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微粒子病雄蛾再次交尾对子代孵化率的影响

2019-11-08 08:53赫英姿于庭洪左玲玲
北方蚕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柞蚕孵化率制种

赫英姿 于庭洪 贾 姝 赵 翀 左玲玲 宋 策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辽宁凤城 118100)

柞蚕微孢子虫病是柞蚕种茧检疫中的一个主要指标,在辽宁省地方标准《柞蚕良种繁育及检验规则》中严格规定母种及春季繁育的原种种茧,蛹期检验必须无微孢子虫病发生[1]。据秦利等人研究报道,雌蛾为微粒子病蛾,对产卵量和孵化率的影响是蛾肚小、卵粒少、产卵不均匀、容易脱落、不受精卵多,同时雄蛾是微粒子病蛾不继代感染[2]。为了避免柞蚕微粒子病的影响,春季制种时通过逐头显微镜检查产卵雌蛾,淘汰微粒子病蛾卵,控制柞蚕微粒子病的发生。但在秋种茧生产过程中,往往由于柞园残留病原的感染及昆虫的交叉感染,秋种茧微粒子病率常常很高,个别年份或地区微粒子病的发生率高达20%左右。

由于秋季制种时间紧,工作量大,再加上蚕民不具备条件和技术,并不进行母蛾微粒子病检查。而且制种过程中要大量选留交尾后的雄蛾,待次日再次交尾使用,其中不乏患病的雄蛾。微粒子病雄蛾的使用对子代孵化率的影响未曾有研究报道,为此作者做了相关试验调查,并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春季饲养微粒子病蛾卵100 g,健蛾卵100 g,山上正常饲养、收茧。

1.2 试验方法

将所收的茧分别穿挂,羽化出蛾,分开放置。微粒子病蛾卵结茧羽化的雄蛾标记为♂W,健康蛾卵结茧羽化的雌、雄蛾标记为♀J和♂J,雄蛾首次交配标记为“新”,再次交配标记为“再”。交尾时雌雄蛾进行编号,便于产卵后镜检。试验设计4种组合,分别为♀J×♂W(新)、♀J×♂W(再)、♀J×♂J(新)和♀J×♂J(再)。

1.3 调查方法

交尾后使雌蛾产卵,分别对雌雄蛾进行微粒子病显微镜检测,选留符合试验设计的蛾卵,待幼虫孵化后调查各组配的孵化率,并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表1雌蛾为健蛾,雄蛾为健蛾新蛾和微粒子新蛾的比较

比例/%♀J×♂J(新)♀J×♂W(新)孵化率≥90%87.5088.89孵化率=012.505.560<孵化率<90%05.56

表2雌蛾为健蛾,雄蛾为健蛾新蛾和健蛾再次使用蛾的比较

比例/%♀J×♂J(新)♀J×♂J(再)孵化率≥90%87.5087.50孵化率=012.5012.500<孵化率<90%00

表3雌蛾为健蛾,雄蛾为健蛾再次使用蛾和微粒子病再次使用蛾的比较

比例/%♀J×♂J(再)♀J×♂W(再)孵化率≥90%87.5047.06孵化率=012.5029.410<孵化率<90%023.53

3 结论与讨论

3.1 秋季柞蚕制种中,当微粒子病率较高时,对卵的孵化率有很大影响。雌蛾为微粒子病蛾时可导致卵的孵化率偏低;雄蛾为微粒子病蛾,首次使用,对子代孵化率的影响不大,自然温度保存情况下,再次使用时对孵化率的影响很大,孵化率高于90%的比例仅为47.06%,而健康雄蛾再次使用,孵化率高于90%的比例为87.50%,同时孵化率为零和低于90%的比例高达29.41%和23.53%。

3.2 本试验雄蛾所处的温度为21~27 ℃自然温条件下,有报道称健康雄蛾放在室温18~27 ℃环境里抑制2日对交配和受精无影响[3],这在本试验中也得到了验证。但当雄蛾为微粒子病蛾,进行低温(10 ℃左右)保存再次使用,能否避免或降低对孵化率的影响,还有待于试验探索。

3.3 秋季制种赶上夏季高温,产卵环境不易控制,加之剪足剪翅的刺激引起雌蛾产卵快,从而造成不受精卵多的情况在实际生产中时有发生,一般年份不受精卵比例达到10%左右,但不会超过15%,近两年则最高达到30%,给养蚕农户和蚕种经营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春季繁育秋种茧和选购秋季种茧时,要把微粒子病作为一项衡量种茧质量的重要指标,严格把关,为蚕农丰产丰收提供重要保障。

3.4 对雌蛾受精囊进行解剖、取精,用透反射生物显微镜观察精子在稀释液中的形态及活动力,是否能从解剖学和形态学角度解释雄蛾多次使用对孵化率及产卵量的影响,还需做进一步的工作[4]。

猜你喜欢
柞蚕孵化率制种
“FM系法”破解杂交水稻机械化高效制种难题
柞蚕饰腹寄蝇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研究
柞蚕茧系统分形研究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推出 三大举措力促国家级制种基地升级
浅述影响蛋种鸡种蛋孵化率的若干因素
浅谈柞蚕常见病害的症状及其综合防治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水温对虎纹蛙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62团玉米制种超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