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馆员培训体系构建思考

2019-11-11 11:08
图书馆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馆员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0001)

1 引言

图书馆联盟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为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1]。当前,图书馆联盟已成为我国图书馆合作的主要形式,从全国性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到各地区数个或多个图书馆之间服务联盟,或者专项业务协作联盟。无论联盟采取了何种合作形式,其主要目标都是促进联盟成员馆的资源、服务的共建共享,形成组织合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而通过开展岗位培训培养高素质的馆员队伍是保障联盟建设目标实现的主要途径。

完善的培训体系能够为联盟成员馆提供可持续进阶、内容完善、课程适宜和形式多样的岗位培训,是提升馆员整体素质与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开展基于图书馆联盟的馆员培训体系构建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联盟发展现状,探究构建联盟馆员培训体系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建立培训体系提出可行性建议。

2 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发展现状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全省公共图书馆协作工作机制,推进全省公共图书馆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上下联动、共建共享,提升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水平,在省文化主管部门部署和领导下,“安徽省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于2014年6月18日正式成立,2017年更名为“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联盟的任务是在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协同开展资源建设协作、全民阅读推广、公益讲座、展览及其他读者活动,建立全省公共图书馆工作的协作协调框架及绩效评价体系,实现全省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设施设备和管理资源合作共建。按照燕今伟在《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机制研究》一文中对图书馆联盟类型的划分,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属于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推动形成的、具有复合功能的、共建共享式的地方性联盟。

当前,安徽省图书馆联盟已成为安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8年末,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成员馆已经达到123个。安徽省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不断向基层延伸,馆舍面积稳中有升,资源总量逐步增长,服务效能不断提高,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2017、2018年度服务保障及效能详细数据见表1。随着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的不断发展,对于高素质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紧迫。

表1 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服务保障及效能情况统计表

注:数据来源于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年度报告。

3 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构建馆员培训体系的必要性

3.1 推动公共图书馆转型发展,实现安徽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目标的迫切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公共图书馆作为公众知识的传播中心的地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图书馆的“去职业化”风险正扑面而至。为应对上述风险与挑战,图书馆联盟的合作也需要逐步超越资源、服务和利益的共同体,走向命运的共同体[2]。公共图书馆转型是为适应和引领转型的需要而自觉地在理念体系、图书馆制度、功能拓展、馆员队伍与文化等方面的创新与变革,其目的是要提高公共图书馆的运营效益,促进社会的发展[3]。加强联盟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转型发展、构建命运共同体非常关键的一步。

《“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主要目标,并对设施网络、文献资源、服务效能和队伍建设四个类别的十二项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此外,安徽省图书馆联盟“十三五”时期建设目标也从全面提升全省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和专业活动的质量、推动提高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的范围和质量、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加强联盟综合业务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等十个方面做出了具体部署。

表1数据直观反映出在从业人员不增反减的情况下,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各项服务效能取得较为显著的提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不论是相对于公共图书馆转型发展的要求、还是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在制度体系构建、功能内涵拓展、总体服务效能上还有相当的差距。作为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公共图书馆面临人员编制整体只减不增的现实环境。公共图书馆要实施转型发展、实现发展目标,都要以高素质的馆员队伍作为基础。因而,通过构建培训体系,不断提升馆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馆员价值观同图书馆价值观的协调统一,增强对图书馆事业的信心,提高联盟的凝聚力和整体发展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

3.2 加强联盟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馆员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创新意识和专业水准的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队伍。截至2018年末,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123个成员馆共有馆员1 476人。我们通过QQ群、微信群以及电子邮件等方式向联盟50家成员馆发放“安徽省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查表”,调研人才队伍情况。结果显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达到50%的单位只有13.79%。在专业技术岗位配备方面,拥有高级职称馆员比例5%以上的单位占比只有34.48%,中级职称馆员在全体馆员中占比为34.15%;从专业类别方面统计,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专业比例为14.02%,计算机专业比例为5.79%。由此可以看出,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人才队伍的学历水平、业务能力和专业结构不能完全适应公共图书馆转型发展的需要,距离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公共图书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需要着重考虑创建有利于培养馆员创造力和发挥积极性的成长环境,注重对馆员职业生涯的规划,帮助他们认清发展空间、确立发展方向。构建完备的培训体系能够为馆员提供职业精神、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支持,帮助馆员提高职业素养和工作质量以应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增强责任感和对图书馆事业的忠诚度,掌握职业发展的技巧和方法,以实现个人发展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统一。

此外,通过构建培训体系开展系统化的整合培训,联盟中心馆可以了解联盟内馆员整体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并借以指导联盟成员馆的人才队伍建设。成员馆可以通过纵向比照、横向比较,了解自身人才队伍的不足,从而调整策略,采取措施,有的放矢地加强本馆的人才队伍建设。

