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国华,廖明君
“在科学计量学中,利用共词分析、引文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科学知识和方法,通过信息技术的处理,利用图谱等方式展示学科发展历程、发展规律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的方法就是可视化分析法”①赖茂生、王琳、李宇宁:《情报学前沿领域的调查与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08年第3期,第6—10页。。运用可视化分析法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既是信息化技术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的需要,也顺应了 “读图”时代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接受心理。目前,该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文庭孝、刘晓英以CNKI数据库为基础,借助 SATI、Citespace、Ucinet和 VOSviewer软件,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热点、前沿与趋势进行了总体分析②文庭孝、刘晓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基于三种可视化工具的比较分析》,《图书馆》2016年第2期,第21—27页。。郭翠潇采用量化和数据可视化方法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进行了系统梳理③郭翠潇:《“一带一路”国家非遗公约名录项目数据统计与可视化分析》,《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第5期,第161—173页。。贺小荣等运用Arc GIS10.0软件,采用空间分析法对湖南省、市域不同类型、级别、批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格局进行了空间可视化分析④贺小荣、易佳:《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第69—74页。。无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方面的分析与实践探索开拓了该领域研究的新视角,推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研究朝纵深发展。但这些研究较少关注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热点变化趋势,缺乏该方面文献的梳理与量化分析。本文运用Citispace4.0软件,对近10年中国知网收录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CSSCI期刊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对人们把握该领域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具有很好的参阅价值。
(一)数据来源与方法选择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为检索内容,首先选择高级搜索页面的期刊栏目,输入 “少数民族”并含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词,时间段选定2009—2018,检索出近10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理论研究文献。其次,将获得的434篇有效文献作为数据样本导入Citispace4.0软件,通过数据采集及数据清洗手段对样本进行处理。最后对研究样本进行了量化与质化分析,以共现分析作为理论研究基础,透视近10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CSSCI来源期刊的载文情况及热点关键词变化趋势。
(二)文献年度分布情况
文献的年度变化趋势和知识持续增长量呈正相关关系,往往揭示该领域研究的变化趋势,因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年度分布情况可以作为衡量该学科研究热点的重要指标。通过考察近10年该领域年度发文量变化情况,分析学科热点变化趋势及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程度,进而把握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理论不断发展,该领域研究的作者群体也日益庞大,发文率呈波浪状推进趋势。图1中折线明显体现了前5年与后5年的载文变化情况,2009—2013年载文量从44篇上升至54篇,整体变化趋势呈 “N”状推进,前5年文献总量达259篇,年均发文52篇,表明前5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度达到了一定高度。而从2014—2018年,载文量从31篇上升至35篇,增量微小,后5年总计发文185篇,年均发文约37篇,年均发文量较前5年大幅下滑,表明该领域研究热点下降。从近10年该领域总体发文情况来看,前5年和后5年的发文趋势变化较为明显,但后5年明显较前5年大幅滑坡,近10年整体载文情况呈波浪状递减趋势。以上分析表明近10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是民族学科广为关注的重点,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新一个时期里遭遇了一些瓶颈问题,因而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期待有新的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总之,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关学者群体还需在该方面凝聚力量,加快探索步伐。
图1 文献年度分布图
(三)文献作者分布情况
以文献计量学的观点来看,统计文献发文量来考察核心作者是比较有效的测评方法。将下载的论文数据样本导入Citispace4.0软件,通过调整相应参数,设置好数据和聚类结果,控制文献共现图谱的节点和连线,再运行软件得到文献作者共现图谱 (如图2所示)。
从作者整体发文情况来看,图2中大多数作者的位置分布不太集中,仅有普丽春、朱祥贵、白晋湘、胡艳丽等少数几位核心作者与他人存在聚合关系,说明近10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文献作者整体分布较为分散,缺乏有效的联动与合作。从作者个体发文量来看,发文频次较高的几位作者是普丽春、陈炜、阿土、朱祥贵,他们的位置分布也比较孤立,其中普丽春发表的9篇论文中仅3篇是与他人合作,阿土发表的6篇论文均以独立作者出现,说明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点聚焦不够,合作意识有待加强。从作者发文频次来看,表1列出的发文频次等于3的作者居多,发文频次大于3的仅5位,且核心作者最高发文频次仅9次,总数量仍然偏低,说明文献作者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持续关注度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凝聚力量,以催生更多 “高精尖”的学术论文。
图2 文献作者分布图
表1 作者发文频次分布表
总之,近10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高频次发文作者较少,学科分布较为分散,缺乏稳定的研究团队,这与相关学者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不够、投入的精力不多有关。因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的作者还需提高凝聚力,在前沿理论与学术观点上要达成 “多方共识”,以增强研究队伍的整体科研实力。
(四)期刊分布情况
根据Citispace4.0软件的数据统计,近10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共涉及106种CSSCI来源期刊。由于不同学术期刊对所载论文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有所区别,即不同的学术期刊刊载论文会有不同的学科方向,因而可以调整软件参数和类聚结果,来控制共现图谱各节点之间的关系,得到该领域的期刊分布共现图谱 (如图3所示)。
