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川山×蜀水”繁育成绩的体会

2019-11-09 03:20李桂芳
四川蚕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蚕种交配制种

李桂芳

(四川省西充蚕种场,四川 南充 637200)

“川山×蜀水”是由四川省南充蚕种场选育,2005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品位多丝量家蚕品种,春秋兼用,具有健康性好,所产蚕茧可缫5A-6A生丝,适合四川、云南、陕西等蚕区饲养,已在四川、云南、陕西、海南等省的蚕区累计推广饲养近200万盒蚕种,成为我省农村主要饲养品种之一。四川省西充蚕种场从2009年开始繁育,已有10年时间,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不断总结提高,现在基本上掌握这对品种的特性和繁育要点,制种成绩也稳步提高,现将我们对这对品种的繁育体会及配套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1 四川省西充蚕种场“川山×蜀水”近年繁育成绩

从近七年我场繁育情况来看,前四年制种情况较差,公斤茧制种量一直在3张以下,蚕种折率低,主要原因是制种期蚕蛾交配效果不好,散对多,蚕种产附差,而且不受精卵较多造成。经过我们不断地探索总结,不断地改进养蚕制种措施,克服了这对品种的繁殖障碍,从2016年开始,生产转入正常,公斤茧制种量、折率稳步上升,制种成绩逐步提高。

生产年别 原种数量(张) 茧量(kg) 公斤茧粒数 毛种量(大张) 净种(盒) 折率 公斤茧制种量(盒)2012年 90 1097 786 1711 2476 0.72 2.3 2013年 174 1872 741 3036 4538 0.75 2.4 2014年 215 2709 679 4626 7145 0.77 2.6 2015年 691 7414 820 13334 19650 0.74 2.7 2016年 685 8522 671 15147 24927 0.82 3.22 2017年 638 7675 680 15810 25841 0.82 3.37 2018年 521 6163 757 12233 19237 0.79 3.12

2 原种的主要性状

2.1 川山(华系原种)

卵色灰绿色,孵化齐一,克蚁头数2250头左右。蚁蚕黑褐色,有一定的趋光性,眠起较快,齐一。壮蚕体色青白,素斑,蚕体粗壮,肥大,体质强健,老熟齐,盛上蔟时间多在15:00左右。多结上层茧,茧形短椭圆或呈球形、匀整,茧色洁白,缩皱中等偏细。发蛾齐一,雄蛾活泼,耐冷藏,交配性能好,雌蛾产卵快,产附平整,单蛾产卵量550粒左右,良卵率高。催青经过10d,5龄经过7d,全龄经过25d左右,蛹期经过15d。

2.2 蜀水(日系原种)

卵色紫褐色,卵壳乳白色,蚕卵孵化齐一,克蚁头数2300头左右。蚁蚕黑褐色,逸散性强,幼虫眠起齐一。壮蚕体色青白,普斑,蚕体肥大,体质强健,老熟齐一,盛上蔟时间在上午9:00左右。蛹体较大,发蛾较慢,交配性能好,单蛾产卵量500粒左右。催青经过10d,5龄经过7~8d,全龄经过26d,蛹期经过15d。

3 原种饲育管理要点

3.1 催青要点

采用两段式催青,戊3胚胎前温度22.5℃,湿度75-80%,自然光照;戊3胚胎后温度25.5℃,湿度85-90%,光照18h;蚕种点青后,要及时包种,全黑暗保护,促使蚁蚕孵化齐一。收蚁当日感光不宜过早,根据孵化情况掌握好首次给桑时间。

3.2 温湿度调节适当

1-2龄全龄防干育,温度26.7-27.7℃,湿度85-90%;3龄半防干育,温度25.5-26.0℃,湿度80-85%;4龄普通育,温度25.0℃,湿度75-80%;5龄以24.0-25.0℃为中心,湿度70-75%。

