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刚 刘茂祥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上海中学坚持“储人才,备国家之用”的办学宗旨,立足于“自强不息、思变创新、乐育菁英”的学校文化传承,从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之路;到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着力推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到不断开拓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新路,为构建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培育了一批批杰出人才。
关键词新中国70年;教育现代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数学强潜能;科技教育导师制计划;上海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9)09-0025-05
“龙门发轫进无疆,一柱中流海上”,这是上海中学校歌的起始两句,也显现了学校从1865年创始于龙门书院之后在上海的地位与影响。自创始以来,上海中学始终坚持“储人才,备国家之用”的办学宗旨,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培育了一批批杰出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上海中学校友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计57名,省部级以上领导100多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30余位,大学校级领导200多名,科技、人文等领域专家难以尽计。本文立足于“自强不息、思变创新、乐育菁英”的学校文化传承,呈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上海中学的教育改革与育人之路。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当时的学校名为江苏省立上海中学,于6月由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教育接管委员会接管。1950年2月,学校被正式定名为“上海市上海中学”(俗称“上海中学”,简称“上中”),是上海市唯一一所以“上海”这个城市名字命名的中学。自此学校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走上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光辉而曲折的道路。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17年里(1949~1966年),上海中学立足于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学习和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切合中国国情、上海特点的社会主义教育道路,为新中国的建设储备了一大批人才,印证了教育事关祖国发展的共识。在学习与借鉴苏联教育思想与理论的过程中,上海中学出现了享誉全国的顾巧英生物教学成果,1955~1957年,新华社、《人民教育》等多家媒体专门采写了顾巧英生物教学经验,在全国推广。1958年,随着中苏关系的变化,上海中学按照党的教育发展方针,积极探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自主特色教育发展之路。
这一时期学校学制上的变化,反映了教育探索的不平凡道路。1952~1953年,上海中学按照国家1951年公布实施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与教育部1952年颁布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的要求,将原有商科、工科相继调出,变成一所纯粹的普通中学;1958年停止初中招生,高中招生16个班,试行文史、理工、医农分科;1960年学校恢复完中模式;1961年上海进行学制改革,上海中学实行五年一贯制(1962年又停止试验)。1961年后,全国教育进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时期。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17年的教育探索中,上海中学借助学校占地面积相对较大(近400余亩)的特点,配合教学活动,开辟了教学试验园地(如建立饲养场、果园、苗圃等)和教学实习工厂(包括木工、车工、焊接、装配等);1956年与国家课程改革同步,学校开设了基本生产技术课;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服务劳动,如自己动手建学校游泳池、开垦荒地,开展校园劳动和勤工俭学活动等,有效地践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念。与此同时,学校教育立足于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开展了红旗读书运动,形成了通过榜样带动整个集体争先进的“滚雪球”经验,还形成了“注重基础、提高课堂效率,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兴趣和特长,注重夯实基础与提高能力结合”的教学风范。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上海中学的社会主义教育探索之路受到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被破坏,知识青年也投入上山下乡运动中。1970年学校停办,全体教职员工全部另行分配,校址成为“五七京剧训练班”和“五七音乐训练班”。
从1949年至1970年,学校教育在“储人才,备国家之用”上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学生参军参干,保家卫国。1950年上海抽调学生参加航空雷达兵近60人,其中39人为上海中学的学生,他们成为新中国第一批雷达兵。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当时全校1600多名学生,有726名学生报名参军,最后205人正式入伍。2018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钱七虎院士就是这一时期在校参军入伍的。
第二,这一时期的上海中学校友,除了成为院士、国家领导人(如曾任国家副主席的1955届校友曾庆红、1966届校友李源潮)之外,还有许多人成为科技与国防人才以及新中国众多领域的开创者,如国防科技工作模范钱绍钧将军、高级工程师陆载德;获得世界上第一张焊接温度场实测圖片的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吴林教授等。
第三,为新中国文化高教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一批优秀的上海中学教师被调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的师范院校担任教授和学科带头人,或调往出版社担任编审,如上海中学“十大名师”之一顾锦城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数学教师余元庆调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等。
第四,学校还承担了对部分爱国华侨子女的教育、国际友人子女的教育以及烈属子女的教育,如毛泽东主席的侄子贺麓成,后成为新中国第一批优秀的导弹工程师与新一代航天专家等。
1978年8月上海中学复校后,学校努力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要求,从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所需要的一流教育服务环境出发,进行了敢为人先、思变创新的教育现代化探索,成为上海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上海基础教育的领头羊,在全国乃至世界教育领域发出具有中国特色、海派风骨的改革之声,为培养具有现代素养、国际视野、中国根基的人才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特色教育提供了基础教育范本。
1. 面向现代化—树上海领先的素质教育改革旗帜
