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阈下的比喻与日语语义范畴扩展路径分析

2019-11-07 09:50赵冬梅
现代语文 2019年7期
关键词:语义比喻

赵冬梅

摘 要:认知视阈下的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基于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性,用具体、简单的已知概念认知那些复杂、抽象的未知概念。它同诸多语言现象密切相关。通过日语词汇具体实例,探究认知视阈下的比喻与语义范畴扩展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从原型义到扩展义的语义范畴扩展路径和机制。

关键词:认知分析;比喻;语义;范畴扩展

当日语学习者打开具有代表性的日语词典《新明解》或《广辞苑》的时候,会发现每一个词条下面都列举了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义项,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稍加注意则不难发现,这些词义之间或多或少都有着某种联系。这些具有某种关联的词义便构成了一个词的意义范畴,其中,最基本的义项便是该词义的原型,将与范畴原型相似而又不同的事例求同舍异纳入该范畴,便形成了派生义。即便像「映画」这样义项单一的词,在不同的语境参数下也会表达不同的语义。本文以认知视阈下的比喻为视角,通过具体实例,探究日语词汇从原型义到扩展义的语义范畴扩展路径。

一、认知语言学视阈下的比喻

传统语言学中的比喻被认为是一种润饰语言的修辞格,而认知语言学视阈下的比喻被认为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基于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性,用具体、简单的已知概念认知那些复杂、抽象的未知概念。认知语言学视阈下的比喻一般被分为三类:隐喻、转喻和提喻。作为一种范畴扩展的手段,三者均体现了两个不同概念之间的互动。

(一)隐喻

Lakoff & Johnson等学者首先指出了隐喻作为认知现象的重要性,明确了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籾山洋介(2002)将隐喻定义为:“基于两个事物、概念的某些相似性,使用一个表示事物、概念的形式来表示另一个事物、概念的比喻。”[1](P65)从认知语言学理论来看,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下才能产生。其特点是通过人们熟悉的形象、特征、动作等暗示人们不熟悉或不易把握的思想和事物等。它不仅能将抽象的概念和未知事物具体化,还能在不相容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是不同经验区域之间的映射。

(二)转喻

转喻,也叫换喻,它和隐喻一样,作为认知语言学的认知方式之一,是人类的重要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籾山洋介(2002)将转喻定义为:“根据两个事物外界的相邻性,或者两个事物、概念在思考、概念上的关联性,使用一个表示事物、概念的形式,表示另一个事物、概念的比喻。”[1](P76)在转喻中,喻体与本体的关系为邻接关系。

(三)提喻

隐喻和转喻都是日本人在翻译西语时借用中国已有的说法,提喻则不然,它是明治时代著名翻译家森田思轩在翻译“synecdoche”一语时所创造的词[2]。提喻是人们对大脑中的范畴进行上下重新组合的结果,是在同一概念域中喻体与本体之间种与类的包含关系,即上位概念指代下位概念或下位概念指代上位概念。

二、隐喻与日语语义范畴扩展

隐喻性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根本方式之一,它是通过对不同事物、概念之间的相似性的比较,用始源域内简单、已知的a来映射另一区域——目标域内复杂、未知的b,以便认知其特征。隐喻的认知模型如图1所示:

Lakoff & Johnson(2003)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将隐喻区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三大类。本文按照这种分类,从隐喻视角探究日语语义范畴扩展的路径和机制。

(一)结构隐喻与日语语义范畴扩展

结构隐喻是通过一个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虽然不同,但它们的结构保持不变,即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根据“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一体验主义哲学思想,身体是体验的基础。因此,把熟知的身体部位运用到认识外部抽象、复杂的事物之中的结构隐喻比比皆是。

如日语中的「頭」,本义是「身体部位としてのかしら、こうべ」,即指人的身体的最上部或动物身体的最前部的部分。基于本义的相似性结构关系考虑,钉子的顶端部分就可以说成「くぎの頭」(钉帽)。

日语中的「手」的本义是指「肩から指先に至る間の総称」(从肩膀到指尖部分的总称),但现在该词被广泛用于工具或器具的一部分,表示“把手”这一含义,如:「ドアの取っ手」(门把手),「ひしゃくの手」(勺把)等。这是由于器具的某部分功能与人手的结构或功能相似性特点发生了语义范畴扩展。

再如日语中的「目」,本义是「視覚器官の通称。眼球と視神経を主要部とし、眼瞼·眼筋·涙器などの付属器からなる」,但我们知道绳线等交织在一起结成网时形成的网孔可以称之为「網目」(网眼),这是因为网孔的结构就像眼睛的结构特征一样。

在日语中,除上面分析的「頭」「手」「目」可以通过结构隐喻使其词义范畴扩展发生变化之外,「顔」「腰」「鼻」等身体部位词,通过结构隐喻从本义扩展为其他义项的例子,也是举不胜举,如「月の顔」「大都会の顔」「建物の腰」「腰張り」等。

(二)方位隐喻与日语语义范畴扩展

方位隐喻也叫空间隐喻,它不像结构隐喻那样是用一个概念构建另一个概念,而是在同一个概念系统内部,以“多与少、上与下、前與后、内与外、深与浅”等维向为基础,将人的情感、数量以及社会地位等映射到这些具体的空间方位上,用空间方位词语映射抽象概念。在此类隐喻中,目标域是人们的间接抽象的经验,而始源域是基于意象图式的空间经验。也就是说,方位隐喻同词汇的范畴扩展不是任意的,而是以物质的、社会的或文化的经验作为基础。下面以“上与下”为例进行分析。

