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革新,石 晶,关静岩,郭 旺,曹德明,赵 霞,高春波,杨 光
(1.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哈尔滨 150086;2.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检验科,哈尔滨 150010;3.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哈尔滨 150040)
实践教学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1]目前全国医学高等职业专科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标准基本为表1,在第三、四学期开设。
表1 专业课程设置标准
从各专业课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实践教学所占比例基本接近50%。因此,期末考核总成绩的设置按照笔试成绩占50%,综合技能考核占50%(基础实验考核占60%,模拟检验中心平台考核占40%)。
我校检验专业具有七十年的办学历史,运用传统的实践教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检验人才,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检验已由传统的手工操作向仪器化、自动化发展。传统的实践教学,不能人人动手学习仪器的操作,以至于在临床检验实际工作中操作的仪器设备与学校教学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差别极大,从而使实践教学脱离了临床应用,这一难题成为培养高技能实用技能型人才的瓶颈。[2]行业技术手段的转型给传统检验教学带来了冲击,如何缩小这个差距呢?带着这个问题,我系广大教师积极走访我省三级医院8所、二级医院5所,通过广泛调研,最终向学校申请购买临床相关教学仪器设备,建立模拟检验中心。目前学校已具备完善的检验实训基地,建立模拟实训室4间,普通实验室6间,消毒室1间,建筑面积2000多平米;购置各种教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900余万元,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拥有高速冷冻离心机2台,贝克曼AU4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一台,全血流变分析仪一台,雅培化学发光分析仪一台,BD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检测系统及血培养系统各一台,欧蒙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及荧光显微镜各一台,罗氏实时荧光PCR仪一台,希森美康的全自动凝血分析系统,迈瑞-6900血液分析系统及酶免工作站两套,糖化血红蛋白仪一台,全自动尿液分析流水线等一线临床医院检验设备。高端的检验仪器设备可以与临床医院并驾齐驱,基本等同于二级以上医院水平的装置配备。
高端检验设备的购进,促使我们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3]为培养新教师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他们从学校到临床的衔接能力,做好教师教学和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我们采用“实验课教学+模拟检验中心实训+医院检验临床教学”的三段式实验教学,即基本检验技能+模拟检验中心实训专项操作技能+医院检验中心综合分析能力。本次课改既未脱离传统实验教学,又可以解决新教师临床实践培训环节,并为学校广大师生提供体检化验。
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医学检验岗位高素质高技能型实用型人才。[4]因此,医学检验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具备标本采集处理能力、仪器操作能力、标本检测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实验室管理等能力的人才。根据学习的认知规律,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确立基础技能(传统实践教学)专项技能(模拟检验实训)-综合技能(临床实习)的递进式的训练思路。
第一阶段: 传统实践教学。本阶段教学目的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医学检验的基本技能。[5]实验项目具有专业通用性和操作的单一性,是为后期模拟检验平台专项技能奠定技术基础。如标本采集处理技术、生物安全技术、临床常规检测项目和方法,质量意识等方面的训练。
第二阶段: 模拟检验中心平台专项技能训练。本阶段教学目的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6]训练的项目是基于临床检测项目设计,基础技能的综合应用。进入模拟检验中心的学生按照检验项目分组,先到标本接收室取“化验申请单”和“患者标本”,然后分配到各个项目所在的化验室。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该项目的标准操作程序文件,在教师的监督下独立完成操作,并填好结果报告单。通过模拟检验中心的实训,增强学生对检验专业的整体认识,每名学生在实验前目的明确,且都有机会操作检验科常用仪器,独立完成实验。学生通过模拟检验中心实训,基本掌握临床检验科工作的流程及结果报告。实现全自动生化及血、尿常规测定,凝血四项、血液流变学检测,利用化学发光仪完成甲功三项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和荧光显微镜完成了乙肝五项及抗核抗体谱的检测,“细菌形态学鉴定”及“细菌培养”等所有操作完全模仿临床医院,绝对是虚拟软件平台所不能比拟的教学环境,对于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模拟平台实训中都可以遇到,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及时解决处理。