学校教育面向现代化,就需要在课程建设、教育技术整合运用、学校办学活力激发等方面进行实质性的率先探索。在国家探索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1988年,上海市受原国家教委委托,启动了中小学课程改革(后被称为上海市“一期课改”)。上海中学作为“一期课改”的基地学校,将学校课程改革与学校内部管理改革结合起来,进行了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精神激励制、班组等级制、流动优化制等六项制度改革,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探索提供了内动力。如在上海市率先进行了基础课程校本纲要的编写以及系统的选修课探索(到1999年已经形成了30多门选修课)、学科双语教学探索(1989年开始进行,到1999年已经在高一和高二年级数学、物理、化学等9门学科领域试行了双语教学)。
1998年,上海市启动了第二期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化探索。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上海中学的改革经验应邀在全国巡回宣讲。
此后,上海中学作为课改基地与素质教育实施的先鋒,在课程改革之路上继续率先探索。1999年,学校开始尝试建构名校自身的课程系统,到2008年形成了由资优生德育课程子图谱、学习领域课程子图谱、优势潜能课程子图谱等三大部分构成的学校课程图谱,提供涵盖7个学习领域、14个学科范畴、超过500多门课程的系统化课程供学生选择,并在课程内容上注重交叉领域知识、前沿科技内容的渗透,充分体现了课程的现代性特征。2012年,上海中学课程图谱建设走向系统化与整体性,进行了第三版修订,改革经验被刊登在教育部的内参上。
在学校教育现代化探索中,上海中学根据国家发展的战略部署,持续走在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创建与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前列。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评估验收1000所左右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通知》,推进普通高级中学建设。为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级中学建设,上海市开始实施初高中脱钩政策,上海中学在1998年也实行了初高中脱钩,并从1999年开始在上海市率先推进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2003年底率先通过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的验收。
为推进我国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原国家教委于1997年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程,当时上海中学的有线网、无线网建设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就已经领先。1997年,“全国中小学实践教学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现场会”在上海中学召开。2002年开始,上海中学在全国率先建构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的现代创新实验室,至2019年已构建科技、工程、技能与艺术类创新实验室超过35个,这一做法在全国得到推广、效仿。上海中学也成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2. 面向世界—在国际教育实践中提升我国教育影响力
乘我国改革开放与浦东开发之东风,上海中学在国际教育上率先实践,进一步推动了上海教育的国际影响力。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上海中学抓住机遇,于1993年6月创办了国内第一所公办学校国际部—上海中学国际部,成为公办学校抢滩海外人员子女教育的第一个“吃螃蟹者”。1993~2019年,上海中学国际部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创办时的18人发展至今,目前在校学生数维持在2900人左右,实现了1~12年级的完整建制;不仅成为服务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窗口,而且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推进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标杆,在国际教育领域也发出了中国人自主管理国际学校的声音。
在办学过程中,上海中学国际部强调“尊重国际标准、坚守中国特色、把握教育主权”的原则,同时注重推进国际教育实践经验迁移与本土化改造,成为一块本土孕育教育国际化改革智慧的成功试验田,其办学质量长期保持国际一流水准。在1995年成为上海市最早的国际文凭组织学校之一后,上海中学国际部被授权开设托福、GRE、AP、SAT、PSAT、A-LEVEL、ACT等考点。2014~2019年,学校IB全科平均分超过41分(满分45分,全球平均分在30分左右),AP成绩平均分超过4.5分(满分5分),连续多年名列全球前茅,国际声誉越来越高,曾在国际文凭组织校长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等占有席位,毕业生超过90%进入国际名校。更为重要的是,从上海中学国际部毕业的上万名学生都具有浓厚的中国情结,他们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成为亲华、友华、爱华的文化使者。
与此同时,作为上海基础教育国际化的交流窗口,上海中学国际部不仅吸引了80多个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高层访问团来访,30多个高层次艺术团队来校演出,而且为我国教育改革带来了许多经国际教育实践验证的先进元素。例如:课程的选择性、走班学习(国际部现有115个行政班,而教学班达2120个,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课程选择)、探究学习、学分制评价等,通过改造、迁移、升华,融入我们的教育之中,促进了我国学生国际视野下的核心素养培育,推进了上海基础教育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3. 面向未来—构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创新型学校
2019年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的发展追求;上海市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也出台了《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加快建设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学校教育是为培养面向未来国家发展与社会需要的人才奠基的,面向未来的高中教育需要具有前瞻视野与国际眼光,并以此理念对学校发展作战略规划。上海中学借助本部(高一至高三建制,保持在校生1200人以内的规模,每年招收上海市资质相对优异的约400名初中毕业生)与国际部在同一校园的优势,互通有无,相互交流(如本部与国际部学生在一起举行中英文辩论赛、开展两部教师参与的比较教学研究等),并推进国际部经实践验证的经验“反哺”我国学生教育,提升学校改革的前瞻性。
早在进入21世纪时,上海中学就提出了构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学校发展追求,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在2009年7月7日《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中国也要建设世界一流中学”的主要观点与实践要点。在分析国际教育“未来学校”走向与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智慧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上海中学在2013年提出了构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创新型学校”的发展追求,并于2016年承担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项目“构建研究型、创新型普通高中的实践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中美贸易战的背后就是呼唤制约科技发展的关键领域的突破。上海中学从学生资质相对优异的生源特点出发,坚持“乐育菁英”的办学理念,努力探索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新路,尤其是在数学、科技等关键领域进行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实验,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基地”与“高中多样化改革”首批试点学校之一。
