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恒
内容摘要:文章从小说形式的创新性和小说主题的深刻性两方面着力论析奥威尔早期小说《牧师的女儿》。重估其文学价值和地位。
关键词:《牧师的女儿》 小说形式 小说主题
《牧师的女儿》是乔治·奥威尔1935年花了6个月时间写就的小说,也是最不遭奥威尔本人待见的小说。曾被直言是条“卵”(原文是bollix,意为睾丸),甚至申明他死后都不要再版这本书。所以一直以来《牧师的女儿》都被看成是奥威尔爱情受挫(他向倍德福德郡牧师的女儿布兰达·索尔科德求婚遭拒),经济窘迫(为了写作梦想放弃了公职)时为了生计而出版的文学新人的实验性书稿(这是他在英国的处女作),文学地位一直不高。尤其是后期的《动物农庄》和《1984》大放异彩后,该小说在奥威尔文学评论和研究中经常一笔带过,几乎无人问津。其实这部小说无论是小说形式的呈现还是小说主题的开掘都非同寻常,堪称经典,值得认真品读实力鉴赏。
一.小说形式的创新
小说讲述的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国教偏远小教区牧师的女儿——多萝西·黑尔(Dorothy Hare)因失忆离家又回归的故事。小说共五章。第一章巨细弗遗地描写了多萝茜的日常:帮父亲打印布道词、和商人讨价还价、主持母亲联合会每周的列会,被刻板的鳏夫父亲把她视为管家、教区主管及秘书三位一体的高级仆人。第二章写多萝茜失忆后遇上了诺比等人并随他们一起陷入了“陌生混沌的世界”流浪了三天,抵达了查尔默斯(Chalmers)农场,开始了啤酒花采摘工的經历。第三章写多萝茜写信求救父亲无果后露宿特拉法尔加广场九天十夜。第四章写她恢复记忆后,面对着被人谣传与人私奔而名声被毁后只好接受亲戚介绍的教书的临时工作,栖身于伦敦西部一所下三滥的学校,过着寄人篱下、屈辱不堪的日子。最后一章写谣言散尽,父亲原宥了她,她重新回到了家,回到了原来熟悉的生活。《牧师的女儿》堪称是所有奥威尔小说中最奇特的一部,小说娴熟的文本编制技巧使小说形式极具实验性和创新性。小说的第一章完全是新新闻文体的写作风格。率先实验了20世纪90年代才风起云涌的新现实主义文学形式。第二章则如流浪汉小说一般写多罗西流浪经历和采摘啤酒花的经历,其自然主义文风又嵌入个人化的叙事话语,推展自然主义的极限同时探求人心。第三章跟前两章文风大相异庭完全迥异,干脆直接用戏剧的形式别开生面地表达。该章处处显露乔伊斯风格,特拉法尔加广场犹如《尤利西斯》中的“夜镇”。并且还加持了魔幻形式和哥特元素,似乎很不真实、难以置信,但对话和评论让人印象深刻。第四五章既有自然主义者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又有冥思苦想的非凡的构造力。总之,小说中处处是奥威尔自我经历的嵌入,奥威尔自己曾和肯特郡的啤酒花采摘工一起度过,曾在私立学校当老师时编排过戏剧,曾在前往肯特郡的路上遇见了三个同伴,这些本身的流浪经历都在书中随处可见。在伦敦露宿的戏剧化描述及对私立学校只管收钱却误人子弟的嘲讽,这也和奥威尔自身经历有关。可以说小说《牧师的女儿》完全是奥威尔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自我反射。但小说主角是多萝茜,她不停地穿插在整个故事中,中间却又被大量的报道性文字隔开。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特有的个人经历和文学想象奇妙结合起来。所有这些就使得这本书呈现出不调和的基调,充满了奇怪的矛盾并置。文本不是纵深方向结构的,而是平面的、无深度的拼贴、掰碎和切割。小说多种元素的杂糅,叙述节奏的不规整。这种文本的马赛克式奇特的组合给人感觉像是看自传,又像读奇幻小说,又像读尖锐的社会评论。这种貌似松散的风格实则文风简练。似乎冗赘的描写其实是生活细节描写刻划的惟妙惟肖。增添了文本的陌生化效果,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二.小说主题的深刻