为进一步了解该领域期刊分布情况,我们遴选了近10年20种CSSCI期刊进行排名(如表2所示)。从整体载文情况来看,《贵州民族研究》位居首位,载文高达72篇;《黑龙江民族丛刊》居第二位,载文36篇;《文化遗产》居第三位,载文20篇;其余的期刊载文量均小于20篇。20家期刊10年间总计载文271篇,年均载文约27篇,说明期刊关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载文量很低。从期刊类型来看,20种期刊中有民族二字的期刊多达14种,《贵州民族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 《民族教育研究》这几种期刊的载文量和中心度都比较高,说明民族类期刊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最高,这些期刊的学术聚焦及关键词之间的契合度较好,这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点的形成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从期刊所处地理位置来看,除 《黑龙江民族丛刊》以外,13种期刊均处于西部地区,且这些期刊的中心度整体较高,表明西部地区期刊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比其他地区高。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近10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术期刊的整体载文量很低,但民族类期刊及西部地区期刊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点为纽带,不断聚合与碰撞,逐步形成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点 “期刊群”。
图3 期刊分布共现图谱
表2 期刊载文分布表
(五)研究机构分布情况
研究机构及发文量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力量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表明该领域重点研究群体的分布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究机构的整体实力,为学界探明该领域需进一步研究的热点以及未知的盲点提供参照。
通过Citispace4.0软件对近10年研究机构进行统计,发现434篇论文中共涉及研究机构390家,从图4中各机构的分布位置来看,云南、贵州、新疆等地的研究机构整体分布较为分散,说明各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因而研究力量相对孤立,缺乏稳定的合作模式。这种局面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交流闭塞、相关机构的深度合作与交流较难展开有关,因此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还需增强,在学科方向与学术热点方面还需要不断聚焦,以便逐渐形成交叠研究、犬牙交错的态势。
为进一步了解各研究机构的研究实力与分布层次,我们择取了不同层次的20个机构进行比较 (如表3所示)。从机构整体发文量来看,表中显示各机构的发文总量均较低,发文总量仅3—4篇的机构达到17家,占总量的85%,可见各机构对该领域的整体研究实力薄弱,研究力量仍需增强;但有两个研究所发文量达到4篇以上,研究实力略高于其他机构,研究所有望成为该领域的领军机构。从机构个体发文情况来看,佳木斯大学赫哲族历史文化研究所的发文量最高,总计发文6篇;其次云南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发文量均为5篇;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三峡大学政法学院等机构发文量均为4篇,整体研究力量明显偏低,但这些研究机构中具有 “民族”二字的机构共9所,且大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说明近10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主要力量来自民族地区的研究机构。
图4 研究机构分布图
表3 研究机构分布表
序号 研究机构 发文量(篇) 序号 研究机构 发文量(篇)4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4 14 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3 5三峡大学政法学院 4 15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3 6长白山大学图书馆 4 16 中国音乐学院3 7三峡大学法学院 4 17 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3 8中央民族大学 4 18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3 9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4 19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 10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产业研究中心 4 20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3
以上数据表明,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相关研究所及高校受到的关注程度最高,且这些机构多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这部分研究力量在该学科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们引领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突破现实困境向新的高地迈进。
利用Citispace4.0软件绘制近10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点共现图谱,首先在传输设置上选择关键词 (Keyword)作为节点,然后调整参数和类聚结果,以时间区域 (Timezone)方式显示,得到以下热点图谱 (如图5所示)。图中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点关键词,节点越大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多,反之越少。节点与节点之间连线的粗细表示两个关键词之间共现频次的高低,连线越粗表示关键词共现的频次越高,反之越低。每一个节点都连接着同一年限的线柱,线柱上字体的大小表示关键词在期刊中出现频次的高低,字体越大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反之越低。节点的年轮反映每一个关键词出现时间的前后,年轮越大出现的时间越靠前,反之越靠后。色调的冷暖关系则表明关键词出现时间的远近关系,冷色表明时间较远,暖色表明时间较近,色彩由冷变暖表明时间由远及近。图5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与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与 “法律保护”等关键词都紧紧簇拥在同一年限的线柱上,这些相邻关键词相互聚合,形成了该年限的研究热点。
图5 2008—2017年CSSCI期刊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点共现图谱
通过Citispace4.0软件对数据样本进行统计,发现近10年CSSCI来源期刊中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点关键词总计365个。从表4中明显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和中心度较高,其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出现的频次高达262次,“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等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均在10次以上,表明这些关键词已成为近10年学界研究的热点。此外,学界对 “土家族”“赫哲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地名关键词也有所关注,近几年还延伸至 “产业化”“权利主体”“生产性保护” “活态传承”等关键词的研究,可见近10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点不断变化、研究内容不断拓宽、研究视角也发生了根本转变。
