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娟 赵翌霖 方彩霞 郭川 秦洁琼
[摘要] 目的 探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痰瘀证发病的关系。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脑梗死患者90例,以GE 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测患者颈动脉血管信号为依据,分析痰淤证脑梗死的发病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并回顾性分析1年前不同超声诊断指标对痰淤证脑梗死发病率影响,以指导痰淤证脑梗死的预防。结果 颈动脉斑形成与痰淤证脑梗死密切相关,有颈动脉斑块痰瘀证脑梗死发病率(85.3%)高于无颈动脉斑块患者(46.7%)(χ2=11.22,P=0.01)。回顾性分析颈动脉血管病变与痰淤证脑梗死发病的关系结果显示,患者1年前超声检测提示内膜增厚、软斑块、混合斑块形成患者痰淤证脑梗死的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3, P=0.000;χ2=4.155, P=0.042;χ2=6.087, P=0.014),硬斑块、狭窄>50%未显示关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8, P=0.152;χ2=0.000,P=1.000)。 结论 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痰淤证脑梗死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非斑块形成患者,这种发病率可以被超声诊断提前预测。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脑梗死痰瘀证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8(a)-001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and the onse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from March 2017 to March 2018 in our hospital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The GE ViVid7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diagnostic apparatus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arotid vascular signal. The pathogenesis and neck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analyzed. relationship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formation, an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ultrasound diagnostic indicators on the incid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caused by phlegm and stasis syndrome 1 year ago, to guide the prevention of cerebral infarction. Results Carotid plaque forma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cerebral infarction. The incid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as higher in carotid plaque syndrome (85.3%) than in patients without carotid plaque (46.7%).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χ2=11.22, P=0.01).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arotid vascular disease and stagnation syndrome cerebral infarction showed that the patient's ultrasound examination 1 year ago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intimal thickening, soft plaque, mixed plaque form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agnation syndrome cerebral infarction is high,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 14.33, P=0.000; χ2=4.155, P=0.042; χ2 = 6.087, P=0.014), hard plaque, stenosis > 50% did not show relationship, no statistics difference (χ2=2.048, P=0.152; χ2=0.000, P=1.000).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carotid plaque format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non-plaque formation. This incidence can be predicted in advance by ultrasound diagnosis.
[Key words]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Carotid artery; Cerebral infarction
流行病调查显示:我国脑血管病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4~5倍,并且梗塞再发率高达40%[1]。脑梗死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导致大部分患者发生肢体运动、语言、感觉、吞咽功能障碍[2],影响全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不单影响患者本身生命质量,更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对脑梗死的预防至关重要[3-4]。通过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一方面观察颈动脉血管内中膜改变、斑块形态、血管钙化改变,可以评估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评估远期预后的风险,必要时采取预防性治疗,从而延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了解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血流及血管狭窄、闭塞情况评价脑部供血情况,对有效防治脑梗死痰瘀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以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该院的90例脑梗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一年前颈动脉血管超声资料,以评价超声检测在痰淤证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住院患者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且诊断为急性脑梗,急性脑梗死诊断以1995年我国第4次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5]为依据,经颅脑CT或MRI检查证实。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医诊断学教材。该课题将脑梗死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痰瘀证和非痰瘀证。脑梗死痰瘀证诊断标准:肢体偏瘫、语言蹇涩或失语、形体肥胖、眩晕、头重如裹、肢麻沉重或者肢体困倦、胸闷、心悸、心前区刺痛、呕吐痰涎、气憋、舌体歪斜、舌有瘀斑点、舌质紫黯、舌苔黄厚腻或白厚腻,脉弦滑、沉涩[6]。脑梗死非痰瘀证诊断标准:凡不符合痰瘀证者皆归为脑梗死非痰瘀证[7]。纳入患者需提供截止该次入院1年前该院颈动脉彩超检测报告或者检查的病例号,均得到家属知情同意,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排除标准
①排除有消化道惡性肿瘤、房颤、凝血功能障碍(凝血酶原活动度<40%或血小板计数<95×109/L)患者;②有严重肺脏、肝脏、肾脏疾病或严重心功能衰竭的患者;③排除无12个月前颈部彩超影像资料的患者。
1.3 方法
1.3.1 病例筛选方法 根据病例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共计筛选出90例患者。
