿求新的酒店的激励理念还比较落后,与国外发达国家酒店和国内的外资酒店相比,存在一定的误区和问题。
白芷,性辛、温,入肺、胃、大肠三经,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功效,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不正常、疮疡肿痛等症。药理作用显示白芷挥发油对中枢系统兴奋作用非常显著,白芷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作用,可用于预防高血压的并发症及心脑血管意外,还有解热镇痛、抗炎、解痉、抗肿瘤作用[19]。石菖蒲,性味辛、苦、温,入心、胃二经,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的作用,常用于痰蒙清窍、神昏癫痫、健忘失眠、噤口下痢等证。现代药理显示石菖蒲水提液、挥发油、细辛醚均有镇静、抗惊厥、抗抑郁、改善学习记忆和抗脑损伤作用;石菖蒲总挥发油对豚鼠气管平滑肌具有解痉作用,还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栓、抗心肌缺血损伤等作用[20]。皂角刺,性味辛、温,归肝、胃经,功效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适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其有抑菌、抗病毒、抗凝血、抗氧化、抗癌等作用[21]。
《素问·厥论》曰:“寒厥之为寒,必从五指而上于膝。”《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指出:“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22]白芷、皂角刺辛散温通,搭配芳香走窜的石菖蒲,入心经,开脑窍,对治疗昏迷、认知障碍、痴呆、球麻痹的患者尤为适用。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肝、胃经,功效为除湿解毒、通利关节,《本草纲目》载其能“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利关节、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朱毒”。药理研究显示土茯苓可选择性地抑制致敏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以后的炎症过程,即选择性地抑制细胞免疫反应,而不抑制体液免疫反应[23],此外还有抗菌、抗肿瘤、抗脑缺血、护肝等作用[24]。大青叶,性苦、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常用于温病高热神昏、发斑发疹、痄腮、喉痹、丹毒等证。大青叶水煎剂有广谱抑菌作用,还有抗内毒素、增强免疫、解热、抗炎、抗肿瘤等作用[25]。白花蛇舌草,微苦、甘,性寒,入胃、大肠、小肠经,功效为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热淋涩痛等证。白花蛇舌草在体内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具有抗炎、抗肿瘤、保肝利胆等作用[26]。
本组药组三味中药皆属清热解毒药,现代药理作用表明其皆能抗炎、抑制细胞免疫反应,临床上用于拮抗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疗效佳。
马钱子,性苦、寒,有大毒,归肝、脾经,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之功,用于风湿顽痹、拘挛疼痛、麻木瘫痪等证,张锡纯谓其“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远胜于他药”。马钱子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士的宁[27]。士的宁首先兴奋脊髓的反射机能,缩短反射时间;其次兴奋延髓的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增大反射强度。士的宁可加强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提高各感觉器官的功能[28]。乳香,性味辛、苦、温,归心、肝、脾经,功效为活血定痛、消肿生肌,用于气滞血瘀、胸痹心痛、胃脘疼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等证,《珍珠囊》谓其能“定诸经之痛”。没药,性辛、苦、平,入心、肝、脾三经,功效主治与乳香相似,二者常相须为用。药理研究表明乳香挥发油及醇提物有明显镇痛作用,还有抗炎消肿、抗氧化、抗菌等作用[29]。没药提取物也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挥发油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30]。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乳香、没药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行血消滞、散血化瘀。马钱子炮制后减毒,配合醋炙乳香、没药,组成神效散经验方,对神经痛、偏瘫、麻木、感觉障碍等病,能起到很好的止痛、促进神经再生作用。
片姜黄,性味辛、苦、温,归肝、脾经,有破血行气、通络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气滞血瘀、胸胁刺痛、胸痹心痛、风湿肩臂疼痛。姜黄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能抗炎、抗氧化、降血脂、降压,并有神经保护作用[31]。王不留行,味苦,性平,入肝、胃二经,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之效,适用于血瘀经闭、痛经、难产、乳痈肿痛、淋证涩痛等证。药理研究显示王不留行水煎剂能收缩血管平滑肌,还有抗凝血、抗肿瘤作用[32]。白芥子,性味辛、温,归肺经,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之效,用于寒痰咳嗽、悬饮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白芥子醇提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白芥子挥发油可刺激皮肤,提高表皮温度;另外,还有镇咳祛痰、抑制前列腺增生作用[33]。桂枝,性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肌、温通静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之效,用于风寒感冒、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等。药理研究表明桂枝所含桂皮油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促使血液流向体表;此外,桂枝有神经保护、解热镇痛、抗炎抗菌、增加冠脉血流量、镇静、抗惊厥、抗肿瘤等作用[34]。