3.3 实现公共图书馆联盟培训职能,整合省内图书馆行业培训资源,提升培训水平和效能的必然选择

培训是图书馆联盟的一项重要职能。“国际图书馆联盟联合体”(ICOLC)将图书馆联盟的任务总结为七项:更加便捷地提供信息、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内容(包含电子资源)、推动研究和学习、分担行业风险、通过培训等使得持续的职业发展成为可能、增强图书馆在教育和信息提供等方面的领导作用、塑造图书馆的未来。目前国内图书馆联盟的职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文献资源建设协调;联合目录和联合编目;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电子资源建设及资源合作贮存;参考咨询服务协作;计算机资源共享;人员培训与业务辅导[4]。2018年末,安徽省图书馆联盟成员馆平均从业人员只有12人,所有成员馆都单独开展系统的馆员培训不现实,充分发挥图书馆联盟的培训职能是实现馆员系统化培训的最佳途径。

每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安徽省图书馆学会都会在省内图书馆系统组织开展一定的业务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古籍保护与利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与推广服务、图书情报继续教育等。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作为行业联合体,近年来也尝试组织开展了少量的业务培训,主要是每年一次的基层图书馆馆长及业务骨干培训。在实践中,这些培训存在如下突出性问题。首先,由于举办的主体不同,培训组织互不协同,导致培训的系统性不强、覆盖面不足;有关培训在课程的设计和内容的组织上缺乏整体规划和持续更新;人员重复培训现象严重,根据对安徽省公共图书馆系统内人员调查统计,2016-2017年度有19.2%的人员参加4次及以上的培训的同时,有11.5%的人员没有参加过培训。其次,培训的形式单一,主要还是以讲座、授课形式组织实施,缺乏互动交流和实践培养。再次,缺乏培训效果的评估和有效利用。部分培训虽然设置了培训效果问卷调查,但是流于形式,没有进行及时的统计分析。对于培训效果的跟踪调查和培训经验的有效分享,则是从未组织实施。建立以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为培训主体,整合各方培训资源,涵盖培训组织管理、需求分析、课程设计开发、培训效果评估与跟踪辅导等方面的培训体系,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升培训效能和水平的必然选择。

4 构建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馆员培训体系的可行性建议

联盟馆员培训体系是以联盟成员馆岗位胜任模型和岗位能力分析为前提,以联盟发展目标为导向,涵盖培训组织管理、组织学习、需求分析、师资管理、课程设计开发、效果评估与跟踪辅导、制度规范和资源保障等方面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构建馆员培训体系需要充分考虑联盟的组织特点,结合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组织实施。通过建立联盟馆员培训体系实现联盟体系内培训的规模化、规范化运作,培训资源的整合利用,培训方式的灵活适用,培训效能的改善提高,从而提升馆员整体素质,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4.1 组建培训管理协调机构,建章立制,推动协调与合作

良好的协调与合作是做好培训工作的根本保证,特别是在联盟这一以章程为维系纽带的行业组织所建立的培训体系运作过程中。由于联盟各成员馆均为独立的法人主体,且各馆管理层级不同、办馆条件受当地发展水平影响也有较大差别,因而联盟培训体系必须设立专门的培训管理协调机构来保障协调顺畅运行。联盟章程中可以明确培训管理协调机构的职能定位。培训管理协调机构负责组织各联盟成员馆协商签订具有约束机制的联合培训协议并制定培训管理制度,确立培训体系的目标定位,明确各成员馆职责分工,设定实施方式、工作程序和制约措施。此外,结合公共图书馆行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根据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发展需要,管理协调机构负责组织制定联盟五年培训规划、年度培训实施计划。安徽省图书馆作为联盟中心馆,承担统筹引领、推动实施的任务,各成员馆则应注重协调配合,积极参与、保障落实。

培训管理协调机构的组成人员可由联盟内拥有较高声望的资深管理人员、图书情报行业专家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组成。资深管理人员负责把控培训体系与联盟发展战略和人才发展战略相衔接,并为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提供保障支持;图情专家则是为培训内容的设定及培训师资的选择把关定向;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是培训体系建立和运行的具体承担者,负责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组织开展各项培训管理工作。

4.2 发掘联盟人员潜力,开展外部合作,保障师资水平

建立培训体系,首先应考虑的是培训师资,师资水平的强弱直接影响培训体系的运行成效。发掘内部人员潜力从联盟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培养优秀人员作为培训师资,既能够保障培训师资水平又能有效降低培训成本,是建立培训体系的有效途径。2018年末,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拥有副研究馆员及以上职称人员127位,他们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数字化建设与服务、读者服务与阅读推广、文献保护与利用等方面不仅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他们作为联盟培训师资具有天然的优势,首先,他们对于联盟各方面的情况非常熟悉,所实施的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其次,与培训对象相互了解,在培训中的交流会更加顺畅,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通过制定《联盟内部培训师资选拔管理办法》,对培训师资的管理职责、选拔方式、选拔标准及程序、培养渠道、奖励措施以及考核评价进行规范。

