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小针刀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观察

2019-11-11 08:25魏根红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患指腱鞘炎腱鞘

魏根红

(平顶山市中医医院 骨伤科,河南 平顶山 467099)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小针刀因其创伤小、费用低、手术时间短、无需住院等优点,目前成为治疗狭窄性腱鞘炎首选方法。其发病与长期、反复、过度使用手指有关,多发于中老年妇女,起病过程较为缓慢,患病早期临床表现为晨起时患指发僵、疼痛轻、屈伸患指后症状缓解或消失。随着病程的迁延,患指多会出现弹响征并伴有明显疼痛,活动后无缓解,少数症状严重者,表现为患指呈屈曲位或伸直位僵直,不能屈伸,强迫屈伸时出现“弹响、绞索”,掌横纹处可触及黄豆粒大小的硬性结节。因此总结比较自制“凹槽”小针刀与传统小针刀(汉章4号针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8年10月本院骨伤科门诊收治的120例并确诊属Ⅱ、Ⅲ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男12例,女48例;年龄1.5~68岁,平均(49.5±3.5)岁;病程1~32月,平均(4.6±1.2)月;其中右侧34例,左侧26例;拇指42例,食指8例,中指6例,环指4例。对照组男10例,女50例;年龄0.3~72岁,平均( 52.15±6.28)岁;病程0.25~24月,平均( 3.70±2.32)月;其中右侧36例,左侧24例;拇指46例,食指10例,中指2例,环指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疾病诊断标准[1]。根据患者症状分为轻、中、重三度,Ⅰ度为轻度,患指发僵、疼痛、活动后即消失,在掌骨头部位存在轻度压痛,关节主动屈伸活动正常;Ⅱ度为中度,患指疼痛较为明显,屈伸活动时有轻度弹响征,活动后减弱或消失;Ⅲ度为重度,患指剧烈疼痛,屈伸活动时常发生弹响征及绞锁征,可触及约黄豆大小硬性结节,患指屈伸功能受限。本次录入均为Ⅱ、Ⅲ度患者,患指自愿签署手术同意书,既往无封闭史,无合并内科严重疾患不适合手术者,3日内无外感发热病史。

1.3 治疗分组

选取骨伤科门诊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自制针刀组)、对照组(传统小针刀组)。

1.4 针刀制备

自制“凹槽”小针刀以直径2.0 mm 的克氏针,针尾部折弯成一椭圆形手柄,便于把持,针体长约5 cm,将针尖部搓成一锐利扁针状,自刀刃上5 mm处搓去刀刃,留针刀尖部刀刃长约4~5 mm,刀刃宽约1 mm,形成刀刃与针体间一凹槽,凹槽长约3~5 mm,刀刃与椭圆形手柄在一平面,便手术操作中把握刀刃方向。如图1。

图1 自制的针刀

2 手术方法

2.1 治疗组

患者取坐位,患手放于操作台上,术者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铺单。用1 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1 mL,在掌指关节硬结处行局部侵润麻醉,术者左手拇食指把持固定患指指根部,右手持针刀,刀刃向远指端,自麻醉针孔处垂直快速进针,刺入皮肤后稍退针,将皮肤卡在针刀凹槽内,针刀尾部向远指端倾斜45°,针刀轨迹成扇形自近端向远端挑割1~3次,同时嘱咐患者屈伸患指,弹响及交锁完全消失时拔出针刀,用碘伏棉球迅速按压进针点止血,医用胶布固定,手术操作约在3~5 s内完成。术后按压针眼10 min。术后次日嘱患者行患指屈伸功能锻炼(早、中、晚各2次,每次活动20下),防肌腱粘连,3天后去除包扎。

2.2 对照组

患者取坐位,患侧掌心向上放置于操作台上,局部碘酒消毒术区皮肤,确认掌指关节压痛最明显处及皮下硬结嵌顿处,取 1 mL注射器给予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由局麻处呈30°刺入皮肤,到达皮下组织。继续刺入至刀尖处有明显阻力感即到达腱鞘表面。刺入腱鞘,保持深度,沿肌腱走行方向由近指端向指尖端推割增厚的腱鞘组织。嘱咐患者屈伸患指,待患指弹响消失后拔出小针刀,无菌纱布按压止血。创可贴包扎针孔3日,术后次日开始行患指屈伸锻炼( 早、中、晚3次,每次活动20下),以防肌腱粘连。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指掌侧部无肿痛,无压痛,屈伸活动正常,无弹响声及交索现象;好转:局部肿痛减轻,活动时仍有轻微疼痛,或有弹响声,但无交索现象;无效:症状无改善[1]。

3.2 统计学方法

3.3 疗效比较

(1)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疗效比较 [n(%)]

(2)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VAS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比较 分)

(3)对照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挑割与推割次数、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复发率比较。手术出血量无明显差异;手术操作时间、操作次数及术后复发率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操作次数、操作时间、出血量及复发率比较 (n=60)

4 讨论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又称“弹响指”“扳机指”,属临床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拇指、中指和环指次之[2]。因长期反复且高强度的手部活动,导致屈指肌腱及腱鞘遭到摩擦,局部软组织退变增厚,就易使该处的腱鞘变得坚硬和狭窄而发病。病变多发生在掌骨头颈相对应之屈指肌腱纤维鞘的起始部[3]。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伤筋、筋痹”范畴,当局部劳作过度,积劳伤筋,或受寒凉,气血凝滞,气血不能濡养经筋而发病[4]。传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因手术创伤较大,且易发生黏连,不利于后期康复[5]。采用小针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主要是利用小针刀向肌腱平行方向刺入鞘管内,纵行来回切割,松解粘连,切断环状韧带,切开狭窄的鞘管,彻底解除压迫,减低局部组织压力和张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6],达到治疗目的,而传统小针刀(汉章4号或5号针刀),因针体细而强度弱,刀刃在针尖端,手术操作时只能推割腱鞘,加上刀刃宽度恒定,仅有1 mm,而增厚的病变腱鞘可达到正常的2~3倍[7]。传统针刀刀刃仅有1 mm,推割增厚的鞘壁时需要反复操作,且操作难度增大,反复操作不仅增大了软组织损伤,造成日后软组织粘连,增加了复发概率,同时也延长了手术操作时间,增加了术中出血;缪滋光等[8]选择较粗直径、较宽刀头的针刀松解狭窄性腱鞘炎,因手术刀口长,创伤大,已经失去了小针刀微创的初衷。自制“凹槽”针刀取材2.0 mm克氏针,因其强度大,刀刃在针刀侧面,术中操作方便,仅2~3次挑割即可完成手术;手术操作时针刀凹槽卡于皮肤上,可随针刀上下、前后移动,保持了皮肤创口的恒定(刀口仅1 mm),起到微创之目的。该针刀取材方便,手术操作简单,术中松解充分,术后不易复发,疗效显著,适合基层推广使用。

不论何种小针刀,手术操作时一定要时刻注意患指两侧的血管、神经,纵向切割时不可偏离肌腱腱鞘,手掌部操作时不可跨过掌横纹,谨防伤及掌浅弓血管,同时切割深度不要过深,尽量只对腱鞘做切割而不伤及肌腱。

猜你喜欢
患指腱鞘炎腱鞘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
和营止痛汤治疗指屈肌腱断裂修复术后肌腱粘连的效果研究
延续性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患指功能训练的效果评价
得了腱鞘炎别按摩
腕背部腱鞘囊肿的治疗:历史与进展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弹响指 自我推拿来调理
醋熏治好了腱鞘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