第三阶段:临床医院检验中心综合技能训练。本阶段学生完成在校学习,进入临床医院及第三方检验机构顶岗实习。[7]目的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医学检验岗位职业能力。真理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前两个阶段的教学实践,尤其是模拟检验中心平台的教学成为突破教学瓶颈的有效手段,而且节省了年轻教师临床岗位实践的时间,直接利用模拟检验中心进行临床实践,为学校广大师生提供服务,成为培养师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良好教学平台。
从2017年年底,开始准备课题项目时,便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课题内容,明确了本课程的实验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熟悉实验所涉及的相关仪器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统一教学思想,树立学生信心,使全系教师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
2018年2月,血检、生检、微检等专业课教师,在制定16级检验专业教学计划时,增加了两次模拟检验教学,平时血检、生检、微检的实验课都和以往教学一样,采用普通授课,单独进行每一次实验课教学,与以前不同的是,除完成传统教学操作外,各教研室都将自己的实验课,加入了模拟检验科实训设备使用的实践教学。在传统教学结束后,开展为期一周的模拟临床检验中心实训阶段。16级三个班级,每班负责一个模拟检验科的分组,专门开展本组内检验项目的操作,每个班级再按照检验项目分成若干个小组,完成不同的检验项目。三个班级,进行三次项目轮换,达到本学期所有专业课全部加入模拟检验科的临床操作,因此完善了实验实训项目,很多项目由原来单纯理论讲授变为理实一体。学生通过模拟检验科的学习实训,在经历12周专业课学习后,能够实现顶岗实习与实习基地无缝对接,做到了在校学习与岗位任务的贯通。
2018年8月,通过学习通软件,制作调查问卷,向学生实习单位的带教老师,发放问卷,及时收取整理反馈资料。对比经过模拟检验科授课模式,和传统教学授课模式进行比较。
从2018年9月开始,进行17级检验专业课的授课,年轻教师带领同学研究分配、轮转方案,设计临床病例检查情境。从免检、寄检、临检三门专业课进行实训。2019年3月,17级检验班开始第二学期授课,进入生检、微检、血检三门专业课进行实训。目前已学习完全部专业课程,进入临床实践。
自模拟检验中心创建以来,已经培养出一批学生走向临床实习岗位,学生通过模拟检验中心平台的教学,学会检验各岗位的工作流程,熟练各种仪器的使用。模拟平台实训,缩短校企的距离、学生实习的适应期,学生能很快进入准员工角色,顶岗就职,深受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有利于使学生获得工作经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等个人综合素质,提高职业技能。近两年来我系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也逐渐增多,双证获得率达70%。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加,学习成绩显著提高。临床实习医院给我们的评价是:学生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好学,实践操作能力强,短时间内可以动手操作,综合素质高。综上所述,将以往传统实践教学和模拟检验中心平台教学加以比较,见下表2:
表2 模拟检验中心与传统实践教学比较
使用模拟平台授课,无论新教师还是学生,每个人都感到受益匪浅,不断取得各项成绩。
2018年我系16级学生参加第五届全国卫生职业院校“人卫杯”检验技能竞赛,参赛学生范炳芳、李娜、麻瑞雪分获个人综合二等奖。我校获团体二等奖。
2018年我系17级学生:参加黑龙江省首届行业-专业-就业分析大赛,参赛学生刘焜,赵志颖,张楠三名学生所代表的“医检追梦团队”获得团体特等奖。
教师:我系教师参加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检验微课竞赛,孙革新、谢东雪获得一等奖;徐丽丹、关静岩、于慧颖获得二等奖。
教师:我系青年教师参加第三届全国卫生职业院校“华教杯”教师检验技能竞赛,徐丽丹和于慧颖两位老师分别参加微生物组和免疫学检验组竞赛,均获得二等奖。
通过模拟检验中心平台教学,我们的毕业生能够在各级医院、中心血站、疾病控制中心、医学独立实验室等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检验技术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健康的身心素质,具备从事医学检验技术工作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型实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