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入肝、肾二经,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之效,用于月经不调、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血虚萎黄等证。药理显示鸡血藤水提醇沉液能增加动脉血流量,改善血液循坏系统,还有促进造血、保护心脑血管系统、抗炎、抗病毒、镇静催眠等作用[35]。石楠藤,其味辛,性温,入肝、脾、小肠三经,能祛风通经、强腰止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和筋骨腰膝疼痛等。石楠藤提取物具有镇静镇痛、扩冠、抗心律失常、护肝、抗炎、抗氧化等作用[36]。忍冬藤,味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清热疏风、通络止痛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温病发热、风湿热痹等证。《本草纲目》言忍冬藤能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称其既是“治风除胀解痢逐尸”之良药,又为“消肿散毒、治疮之良剂”。现代药理学认为忍冬藤含有木犀草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流量的作用,此外还有抗病毒、抗炎、抗肿瘤、增强免疫等作用[37]。络石藤,味苦,性微寒,归心、肝、肾经,有祛风通络、凉血消肿之效,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药理显示络石藤有抗炎镇痛、抗疲劳、镇静催眠、抗氧化及降血脂、抗肿瘤等作用[38]。海风藤,味辛、苦,性微温,归肝经、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跌打损伤等。海风藤有对抗内毒素性休克、保护局部缺血组织、抗炎镇痛、抗氧化作用[39]。
《本草汇言》云:“凡藤蔓之属,藤枝攀绕,性能多变,皆可通经入络。”《本经逢原》曰:“凡藤蔓之类,皆属于经。”《本草纲目》云:“藤类药物以其轻灵,易通利关节而达四肢。”[40]中医常言“久病入络”,藤类中药多可入络。本组药组由五味藤类中药组成五藤汤,其药性温和,药理作用显示可改善血液循坏、抗炎镇痛,临床对偏瘫、瘫痹、肌张力障碍的患者有通经脉的作用。
生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用于热秘、血热吐衄、淋证、水肿等证。《药品化义》谓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故号将军”[41]。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归心、肺、肾经,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之效,用于气阴两脱证、气虚阴亏、内热消渴等。西洋参偏于苦寒,兼能补阴,具有补气养阴而不助热的特点。生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用于脾胃虚弱、心气不足、痈肿疮毒、咳嗽痰多等证。
生大黄、西洋参、生甘草各3g组成三生饮,开水冲泡,临床常用于脑积水、神经性呕吐。中医认为脑积水是出血性中风的主要变证之一,“离经之血即为瘀”,血瘀水停,水饮淤积,进而蒙蔽清窍,导致脑积水。由此看来,只有化瘀逐水,才可以使水饮得泄,热者需清之,实者需泄之,通腑泄热,才能确保六腑通顺[42]。有“将军”之力的生大黄清热、逐瘀、利湿,“国老”甘草缓其峻下之势,使泻不伤正,再配合西洋参补气养阴,一泻一补一敛,可降低颅内压,减少脑脊液的分泌。
炙麻黄,性味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效,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药理作用显示麻黄的多种成分均有抗炎、镇咳作用,麻黄碱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强心、升高血压、抑制胃肠平滑肌等作用[43]。蜈蚣,性味辛、温,有毒,归肝经,具有熄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功效,主治肝风内动、痉挛抽搐、中风口、半身不遂、风湿顽痹等。蜈蚣水提液有中枢抑制、抗惊厥和镇痛作用,能改善小鼠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并有抗炎作用[44]。紫石英,性味甘、温,归肾、心、肺经,有温肾暖宫、镇心安神、温肺平喘之效,应用于肾阳亏虚、惊悸不安、失眠多梦、虚寒咳喘等证。药理作用显示紫石英可以通过影响卵巢激素而调节子宫发育,还可抑制神经应激能力[45]。白参,性味甘、微苦、微温,归肺、脾经,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效,用于产后暴脱、久虚不复、早泄滑精、阴虚盗汗、劳伤虚损等。药理显示白参能有效增强动物主要内脏组织血流量,可调节中枢神经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还有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增强免疫等作用[46]。
炙麻黄、蜈蚣、紫石英、白参组成药组制成强肌汤,善治肌无力、肌萎缩、持续低血压等病症,相当于中医之痿证。《诸病源候论·风身体手足不随候》认为痿证是“由体虚,腠理开,风气伤于脾胃之经络”所致。《本草蒙筌》认为白参“通畅血脉,滋补元阳”,可用于治疗麻木、阴冷等与血液循环不良有关的病症。蜈蚣性善走窜,通达内外,配合有兴奋中枢神经作用的炙甘草、紫石英,攻补兼施,从而起到强肌力、起痿废之效。
虫类药物为血肉之品,有情之物,性喜攻逐走窜,可通经达络、宣痹止痛、消肿散结、搜剔疏利,无处不至。《临证指南医案·痹》指出“风湿客于经络,且数十年之久,岂区区汤散可效”[50],治则“须以搜剔动药”,可见虫类药多用于风湿痹痛证;《临证指南医案·痹》还提出“宿邪宜缓攻”,用虫类药治疗应“欲其缓化,则用丸药,取丸以缓之之意”,肿瘤患者正气亏虚、邪气较盛,使用虫类药制成丸、胶囊剂,更能缓和虫类药的毒性,不至于太过伤正。虫类药应用范围广泛,有抗肿瘤、抗癫痫、通络、镇静、抗炎镇痛、抗风湿、抗过敏等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心血管、神经、血液、生殖等系统疾病[51]。
各种药物配伍组合,产生一种功效。《医学源流论·用药如用兵论》有言:“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操纵之法,有大权焉。”药组基于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引经理论而形成,并为历代众多医家所推崇,广泛应用于现代临床各科,不仅丰富了中药配伍理论的内容,而且提高了治病的有效率和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周德生教授注重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药性理论与中药药理相结合,同时以西医病名为纲、中医辨证为目,将疾病的“证”与“病”完美地结合起来,建立了脑病专科行之有效的方药诊疗体系。真正意义的药组,应经得起反复的临床验证,本研究所总结的12个药组配伍是周教授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可以作为一种组方模式在脑病专科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