表4 2008—2017年CSSCI期刊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点关键词
结合以上数据分析,可知近10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点关键词呈现出以下几种变化趋势:
(一)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现状向法律保护过渡,研究范式由策略思考向制度保障层面转换。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法律保护” “学校教育”等关键词是2009—2010年的研究热点。有学者分析了中国濒危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及方言保护现状,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语言保护的工作建议①孙春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语言保护:现状与对策》,《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74—81页。。非物质文化遗产语言的保护工作为研究者提供了言语沟通的条件,开发现状的保护也不容忽视。继而有学者以苗族坡会群的保护与开发现状为例,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式保护策略②陈炜、李印、杨姗姗:《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式保护研究——以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旅游开发为例》,《前沿》2009年第12期,第93—97页。;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来考察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这对政府和社会寻求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双赢之路具有深远意义③冯晓宪、晏妮等:《贵州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第6期,第139—142页。。另有学者针对景宁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的现状,探讨了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法和地方性法律条例的立法原则及保护模式④洪伟:《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研究——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为考察对象》,《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第108—113页。;提出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自治权的实现重点在于法律保护,国际立法的完善要从权利主体、国家义务、救济等方面着手①朱祥贵:《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自治权的国际法保护》,《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第30—34页。。
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深入探究了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策略。不仅开始关注少数民族语言保护问题,而且对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及教育自治权进行了融合研究,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向知识产权保护过渡,研究范畴由保护传承拓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保护。
“民族文化”“传承人”“产业化”等关键词成为2011—2012年的研究热点。有学者针对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取得的成绩与突出问题,提出了适宜于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②井方、吴瑶:《关于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研析与思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第2期,第99—109页。。少数民族文化的保存、传承和创新是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应该肩负的重任③普丽春:《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反思——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彝族烟盒舞为例》,《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第112—117页。;而文化传承中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具有渠道广、实践性强的特点,需要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口头文化传承人的保护④王宪昭:《对少数民族民间口头文化传承人的思考》,《文化遗产》2011年第3期,第13—19页。。另有学者分析了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个案,发现以发放补贴为主的传承人整体保护方案使保护效果大打折扣,强调从 “效用”角度对传承人采取市场化保护、扶持性保护和半体制化保护等策略⑤陈静梅、文永辉:《论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的分类保护——基于贵州的田野调查》,《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第193—198页。。还有学者对42名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了个案研究,认为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联系非常紧密,保护的对象也主要是基于知识产权所衍生的利益,偏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本身,因而传承人知识产权的保护可能影响市场垄断,甚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受阻⑥文永辉、卫力思:《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以贵州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12第1期,第14—20页。。
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人、产业化保护之间的有机联系,对人们把握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与发展脉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调查到权利主体保护路径的追寻,研究方式由实践行为转变为对主体模式的探讨。
“教育传承”“权利主体”等关键词成为2013—2014年的研究热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精神财富,其价值特征是在历史发展和教育传承中形成的⑦普丽春:《少数民族非遗教育传承的价值特征》,《民族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第116—122页。。学校教育要承担起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的重任⑧普丽春:《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基于对云南省的调查》,《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第35—42页。。
