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有与中日两国青年及日本友人座谈侧记

2019-11-09 13:39沈海婷
友声 2019年4期
关键词:园田刘老霸权

沈海婷

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我们有幸请到老前辈刘德有出山分别与中日两国青年及日本老朋友们座谈,听他讲述自身的经历和缔约的幕后故事,感受老一辈的殷殷之情,拳拳之心。

“从事与日本有关的工作,或是命运安排,也与时代和社会环境分不开。”

刘德有是对日交流领域的资深老前辈,自50年代起,多次担任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日语翻译,是新中国第一个被派往日本常驻的中国记者。曾任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著书有《在日本十五年》、《随郭沫若访日》、《时光之旅一我经历的中日关系》等。译作有《山芋粥》(芥川龙之介)、《突然变哑》(大江健三郎)、《祈祷》(有吉佐和子)、《残像》(野间宏)等。

刘德有先生被称为“中日友好史的活化石”。在回顾其人生经历时他说,其所从事的每项工作,几乎都与日本有关,或是命运的安排,但与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也是分不开的。刘老虽已米寿,但精神矍铄、风趣幽默、坦率诚恳而又平易近人,经常与来访的日本各界朋友座谈,到大学作报告,以“青山在,人未老”之志,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

“你去《光明日报》当记者吧。”

1964年4月,中日双方在北京签署了“廖高协定”,双方在北京和东京互设贸易办事处并交换常驻新闻记者,这成为中日关系从单纯的民间往来向“半官半民”交流阶段转变的重要标志。刘老说:当时我在外文出版局《人民中国》编辑部工作。有一天,廖公对我说,你去《光明日报》当记者吧。在中日友好协会廖承志会长的“钦点”下,我调到((光明日报》当记者,同年9月,便以《光明日报》记者身份被派往东京常驻。其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无人替换我,在日本一驻就是十五年。1978年6月,也就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快要缔结时,我结束常驻工作回国。记得回国2天后的6月12日,我深深尊敬的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郭沫若先生不幸与世长辞。

“谁搞霸权就反对谁!”

《中日联合声明》原本就包含“反霸条款”,中日双方也是同意的。但是,三木内阁(三木武夫为首相的内阁Takeo Miki)成立后,态度骤变,反对将“反霸条款”写进条约。刘老说,中国在过去一百多年里受尽列强霸权的蹂躏,绝对不能在反对霸权的原则上让步,删减这一条款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实际上,三木政权背后受到两股势力的阻挠。一是日本自民党内以“青岚会”为首的右翼势力强烈反对;二是迫于与美国争霸的苏联的压力,苏联认为“反霸”就是敌视苏联,“反霸”即反苏。关于霸权条款的分歧使得缔约谈判陷于胶着状态。时任副总理邓小平会见来访的园田直外相和日方谈判代表团代表,表示“条约的中心内容就是‘反霸,‘反霸不针对第三国,但是谁搞霸权就反对谁,谁搞战争就反对谁,也反对自己搞霸权,如果搞霸权的是中国,世界也應当反对中国。苏联反对这一条,正是暴露了他自己。”后来,邓小平在访日时,又专门提到了反霸条款,指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规定,中日两国自我约束承担不谋求霸权的义务,同时反对任何其它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这是中国的心声,也展现了老一辈政治家邓小平的智慧。

“这次谈不成就‘切腹绝不活着回国。”

1978年8月8日,为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日本外务大臣园田直访华。8月12日,时任外交部长黄华与园田直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刘老说,我觉察到那时园田对签约抱有强烈的责任感。据说,他那次来北京前,受到自民党右翼分子的强烈反对和威胁恐吓,扬言要杀他,但他毫无惧色,毅然表示不怕丢掉性命,只是不断洒水净身祈祷。在飞机起飞后,他令飞行员在其故乡熊本县天草上空盘旋,并在心中立下誓言,这次谈不成就“切腹”,绝不活着回国。

刘老表示,1954年7月,我们曾接待过园田直,他随日本超党派议员团访问北京,当时我担任翻译。代表团是赴斯德哥尔摩出席世界和平会议取道苏联前来北京的,团员里还有日后成为首相的中曾根康弘和成为外相、众议院议长的樱内义雄等。我们当时把他们称为“少壮派”。那时我听说园田年轻时赶上了二战末期,曾被驱赶当过“特攻队员”,但还没等园田撞美国飞机,日本就无条件投降了。那是我第一次被借调出来做口译。记得在西郊机场的候机室为代表团举行了简短欢迎仪式,我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临时被指派做翻译,紧张得双腿抖个不停,浑身直冒冷汗。后来,常驻东京时,我到议员会馆采访园田,没想到他竟然还记得我,令我喜出望外。

“条约精神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刘老表示,由于日本右翼势力和苏联的阻碍、干扰,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后历经波折,花费长达6年时间才终于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条约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中日联合声明》的各项原则,为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确立了和平共处、世代友好的大方向。

刘老说,众所周知,国际上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不绝于耳。但中国绝对不会成为威胁,中国的制度是不容许侵略他国的,人民也绝不容许。近年来,中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中国很多地方还很落后,还要努力谋求自身的建设。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摸索出的战略思想。尽管国际形势发生变化,但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本质来看,中国只能走和平发展道路,绝不会发动战争。

“中国威胁论”由来已久,并非始于今天,早在松村谦三先生就签订廖高贸易协定与中国进行磋商的时代就已有之。那时我恰好担任周总理会见松村谦三的翻译。我记得当时周恩来总理非常耐心地对日本代表团讲:“中国即使发展了,强大了,也不会变得可怕。中国在历史上深受帝国主义的害,怎能把痛苦强加于人呢?”并引用了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18年迎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虽已过去40年,在今天条约精神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于双方而言,重要的是如何遵守与正确运用条约。今后中日两国间也会发生各种摩擦和矛盾。但是,条约的基本精神“和平”与“友好”是中日两国的“大方向”,“大方向”必须坚持,一定不能迷失。

“民间友好的传统应该得到继承。”

刘老说,中日关系从“以民促官”到“半官半民”,经历了二十多年,直到1972年两国终于实现邦交正常化,两国各界都为此付出了巨大心血,做出了积极贡献。毛主席和周总理运筹帷幄,日本方面有松村谦三、高崎达之助、冈崎嘉平太等。民间友好是中日关系发展的一大特点,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中日和平与友好的灵魂是人民,在新的时期,民间友好的传统应该得到继承,扩大两国经贸合作,加强文化与青少年等领域的交流,厚植两国人民友谊,让和平、友好、合作始终成为两国关系的主旋律。

猜你喜欢
园田刘老霸权
超越霸权中心主义——主权平等的第三世界历史经验
归园田居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
“量子霸权”之谜
一次只爬两层楼
羡闲逸,吟式微——《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与《登快阁》比较阅读
古稀爷爷爱护蝉
归园田居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一腔热血精忠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