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霞 刘宇 贾松伟
(1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基础医学部病理教研室,河南 安阳 455000;2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
子宫平滑肌瘤简称子宫肌瘤,是一种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临床调查显示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且不断升高,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2〕。子宫肌瘤常见症状主要有子宫异常出血、盆腔肿块、盆腔疼痛、盆腔受压、白带增多及不孕不育等〔3〕。目前,子宫肌瘤具体发病尚未完全阐明,认为可能与饮食、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性激素、家族遗传等相关〔4〕。手术是子宫肌瘤主要手段,但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效果不同,且预后亦不同〔5~7〕。本文旨在探讨老年子宫肌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1.1研究对象 选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子宫肌瘤患者283例,年龄65~79岁,平均(71.32±5.46)岁;平均病灶直径(43.28±5.71)mm。纳入标准:(1)临床表现明显,且通过妇科、B超、磁共振成像(MRI)或CT等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者;(2)患者≥65岁;(3)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凝血机制异常;(2)严重感染性疾病和恶性病;(3)合并心肺功能和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4)精神疾病者。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153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130例。
1.3预后评价标准 于术后3个月评价,以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且无复发为预后良好;以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且出现复发为预后不良。其中预后良好组240例,预后不良组43例。
1.4调查资料 包括年龄、平均体重指数(BMI)、平均病灶直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手术方式、肌瘤类型、肌瘤位置、肌瘤数目、盆腔粘连。
1.5观察指标 观察老年子宫肌瘤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分析影响老年子宫肌瘤预后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行t检验、χ2检验。
2.1单因素分析影响老年子宫肌瘤预后相关因素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平均BMI、平均病灶直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盆腔粘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方式、肌瘤类型、肌瘤位置和肌瘤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多因素分析影响老年子宫肌瘤预后相关因素 赋值:BMI≥24 kg/m2=0,<24 kg/m2=1;病灶直径≥40 mm=0,<40 mm=1;合并高血压:是=0,否=1;合并糖尿病:是=0,否=1;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0,开腹手术=1;肌瘤类型:浆膜下肌瘤=0,肌壁间肌瘤=1,混合肌瘤=2;肌瘤位置:肌壁间=0,浆膜下=1;肌瘤数目:1~3个=0,≥4个=1;盆腔粘连:无~轻度=0,中度~重度=1。手术方式、肌瘤类型、肌瘤位置和肌瘤数目为影响老年子宫肌瘤预后危险因素。见表2。
表1 单因素分析影响老年子宫肌瘤预后相关因素(n)
表2 多因素分析影响老年子宫肌瘤预后相关因素
子宫肌瘤主要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构成,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白带增加、子宫内膜炎及继发性贫血等,部分由于子宫内膜受累,可激发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等病变改变〔8~11〕。目前子宫肌瘤主要采用手术疗法和药物疗法治疗,其中以手术为主〔12,1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升高,诊断为子宫肌瘤时通常保留其子宫完整性,优先进行肌瘤剔除术,虽可取得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但其预后仍受到不同程度影响〔14,15〕。
本研究表明,老年子宫肌瘤患者开腹手术预后不良多于腹腔镜手术。认为可能是由于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视野清晰,分离粘连准确、精细,且患者局部出血少,能够更加彻底地冲洗盆腹腔等,这些均为降低术后新生粘连的形成机会,改善患者预后〔16〕。本研究表明,后壁和宫底预后不良多于前壁。认为主要是由于前臂肌瘤一般需将膀胱充盈到合适的一个充盈度,且前壁肌瘤周边的组织器官以正常子宫、膀胱等为主,且距离肠道、骶骨较远,故而治疗相对较为安全,预后良好〔17〕。而宫底和后壁肌瘤主要是由于周边有组织和肠道,并且其深方距离骶骨较近,预后不良。本研究表明,老年子宫肌瘤患者肌壁间预后不良多于浆膜下,但其具体原因尚不十分明确。老年子宫肌瘤患者肌瘤数目≥4个预后不良多于1~3个,且为其危险因素,认为可能与肌瘤数目增多会使子宫表面切口的数目增加,术后更容易形成粘连。
综上,老年子宫肌瘤临床病理特征以浆膜下肌瘤为主,影响预后因素较多,其中手术方式、肌瘤类型、肌瘤位置和肌瘤数目为其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