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绣×白·春”品种特性及繁育要点

2019-11-09 03:20马雪王蓉敬小梅鲜跃荣
四川蚕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母种原种出库

马雪 王蓉 敬小梅 鲜跃荣

(四川省阆中蚕种场,四川 阆中 637400)

为了推动优质蚕茧品种的繁育与推广应用,我场2016年春季,通过知识产权转让方式,引进了高品位茧丝家蚕新品种“芳·绣×白·春”。品种茧层率高、生丝纤度细、净度成绩优良等特性明显,是一对适合缫高品位生丝的优良家蚕品种。母种、原原种、原种均已经过6个蚕期的繁育(2016—2018年春季和秋季)。

1 品种性状表现

“芳”、“绣”、“白”、“春”蚕品种引种量小、引进时间短(仅3年),品种繁育性状处于探索时期。母种、原原种等纯种繁育过程中,虽然各自出现了一些诸如健康性指标不高、单蛾卵量低等不良现象,但通过扩大繁育、性状改良措施的具体实施,品种性状总体表现越来越好,部分主要性状还得到了较大幅度地提高。

1.1 “芳”

母种,眠期小蚕、迟眠蚕多,眠期延长,老熟、发蛾等发育不整齐;具有阆中蚕种场遗传资源保存系血缘的蛾区及后代健康性好,主要性状优良。

原原种,健康性好,发育整齐、单蛾卵量多。

母种、原原种,始发蛾早(秋季12d开始发蛾至16d盛发蛾);2016年春、秋季发生血液型脓病;2016年秋季引进种生种发生率高,所制母种、原原种全部为生种,经繁育改良后所制原种为越年卵。采用更换亲代等方式,改良上述不良性状。

2016年秋季母种“芳”饲育情况统计表

1.2 “绣”

母种,眠期小蚕、迟眠蚕较多,眠期延长,营茧慢,蔟中有落蚕现象;2016年春、秋季均不同程度发生血液型脓病。

原原种,发育整齐,卵量多,在5龄中后期(接近老熟)易发生血液型脓病;仅2016年春、秋季蔟中不结茧蚕多,种茧期死笼率高,制种效果差;2017年健康性指标明显上升,制种效果好。

母种、原原种,丝质优良,茧层率比普通品种高15—20%。

1.3 “白”

发育整齐,体质强健,卵量较少。仅2016年春季,原原种5龄后期受微量农药影响,种茧死笼率高。

1.4 “春”

母种,2017年春季,孵化欠齐,饲育中,1区发生五眠蚕,发生率约1%;发育经过长,幼虫期发育不太整齐。

原原种,秋制种死卵较多,卵量较少,发育明显比“白”慢,原原种出库宜比“白”早2d以上,仅2016年春、秋季,尤其是2016年春季,种茧后期(发蛾前3-4d),蛹体干瘪,发育相当缓慢,造成“白”与“春”不能正常对交。

母种、原原种,秋制种死卵较多、食桑和上蔟缓慢,蔟中有落蚕现象;茧层率比普通品种高15-20%,丝质优良。

2 繁育技术措施要点

2.1 母种、原原种繁育

2.1.1 出库与催青

避免极限温度,特别是秋季易受高温影响,宜适当偏迟出库(8月中旬左右)。催青后期及1龄、2龄,温度正常偏高2-3℃,防止生种和再出卵发生。

2.1.2 饲育技术

合理稀放,良桑饱食(良种良叶,4-5龄注意补给桑时,薄饲多回育),精管细养,适时止桑、饷食,降低迟眠蚕、小蚕等病弱蚕发生率。大蚕期注意通风换气,适温干燥饲育,防止脓病等蚕病发生。

2.1.3 上蔟

注意环境和蚕座消毒,降低蚕病发生率。适熟悉偏老上蔟,降低蔟中不结茧蚕发生率。

2.1.4 制种

种茧后期注意补湿,防止蛹体失水干瘪,影响蛹体发育进度。

2.2 原种繁育

2.2.1 催青与出库

避免极限温度,特别是秋季易受高温影响,宜适当偏迟出库(8月中旬左右)。

2.2.2 饲育要点

全龄早止桑、早饷食。良桑饱食,全期采用适熟优质桑叶,大蚕注意补给桑。注意环境和蚕座消毒,降低蚕病发生率。适度高温干燥饲育,温度宜适度偏高(1-2℃),相对湿度降低(5-10%)。

2.2.3 蔟中管理

适度偏老上蔟,蔟中温度宜高不宜低,注意通风换气,降低蔟中死笼和不结茧蚕发生率。

2.2.4 制种

蛹期经过短,注意蛹体变化,加强对交调节工作。制种时加强巡蛾,黑暗产卵室,减少不良产附。

2.3 一代杂交种繁育

2.3.1 “芳×绣”

产卵期趋光性极强,一定要做好产卵室的黑暗及巡蛾工作,杜绝不必要的损失。以芳为母体的原种其越年性不稳定,催青后期及1龄、2龄保护温度较正常偏高2-3℃,防止生种和再出卵发生。

2.3.2 “白×春”

可能对微量农药及有毒有害气体更为敏感,易发生不化蛹。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桑园安全用药、蚕室漂白粉液消毒、吸湿材料制作、升温材料选择等方面的使用和管理工作,防止微量农药中毒和不良气体危害发生。

“白×春”雌蛾的活动力差,易产不受精卵、叠卵和重卵。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交调节、理对、看散对工作,减少不受精卵发生;投蛾后,要加强巡蛾工作,及时调板,减少重叠卵的发生。

“白×春”有雄多雌少的现象,其单蛾产卵量比“芳×绣”少,原种可按1:1.2的比例出库催青。

猜你喜欢
母种原种出库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不同保育单位“781”“7532”母种性状比较分析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羊肚菌菌种比较试验
散粮出库 加快腾仓
优化拍卖出库流程控制防范拍卖出库环节财务风险
“出库费” 应由谁来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