奥威尔说过,“好文章就像一块窗玻璃”,在《牧师的女儿》中,他通过多萝西的经历“这块窗玻璃”,向人透射出一幅幅生动的英国中下层的生活场景,折射出20世纪早期的英国社会图像。缠身俗事中的多萝茜在不知不觉中离开了家,并失去了所有记忆。她流落街头、风餐露宿、身无分文,她不得不与一帮流浪汉、“下等人”为伍,靠出卖体力勉强维持生计。后来,她渐渐恢复了记忆,却迫于和羞于关于她与人私奔的谣言而不敢归家,最后真相大白后才回到教区回到了家。小说沿袭了奥威尔一贯的批判现实风格,貌似简单的故事其主题却可以多层次多方面的深度解读。一是可以控诉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禁锢。神父和沃伯顿先生(Mr.Warburton)是男权社会中的两类经典负面男性形象应大加挞伐。神父虽为鳏夫,却没有尽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给与女儿足够的关爱,反而因为他的大男子主义给女儿承受更多的压力,而这一切他亦视为理所当然。沃伯顿则是个玩世不恭名声狼藉的中年男人,不认真对待感情而又对此很享受。二是可以沿着多萝茜失忆出走这一线索发掘女性追求自由的抗争主题,把多萝茜解读成一个具有女性意识的新女性形象。三是讽刺和揭露当时私立学校存在的某种“荒诞制度”的教育弊端等等。无论是关于日常生活,还是民风民智,私立教育等等,都反映了彼时英国社会普通人的艰辛生活和社会问题,也张扬了早期奥威尔作品中的人道主义关怀。但小说最深刻的主题莫过于作者奥威尔力求探寻宗教的意义和信仰的问题。信仰危机的产生、信仰的失去,失去了信仰的生活,意义何在?这确实是他很多作品中不曾探究的主题思想。20世纪早期的英国学术界弥漫者宗教气息。教派众多比如说英国天主教派、英国国教派等。奥威尔自身沿袭清教徒的传统,宗教底蕴深厚。在伊顿公学读书时,导师为他的性格着上了深刻的宗教底色。所以奥威尔笔下的多萝茜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虔诚的英国国教信仰。虽然规律、严谨、单纯并以宗教为轴心的生活彻底令她几乎感受不到任何的乐趣和幸福。但失忆后的流浪更让人感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无根的迷失感,身体的空间漂移,思想与情感的双重离散最终让她明白只有回归家庭,回归信仰才是正途,因为她发现,“有一些东西——很难说清是什么,有一些庄严的东西,在精神层面上是高尚的——而这些东西在外面的世界里是很难找到的”。所以她拒绝了沃伯顿先生的求婚请求。她更愿意选择回归自己尽管已经毫无感觉,但却能给她安全感和稳定感的最原本的生活,回到父亲身边继续打理繁杂的事务。“对她来说,也许你不信,去了教堂比没有去要好得多,遵守那些古老的教条比追逐虚无的自由要好得多”。小说中寓意深刻的语言和对圣经故事的借用强化了作品的宗教氛围。小说最后在一系列长长的冥想式的段落更是凸显了这一主题,她以后的人生将继续这种精神的追寻。这种文本意识形态的凸显和精神走向的实质,显示了作者奥威尔思想的深度。彰显了奥威尔对信仰的终极拷问和苦苦的追寻。宗教信仰的实质是什么?信仰与生活是什么关系?信仰的丧失意味着什么?这种精神追寻的矢志不渝直接成就奥威尔成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牧师的女儿》因为种种原因其文学价值长期被遮蔽被低估。但这颗文学珍宝经大浪淘沙岁月洗礼后必定会闪烁出夺目的光彩。如今终于与马克·吐温的《傻瓜威尔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少年》等一道荣登全世界10部被低估的名家小说榜单之列。
参考文献
[1]D.J.泰勒著 吴远恒 王治琴 刘彦娟译 奥威尔传[M] 文汇出版社.
[2]乔治·奥威尔 著 王国平译《牧师的女儿》[M]云南出版集团.
[3]George Orwell. The Orwell Diaries. Penguin Books.
(作者单位:邵阳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