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培宁
前不久,《陶西平教育漫笔选集③:涌动的潮流》和《陶西平教育漫笔选集④:为生命而为》陆续出版。两部选集共收录陶老2012年以来的教育漫笔107篇。这些闪耀着智慧之光的文字,无论对我们品读陶老个人的教育思想,还是反思这一时期复杂而生动的教育改革历程,都弥足珍贵。
两部选集都贯串着陶老对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新动向的高度关注。作者以其独有的教育敏感与教育慧眼,洞察时代关切,对当代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的总趋势以及基础教育多领域、多方面的改革走向作了精准的概括。但与一些学者所做的基于理论理性的偏外在的、偏客体性的种种“趋势研究”不同,陶老对“涌动的潮流”的关注,不是停留在相对平滑、明朗、光鲜的理念或理论的表层,而是沉潜到可能有暗礁、有湍流、有起伏的河床、有曲折的河道的实践的深层。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自序》,还是其中多篇要文,都是从揭示与解析教育现场中多重、多对矛盾的视角,把握大趋向下改革的艰巨性与复杂性的;其所触及的是只有进入变革过程本身才会有的“行难”中的真纠结、真冲突、真挑战。这充分彰显了陶老一贯坚守的实践本位立场和实践思维取向;而这,也为他在更高层次上扬弃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抽象对立奠定了基础。
反观现实,面对“涌动的潮流”,有些人“观而不入”,有些人“入而不搏”,也有些人“搏而不悟”。凡此种种,必有碍于改革的健康推进。而在我看来,陶老的这两部随笔集恰恰在方法论、价值论层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如何 “观潮、入潮、弄潮、悟潮”的“活的教育学”的宝贵范例。
比如:在陶老对改革中诸多两难甚至“多难”问题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独特的解释与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框架,其中特别值得我们学习与品味的是渗透其间的辩证思维的方法。如以“寓A(B)于B(A)” “叩其两端而竭焉”等方法,摒弃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割裂式思维,探索存在复杂联系的矛盾双方实现辩证统一的有效机制;以整体性的系统思维,摒弃简单的点状或线性的分析性思维,深入到系统内部,把握矛盾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摒弃脱离现实条件、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盲动蛮干,抓住当下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择重而解……
当然,“观潮、入潮、弄潮、悟潮”绝不仅仅是思维方法、理论工具的取舍问题,从陶老随笔集的书名《为生命而为》中,我们即可体会到其对教育改革中价值问题的特别关注。
“为生命而为”,是我们思考所有教育问题时最为终极性的价值维系,是一切教育变革的原生动力,也是我们在“观潮、入潮、弄潮、悟潮”时一刻也不能忘记的“本来”与“初心”。在随笔集中,陶老对教育价值问题的关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不断追问与回答“基础教育的本位价值是什么?”“基础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到底有什么用?”;二是针对价值缺失、偏移等改革中出现的异化问题,强调坚守教育的生命价值观,以价值统摄工具,使技术、方法、手段以及制度性安排等都真正服务于价值的达成。如针对学区制、集团化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学区和集团功能异化”等偏差,陶老特别指出:“学区化和集团化的推进一定要不忘初心”“关注学区和集团的自身建设当然是必要的,但检验学区和集团成败的标准,应当是是否将学区和集团内的每一所学校办得更好,学区和集团建设必须服务于这一目标”。陶老就是这样,常常在一线改革者容易迷失处、游移处、走偏处、混淆处,给出理性的辨析和方向的指引。有了这种导航,我们就能在潮起潮落间守住根本,不浮于表面随波逐流,也不背离主流舍本逐末。
面对“涌动的潮流”,陶老不仅是一线教育改革实践家的启迪者、导航者,也是他们贴心的倾听者、对话者、欣赏者和伴行者。尤其对那些立于潮头的“为生命而为”的勇者和智者,陶老给予了热情的讴歌。因为心里装着大问题,所以哪怕是对实践细节的分析,他也能做到“微而不小”,理清“术”中之“道”,深掘“这样做”的“意义”;因为有对教育虔诚的敬畏、浓厚的情怀,所以,他能在与改革者的共情、共理、共为中,对他们有一份深深的“懂得”;因为以探究与解答实践者的真问题为己任,理实兼备而活用,所以他能像中医名家那样,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因为有经年累月的深厚积淀,所以,他的文字已淬化至深入而浅出、以生动的感性表达深刻的理性的自如境界。
……
诚然,陶老的随笔带给我们的营养是无比丰富的。但在我看來,以“大我”的情怀,积极迎接“涌动的潮流”;在现实的“破”与“立”中,始终坚守教育“为生命而为”的神圣使命。这,也许是两部漫笔集最值得我们静心品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