3.3 加强饲育期管理

小蚕期给桑前要及时扩座、匀座,做到良桑饱食,促进蚕体发育齐一;要做好眠起处理,贯彻早止桑、迟饷食的原则,注意提青分批,及时淘汰迟眠蚕与弱小蚕;壮蚕期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环境干燥。

3.4 良桑饱食

收蚁及各龄响食应选用适熟偏嫩的桑叶,叶质老嫩不一致容易产生发育开差,要保证桑叶质量,忌食虫口叶。大蚕期用叶要充分成熟,忌食虫口叶、嫩叶、湿叶。壮蚕期食桑旺盛,要适当增加给桑量,4、5龄盛食期要注意做好补给桑工作。要做好桑叶采、运、贮工作,防止桑叶萎凋、蒸热发酵,确保桑叶新鲜。

3.5 强化消毒防病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净化养蚕环境。桑叶采用全程消毒,杜绝病从口入。要求消毒均匀周到 ,除正常的蚕体蚕座消毒外,雨天增加鲜石灰或三七糠进行蚕体蚕座消毒。5龄第3d用 2%甲醛的福尔马林焦糠进行1~2次蚕体蚕座消毒 ,保证蚕座安全。

3.6 上蔟要求

上蔟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该品种的趋光性强,蔟室宜光线偏暗,应掌握适当偏老上蔟,上蔟以稀上为宜并注意蔟中通风排湿,特别是“蜀水”老蚕排尿多,更要加强排湿。蔟中以温度24.0-25.0℃、相对湿度70-75%为宜。早采茧时间在上蔟3d后,有利于减少缩尾蛹,提高发蛾率。

4 制种技术要点

4.1 做好种茧和蛹期保护工作

种茧、蛹期保护温度以24.0℃为中心,26.0℃为范围,对交调节时,温度不能超26℃,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2 适时削茧鉴蛹

削茧不宜过迟,一般在上蔟9-10d,蚕蛹复眼淡褐色时削茧为宜。削茧时要防止削伤、漏削、漏倒、污染等人为损失。当天削茧当天鉴完,同时安排专人检查鉴蛹质量,确保杂交率。鉴完后在蛹箔内用2%的甲醛进行一次蛹体喷消,以减少病原感染。气温过高易产生旋蛹,可采取喷水降温的办法。待发蛾前2~3d的下午用温热水对蛹箔进行补湿,有利于蚕蛾正常羽化,提高交配性能。

4.3 搞好发蛾对交调节

对交品种的出库,以“蜀水”提前2d,“川山”第3d出库为宜 。饲育期要随时掌握品种的发育进度,可用饷食时间和饲育温度进行发育调整。种茧期发蛾调节一是要根据对交品种的收茧量开差,若收茧数量开差较大,掌握“蜀水发蛾拖沓、“川山”发蛾齐涌的特点,注重提头留尾,保护雄蛾。二是根据对交品种上 蔟时间开差。在同一天上蔟,调查后就要开始调节,宜早不宜迟,同时要注意华系品种体色稍浅,易看嫩,日系品种体色稍深,易看老。三是要做好雄蛾保管。“蜀水”雄蛾不易保管,拆对后,马上平摊于雄蛾室内冷藏,室内尽量保持低温,光线偏暗,使雄蛾保持安静,减少体力消耗,有利于保持交配性能,减少不受精卵。

4.4 控制好交配室、产卵室的温湿度

温度过高,交配易散对,造成不受精卵,交配室温湿度以25℃,湿度以70-80%,明交配为好。避免强风、交配环境过于干燥出现散对现象。产卵室要保持黑暗,温度保护26℃为宜。温度表放置处应与产卵台在一个水平面上,以避免产卵温度过低,影响产出率和产卵速度。同时要做好初产卵的保护,严防挤压、堆积。

猜你喜欢
蚕种交配制种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中央财政下达奖励资金10亿元支持制种大县建设
二化螟的多次交配及其对雌蛾产卵量的影响
亚洲玉米螟交配率和交配次数与其日龄、性比和精巢大小的关系
攻克优质蚕种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蔬菜制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