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莉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教学中,教师要构筑“理解场”、搭建“脚手架”、激发“活思维”。只有基于“理解”的数学教学, 才能真正触发学生的“真学习”。“理解”是小学数学教学的至真追求。
【关键词】数学理解 数学教学 至真追求
理解不仅是数学教学的前提、基础,也是数学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还是数学教学的至真追求。小学数学教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理解有助于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理解有助于学生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理解有助于学生的问题解决。可以这么说,没有理解,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为了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而展开。只有基于“理解”的数学教学,才能真正触发学生的“真学习”。
一、构筑“理解场”,为学生的数学理解奠基
“理解”之“理”,《现代汉语词典》将其释义为“物质组织的条纹、肌理”。作为名词,“理”引申为一种“道理、规律”;作为动词,“理”引申为“操办、治理、温习、表态”等;“理解”之“解”,《现代汉语词典》将其释义为“对事物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持之以恒的心志,进而达到熟悉事物脉络、掌握规律、明白道理等”。作为动词,“理”就是一种呈现、一种发现。“理”与“解”相依相生、相互作用。“理”与“解”合,即是“按事物发展规律要求,尊重事物原有状态,力求认识或接近其本来面目”。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理解,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调整学习心态,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态来展开学习。作为教师,不仅要打造“理解”的外部情境,而且要优化学生“理解”的内在心理。要构筑“理解场”,为学生的数学理解奠基。显然,“理解场”不仅是指“物理场域”,更是指“心理场域”;不仅要关注显性“在场”,而且要关注隐性“不在场”。因为,许多“在场”其实是更多“不在场”的集结。如《乘法分配律》(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这一内容,在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中算得上是一个难点。同时,“乘法分配律”在数学中有着广泛应用。甚至,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学习“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等内容,都有“乘法分配律”的影子。对于学生来说,“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认知,以及“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等相关内容为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提供了知识基础。为了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笔者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比如男女生排队,男生每排6人、共5排,女生每排4人、共5排,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比如到商店购物,跳绳每根2元,毽子每个3元,批发14根跳绳、14个毽子一共多少元?由于有了生活经验的支撑,有了生活情境的支持,学生就能从情境的生活意义抽象、过渡到数学意义,从而便于学生建构乘法分配律。
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停留在形式化的定义之上,而要促进学生的真正理解。构筑理解场,能为学生的数学理解奠基。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方法、方式,去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感性的、形象的素材之中,从而让学生能理解抽象化、形式化数学符号背后的意义。因为,真正的数学理解,一定是融入学生生命的理解。
二、搭建“脚手架”,为学生的数学理解助力
所谓“脚手架”,就是为学生建构的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框架,用于进一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往往只关注教材内容。其实,教师完全应该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等来组织活动。这样的一种组织,20世纪著名课程论专家拉尔夫·泰勒称之为“逆向设计”。换言之,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学习目标等来展开设计。只有这样搭建“脚手架”,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脚手架”只是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是结构性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弹性。这种框架,不重在“教”,而重在“学”;不重在“灌输”,而重在“探究”;不重在“记忆”,而重在“理解”。比如苏教版数学六年级《假设与调整》一课,为了助推学生的数学理解,我们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尝试”“列举”出發,用问题设置任务,用任务驱动学生进行深度探究。有序的问题,在这里就成为催动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脚手架。教材例题是: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的大船、小船各有多少只?为此,我们设计出如下脚手架,分三个层次助推学生展开层层递进的建构活动:①要同时满足几个条件?(两个条件)同时满足几个条件应该怎么办?(形成逐步建构假设的解题方向)②每只大船坐5人,太多怎么办?每只小船坐3人,太少怎么办?(引导学生逐步建构调整的策略)③如果太多了,说明什么问题?如果太少了,说明什么问题?借助脚手架,引导学生逐步探索假设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对问题结构及解题思路进行类化,从而深刻感受、体验假设策略的作用、意义与价值。脚手架中的三个重要环节内容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序展开,解决问题的策略自然生成。
搭建“脚手架”,学生循序渐进地展开探究,同时由于脚手架的弹性,自然能生成一些超越预设的精彩。比如:有学生通过一一列举,开始认为要既不遗漏也不重复,后来认为可以从中间入手,然后进行适度调整;比如:有学生通过列举认为,要先列举大数据,再筛选小数据,这样比先列举小数据再列举大数据方便;比如有学生通过画图,认为画图虽然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解,但却比较麻烦。正是通过“脚手架”,让学生生成了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并在各种方法之间进行比较,形成了对假设策略的深刻感受与体验。
三、激发“活思维”,为学生的数学理解蓄能
为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教师要开掘学生的数学思维潜质。盘活学生的思维,能为学生的数学理解蓄能。对学生来说,激发“活思维”,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推理、建模。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架构思考的时空,赋予学生数学思考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批判精神。通常情况下,数学思维往往是聚焦于数学知识的本质的。聚焦核心知识和关键环节,教师可以设计大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引领、点拨,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探究。
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师通常是先帮助学生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然后引导学生将多边形借助画对角线的方法分成若干个三角形。这样教学,学生也能获得知识、掌握方法,但却不能发展思维,因而也就没有促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基于学生数学理解、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学习流程。首先是“引问—定向”,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运用了什么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其次是“探问—选择”,你准备运用怎样的方法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你准备从几边形开始探究?这样的链接性提问,盘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纷纷按照各自的方法探究四边形的内角和,如测量法、撕角法、转化法等。最后是“理问—交流”,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交流探究心得。学生发现,撕角法可以探究四边形的内角和,但对于五边形、六边形来说,由于有了重叠,因而就不再适用了;随着边数的增加,量角法的误差越来越大;而在四边形、五边形的内部画上对角线,则能有效地计算多边形的内角和。由于经历了完整的探究过程,因而学生有了比较,有了深度的思考,从而也就活化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深刻认识到其他方法的局限,感受、体验到作对角线方法的优越性。
同样运用作对角线法进行探究,有学生从一个点作,有学生从多个点作。在多次尝试体验中,学生逐渐产生了“从一个点作对角线不会产生多余的角,因而是最便捷的方法”的认识。这种认识不是教师的“告诉”,而是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的结果,因而是有生命力的。通过学生活化思维、深度探究获得的数学知识才是有生命力的知识。
“理解”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是学生建构、运用数学知识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如何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不仅是一个实践话题,同时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理论课题。在推进学生理解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晰学生的心理特点,构筑“心理场”;要赋予学生数学深度探究的时空,搭建“脚手架”;要把握学生的数学认知方式,激发“活思维”。“为理解而教”,让我们在理解教学之路上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马生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7).
[2]李莉,陈婷.浅谈数学文化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小学教学参考,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