1.3.2 检测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分别筛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观察管腔内斑块、管腔狭窄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CDFI)和脉冲多普勒(PW)探测血流参数[8]。二维超声图中血管横断面狭窄程度分为4级,其判定标准见表1[9]。
根据颈动脉斑块信号增强程度分为0~4级。0级:不增强;1级:斑块外膜信号增强,内部信号不增强;2级:斑块内部存在散在点样增强;3级:斑块内部呈现线样增强;4级:斑块内部呈现弥漫性增强。
1.3.3 分组方法 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探测结果,以有无斑块形成为依据,分为颈动脉斑块组和非颈动脉斑块组,颈动脉斑块组75例(观察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50~75岁;非颈动脉斑块组15例(对照组),男10例,女5例,年龄50~7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C-反应蛋白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家属同意。
1.4 仪器
使用GE 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7~12 MHz。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根据彩色多普勒探测结果分组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75例,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方面的比较分析显示,年龄、SBP、TC、TG、CRP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脑梗死痰瘀证的发生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研究
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形成与痰淤证脑梗死密切相关,有颈动脉斑块痰瘀证脑梗死发病率(85.3%)高于无颈动脉斑块患者(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回顾性分析颈动脉血管病变与痰淤证脑梗死发病相关性
结果显示,患者1年前超声检测提示内膜增厚、软斑块、混合斑块形成患者痰淤证脑梗死的发病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斑块、狭窄>50%(人)未显示相关性,其统计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病例基础是血管内膜受损,“血症紊乱”及“炎症损伤”学说是目前解释动脉粥样硬化的两大学说,而有学者认为血症代谢紊乱和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共同促进,互相影响导致了最终的结局-动脉粥样硬化。在影像上的表现即为血管内膜增厚,向中膜迁延或不迁延,局部过氧化脂质沉积形成的粥样斑块,或内膜逐渐钙化,形成纤维帽,演变成稳定斑块,导致官腔狭窄或者堵塞;或粥样斑块在炎症、外界刺激、血管张力等作用下发生破裂,随着血流堵塞脑血管,发生脑梗死[10]。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很多,如吸烟、酗酒、重口味、肥胖、糖尿病等,其中年龄是一个不可控制的因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老龄化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内膜老化,脆性增加,而弹性降低,且内皮容易受其他危险因素影响,所以斑块形成率明显增高。脑梗死中医属于中风病的范畴,中风在中医的定义多因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等导致阴阳失调、脏腑失和所致,因为起病急、变化迅速与“风”的特性相似,故称为“中风”。而对于老年患者,其肝肾渐衰、阳亢化风,或外感内伤致气血亏虚,血脉失养,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或内生痰湿,或水饮内停,阻滞经脉,复加情志不调、气候聚变等诱因,以致脏腑功能失调,气逆血乱,风夹痰瘀,侵犯于脑。因此,痰瘀贯穿于中风病发病的全过程。
文献[11]报道153例脑梗死患者中,稳定斑块患者痰淤证确诊率54.4%,不稳定斑块痰淤证确诊率34.8%,提示有颈动脉斑块患者脑梗死发病率89.2%;该研究结果提示有颈动脉斑块痰瘀证脑梗死发病率(85.3%),与文献报道接近。提示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痰淤证脑梗死也密切相关,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内膜增厚的检出率与中医痰证、瘀证相关的证型中较高[12]。但是研究结果颈动脉斑块检出时间不同,前者以发生脑梗死后颈动脉彩超为准,该研究回顾一年前颈动脉彩超结果;回顾性分析脑梗死患者1年前超声检测指标,结果提示内膜增厚、软斑块、混合斑块形成患者痰淤证脑梗死的发病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文献报道一致;而与硬斑块、狭窄>50%(人)未显示相关性,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文献报道[12]存在差异,还须进一步研究。然而无论该研究还是既往研究都肯定了超声诊断在痰淤证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斑块检出率高的痰淤证脑梗死发生率高。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测在脑梗死的筛查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和随访对预防卒中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颈动脉是否有斑块的形成以及斑块的性质,对脑梗死痰瘀證的发生以及预测其复发有重要价值,并能为患者早期防治提供依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的检查有很多优点,检测方便、快捷、无创伤,价格低等,且可以实现对血管、斑块的动态随访观察。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技术的不断突破,对医疗卫生领域对超声影像的要求越来越高,患者依赖愈来愈强烈,目前颈动脉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技术在确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血管狭窄方面是其它影像技术无法替代的,对帮助临床诊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新燕,温昌明,朱相宙.颈动脉超声筛查在颈动脉狭窄与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重庆医学,2015,44(24):3426-3428.
[2] 丁毅,杨欣.青年糖尿病内皮祖细胞数量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华夏医学,2018,31(4)24-26.
[3] 张冬月,韩薇.我国脑卒中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0):122-123.
[4] 甘勇,杨婷婷,刘建新,等.国内外脑卒中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9(2):139-144.
[5]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3-264.
[6] 黄赛忠,严立平,孙杰,等.53例进展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与颈动脉斑块、血脂及凝血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11):2120-2122.
[7] 陈志强,蔡光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279-280
[8] 薛乃芳,王绍文,王英.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对临床治疗方式的指导意义[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3):138-139.
[9]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
[10] 黄程珍.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与中医痰证、血瘀证的相关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4):118-119.
[11] 黄赛忠,严立平,孙杰,等.进展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与颈动脉斑块、血脂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1):181-182.
[12] 赵崇霞. 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血脂、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的关系探讨[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6.
(收稿日期:201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