1. 率先开展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
上海市教委从上海中学已有改革基础出发,谋划在上海开展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力求为优秀创新人才的培育夯实早期基础。2007年,时任上海市教委主任沈晓明与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考察了韩国釜山科技高中后,开始思考在全国率先推进高中阶段科技领域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实验。2008年4月,上海中学率先开展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在延续已有数学班的同时,全国首创科技班进行探索,之后又设置了节能汽车、人体医学、金融、法学等多个实验组开展研究;2012年增設工程班,此后又增设软件工程(2013年)、飞机发动机(2015年)、无人机(2017年)、脑科学与人工智能(2018年)、地理信息系统(2018年)等多个实验组进行不同领域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探索。学校注重点面结合推进多个领域的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实验,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优势潜能、发展志趣与个性得到良好发展。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上海中学形成了以“聚焦志趣、激发潜能”为导向的国际视野下优秀创新人才培育新路。即关注学生责任与思想境界提升的资优生德育,以促进学生“志、趣、能合一”为导向,以促进学生个性化知识构成为载体,以基于一定领域的探究性学习作为培育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的主要途径,以数字技术与专门领域的整合为当代学生创新的重要激活方式,以与高校、科研院所等进行实质性合作作为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资源助推力。2010年,上海市教委充分肯定了上海中学的创新素养培育实践成果,专门发文开展“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沪教委基〔2010〕31号),在上海市20多所高中和徐汇区等四个区域进行推广性实验。2014年,这一实验成果获得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 有效推进学生数学素养与数学强潜能开发
加强数学教育与研究,一直是国家基础研究取得突破的一个关键环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中学的数学教育探索就注重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自己的轨道,促进国家、地方数学教学目标在基层学校的精准化达成。在学生数学素养培育上,学校注重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试错的过程中提升数学意识、内化、应用、交流与创造的水平,建构与目标达成匹配的数学教学校本课程教材系统,已形成了65门数学发展课程,编写了35本数学读本;建立注重诊断、反馈、提升的数学教学实施系统,强调集体教研与数学精讲精练,已形成了成熟的从高一到高三的数学作业活页体系。
此外,上海中学还形成了一套数学强潜能学生培育体系。学校从1990年开始在上海市最早创设数学班,并在数学班选拔的基础上每年挑选10余名数学领悟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小班化教育,并对其中涌现的3~4名具有高数学天赋的学生进行个别化教育,形成了数学英才早期识别与培育的策略,包括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痴迷度与专注力;引导学生突破迷茫期与高原期,不断走向飞跃期;采用“1+N”的导师带教方式;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相仿的学生团队开展学习风暴式的合作交流;注重学生数学发展的可持续性。近30多年来,学校培育了1400多名数学强潜能学生,且许多在数学以及相关应用领域进行深造与发展。2019年7月20日,中国代表队在第6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中获得世界并列第一,我校有一位学生代表中国队参赛并获得金牌,这也是我校学生获得的第12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3. 深化学术志趣与素养培育的科技教育导师制计划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提出建设科技强国的任务,这就需要在科技领域的创新人才早期培育上进行实质性探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在这一背景下,上海中学借助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大力推进中学与大学进行实质性合作,形成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并于2013年、2015年、2018年召开了三次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建构研讨会,深化学术志趣与素养培育的科技教育导师制计划。从2012年增设工程班以来,每年来到上海中学进行科技班、工程班专门方向课程授课以及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等实验组授课的外聘高校和科研院所导师(合计有17所高校、科研院所)超过200名。
在2008年科技班创立时,我校主要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由上海交通大学派出知名专家、教授来校进行专门课程授课;之后陆续与多个大学、科研院所等合作,进行专门领域课程开设与创新实验室建设、学生课题研究指导方面的合作,如与华东理工大学进行环境工程方向合作、与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进行脑科学方面的合作等。2014年开始,我校与复旦大学合作推进了以学科微课程、学科讲座、“Office hour”、大学暑期课程等为载体的导师制计划(从2014年到2018年已经有426名学生通过选拔参加了“导师制计划”),从而完善了以学生学术志趣与素养培育为导向的科技教育多样导师制模式。
从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中学“储人才,备国家之用”主要显现在三个方面。第一,1978年至20世纪末这一时期的毕业生,已经有一批在科技、人文、管理等领域显现出杰出才干,如1981届校友俞建勇已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21世纪初至今的本部毕业生,正在数学、科技等领域不断凸显发展后劲,如有的学子已经成为大学数学系的教授,有两颗小行星以上海中学的毕业生名字命名等。第三,学校国际部培育的具有中国情结的上万名国际友人,将为我国今后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支持力量。
综上所述,在新中国成立的70年里,上海中学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之路,着力推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为构建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乐育英才,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夯实高中阶段创新人才早期发展的根基。“储人才,备国家之用”,这是上海中学一以贯之的办学宗旨,也是上海中学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
注释:
① 本文系2016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构建研究型、创新型普通高中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A1604)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