家庭教育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各级地方政府及社会应重视家庭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所发挥的作用⑨薛洁:《家庭教育传承对于 “非遗”保护的价值和意义——以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为例》,《民俗研究》2013第1期,第45—50页。。有学者提议将达斡尔族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中小学课堂,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以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⑩宋智梁、张良祥:《关于达斡尔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的创新思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年第6期,第133—137页。。还有学者以 “哈库麦勒”歌舞、 “乌钦”说唱培训班为例,对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进行了再思考⑪张天彤:《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保护与传承》,《中国音乐》2013年第4期,第222—227页。。更有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仅要做好民族地区培训班的田野调查,也要思索权利主体的选择模式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主体的确定适宜于选择一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体与传承人二元权利主体模式,其权利主体范围从人逐步扩大到民族地区群体之中①何秋:《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遗保护为例》,《文化遗产》2014年第1期,第41—46页。。
由上可知,这一阶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点由教育传承延伸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进而发展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主体模式建构的探讨。
(四)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向活态传承过渡,研究视角由静态保护转变为动态传承。
2015—2018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点关键词热度有所下滑,但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不断扩大、保护策略不断更新,出现了一些总结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变规律的成果。有学者提出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的原则,并讨论了知识生产与保护、知识产权归属、药物资源获取等问题②梁正海、辛丽平:《略论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的生产性保护》,《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11期,第143—148页。。另有学者认为少数民族古村镇建筑受损、古镇空心化、开发过度等问题威胁着古村镇的活态传承与发展,因此要以自然场和社会场为基点,对古村镇的文化场域进行科学性保护③段超、洪毅等:《少数民族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的文化场域建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第73—77页。。从生产性保护到文化场域的保护,可以发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在由静态向活态过渡,但我们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而应该将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基于此,有学者以羌族 “释比”传承为个案,初步探讨了宗教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 “固态传承”与“活态传承”相结合的策略思考④张泽洪、秦选涵:《试论宗教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方式——以岷江上游羌族 “释比”传承为例》,《世界宗教文化》2018年第1期,第50—57页。。此外,部分学者对侗族、彝族、赫哲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展开了个案分析,总结了这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变规律,并从传统文化、文化生态保护等方面展开了论述。
总之,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方面的文论还较为零散,导致其关键词搜索的热度不高,要保持这些关键词的鲜活性与恒久性,学界还需要进一步凝聚力量、加强作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同时要及时更新研究内容、变换研究视角,使 “热者恒热”。
通过近10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分布情况及研究热点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全面透视其热点变化趋势,得出以下结论:
(一)近10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献年度分布呈波浪状推进,整体发文趋势有所下滑。由于高频次发文的作者不多,期刊分布以西部地区为主,且研究机构的学术聚焦度不够,因而还未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从热点关键词变化趋势来看,该领域研究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向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方向发展,再拓展到知识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等权利主体及生产性保护方面的研究。虽然各热点关键词相互影响促进了这一学科研究不断更新与发展,但近几年遭遇了新的瓶颈问题,理论研究也迫切需要新的突破。
(二)近10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点既有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渗透,也有从现象到本质的直观思索。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由保护现状的阐释延伸至文化内涵的解读,既体现了民族文化保护与继承的可持续性,也体现了法律制度、教育传承与权利主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保护路径、演变规律来看,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还需聚合多方力量,加强作者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更新研究内容与研究视角。
(三)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研究热点变化趋势也较为明显,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需要重审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以盘活研究力量,拓展新的研究空间。现代科学技术与新的文化语境为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该领域文献期刊进行可视化分析,确立新的学科研究范式,不仅有利于人们清晰了解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问题,积极思忖其破解之策;还有利于人们把握该领域研究趋势,对发展前景做出科学研判,以促进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