但是,省内图书馆行业专家毕竟有限,特别是能达到国内一流、业内引领的专家仍是凤毛麟角。开展对外合作,引入外部高水平师资是提高整体培训师资水平的必由之路。2018年初,安徽省图书馆作为联盟中心馆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签订了战略协议,将专业人才培养作为合作的主要内容。在当年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组织的培训中,武汉大学陈传夫、黄如花等知名教授的授课为参训人员引入了全新的学科前沿知识,得到参训人员的高度认可。

4.3 设置培训层级,开发相应课程体系,强化培训针对性

依据培训对象的不同需求和联盟培训目标开展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培训,能够充分保障培训成效。根据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实际需要,可先对培训工作进行分层设计,再根据每个层级内部各岗位的匹配性需求,设定培训项目,开发相应的课程体系。按照培训对象分类可以将培训层级分为新进人员培训、馆员岗位提升培训、高级馆员业务研修和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四个层级。针对新进人员培训,培训内容应包含公共图书馆行业基本概况、相关政策法规、职业发展通道、职业道德要求、职业意识和工作使命、管理构架与业务流程等,目的是帮助他们尽快了解、感受和融入公共图书馆工作。对于在岗工作人员,开展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业务技能水平、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方法指导。按照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数字化建设与服务、读者服务与阅读推广、文献保护与利用、文创产品开发、质量管理等方面设计相应的专业课程,并随着组织战略的调整和业务的发展不断更新,参训人员根据岗位不同选择参与。举办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研修培训对于引领联盟学术研究、指导解决业务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通过思想碰撞启迪服务创新起到推动作用。中高层管理者是图书馆发展的组织核心,他们不仅要了解外部发展环境、熟悉业务工作,还要懂管理、带队伍。因此对于他们的培训起点更高,除了开展行业前沿发展情况、政策法规等培训外,还需要加强战略分析、计划决策、团队建设、人员管理等方面能力的专业学习。

4.4 灵活选用培训方式,依托“互联网+”提高培训效能

馆员培训体系中的培训方式主要包括外部或内部老师授课的内训、参加外部机构组织的培训、专业学科教育、导师制学习和岗位交流实训等。其中,前两项以脱产培训为主要形式,培训时间相对较短,主要是培训能在短期内达到培训目标的课程内容。专业学科教育与导师制学习的培训时间相对较长,培训内容的体系性相对完整。专业学科教育主要针对目前公共图书馆大量的非图书情报专业背景的人员,主要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熟悉信息组织、信息检索等图书情报专业基础知识,并达到与自身专业知识相融合。导师制学习则是针对专业性强的业务工作开展的针对性培训,例如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目前在全省开展古籍修复工作的“导师制”培训。岗位交流实训更注重的是经验和技能的学习,联盟成员馆在业务工作中各具特色,互派人员学习借鉴是非常直观、有效的培训方式。

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培训是培训方式的创新与拓展,能够提升参训者选择的自由度,切实提高培训实效。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正尝试利用联盟云平台搭建联盟馆员在线学习阵地。通过采购、自建等方式选择优质的培训课程资源在学习平台中发布,利用学分制进行学习管理。

4.5 重视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促进分享与转化

培训效果评估与转化体系是馆员培训体系建设的关键内容。如果不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和转化,就会导致之前的培训工作前功尽弃,也就谈不上培训对于战略目标实现、人员成长环境创建、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竞争能力提升的支持。培训评估是对有关培训信息进行处理和应用的过程。在联盟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建立中,需要对培训需求、参训人员的整体水平、培训内容及形式、参训培训情况、培训师资、培训进度以及培训目标达成情况等内容进行评估。基于联盟运行机制所提供的便利性,通过资料收集、访问观察、培训调查等方法收集培训评估信息,如每次培训后受训人员当场填写《培训意见调查表》,提出此次培训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培训的建议等。通过运用包含反应评估、学习评估、行为评估和培训效果的四层面评估模式,分析收集的信息,形成评估结果。评估结果应向联盟各成员馆有关管理人员、参训人员以及授课老师进行及时反馈,培训组织协调机构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改善培训工作。

培训的分享与转化是指参训人员有效且持续地将在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能力等运用于工作并向相关岗位人员传播交流的过程。通过分享与转化,实现培训价值的最大化,培训的主要目的也归结于此。在联盟内部创建转化与分享氛围和机制,例如举办培训交流分享会不仅可以让参训人员在分享中加深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让未能够及时参加培训的人员从培训心得交流中学到知识;此外还可以通过抽选取样本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培训成果转化情况。各成员馆在日常管理中营造促进转化的环境,例如可以将参训人员的培训转化情况列入绩效考核的内容。

5 结语

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开展馆员培训体系的构建,使得联盟内部协同的人才培养成为可能,为促进成员馆的转型发展和实现联盟的共建共享奠定了基础。由于图书馆联盟是一个以章程为维系纽带的多个法人主体组成的行业组织,决策权、管理权相对分散,现实工作中怎样充分调动所有联盟成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并予以保持,以保障联盟培训体系的建立与高效协调运转还需要进一步实践探究。

猜你喜欢
馆员安徽省图书馆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高校图书馆义务馆员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图书馆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