如:「気分が上々だ」(心情好极了)——「気分が沈んでいる」(心情低落)。这是用上下方向的始源域来映射心情好坏这一目标域,表达心情的起伏。

又如:「合格率が上がる」(合格率上升)——「失業率が下がる」(失业率下降)。当“上下”隐喻延伸到数量区域时,它们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扩展到“上”侧,另一个总是扩展到相反的“下”侧。而且这种扩展路径有一个有意义的方向性。换句话说,如果“向上”的路径导致“更多”,那么“向下”的路径就会导致“更少”。

再如:「彼は重要なポストに昇格された」(他被升上了重要崗位)——「彼女は彼の支配下にいる」(她受他的管束)。这两个用例表明,“上与下”的方位隐喻也可以映射到社会地位这一域内,社会地位、权力与方位的上下结构相匹配,社会地位高、权力大为上,社会地位低、权力小则为下。

(三)实体隐喻与日语语义范畴扩展

人类对物理世界中的实体和物质的经验是一种非常基本的经验,我们可以基于比较具体的物体去理解那些比较模糊和抽象的经验、事件、思想、行为、情感、状态以及心理活动等,将它们视为离散的、具体的、有形的实体,以便对其进行谈论或推理,识别其特征。这种将抽象的、模糊的、无形的概念视为具体的、有形的实体的比喻就是实体隐喻。实体隐喻中最典型和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容器隐喻。容器隐喻将一切事物视为既有边缘又有内外面的容器状态,人们或置身其中或置身其外[3](P109)。

如「勇気が湧く」(涌现出勇气)这一表达是把身体捕捉为容器,把“勇气”理解为容器中的内容物,借助容器这一空间性、境界性与内容物之间的关系,去理解抽象的无形概念——情感。再如「心」是无形的,但日语表达中将它转化成具体事物的表现很多,像「心の池」是把心中的思虑喻为池中荡漾的水,「心の杉」则是将正直的心比作笔直耸立的杉木。

我们在分析词汇的语义扩展时,不仅要分析简单词,还应分析惯用语的意义构成,这样才算基本全面。如「顔に泥をぬる」(蒙受耻辱),是借助实体“泥巴”和“脸”,表达“用泥巴将对方脸弄脏”这一文字表面上的含义,并通过同这一行为的相似点,表达“侮辱对方”的扩展义。再如「口が堅い」(守口如瓶、口严)、「口を割る」(坦白、招供、供认),根据《広辞苑》中的释义,「口」「堅い」「割る」的中心义分别是「動物が体内に食物を摂取する、あな状の器官」(动物将食物摄入体内的孔状器官)、「物の質が強くしっかりしている。丈夫である。こわれにくい」(物质的质地坚固、结实,不容易坏)、「力を加えて二つ(以上)に分け離す」(用力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作为基本义的「堅い」「割る」,其主体或对象语应当针对的是某一具体实物。由此可见,「口が堅い」中的「堅い」是把「口」看做实体容器的「口」,从而产生难以开启的隐喻之义;「口を割る」原本是指把东西装在严实的容器里,将该容器打开,现在扩展为自己坦白之义,也是一种实体容器的隐喻。

总的来看,隐喻是导致词语多义范畴扩展的动机。赋予语言多样性的语言事件或现象中,还包含了转喻和提喻等。

三、转喻与日语语义范畴扩展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和隐喻一样,本质上是一种超越语言和修辞层面的认知手段和思维现象,对人类的推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区别主要有两点。第一,它们是不同种类的过程。隐喻主要是用一个事物来思考另一个事物,两个事物处于不同的认知域,基于两个域内相似性特征,从一个域向另一个域的映射。而转喻只是实施指称功能,是依据事物的相邻关系发生在在同一个认知域内部的映射,即通过某事物的凸显特征(b)来辨认该事物(a)。因此,转喻不涉及源域和目标域。第二,隐喻的投射一般都是单向的,而转喻的投射一般是双向的。转喻的认知模型如图2所示(a和b外面的虚线框表示它们所在的认知域):

目前学界对认知语言学框架中转喻的分类尚未达成统一认识,Radden & Kovecses和Kovecses基于同一认知域或理想认知模型中转体与目标的关系,将转喻分为两大类:整体与部分之间的互换产生的转喻;整体的部分之间互换产生的转喻[4]。本文按照这种分类,探究转喻对日语语义范畴扩展的影响。

(一)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

在日语中,「頭」的本义是“人或动物的脑袋”,但「頭をかる」中的「頭」显然不是脑袋的意思,而是指“头发”。我们知道,脑袋上长着头发,即“头发”是“脑袋”上的附属物。因此,脑袋和头发是同一领域内、具有邻近性的事物。根据转喻同一域内的邻近性原则,「頭をかる」中的「頭」发生了整体代替部分的语义扩展。「うちは茶髪は雇わない」则是用部分代替整体的转喻,因为「茶髪」的本义是“茶色头发”,但在句中其词义扩展为「茶髪の人」,即拥有茶色头发的某个人这一整体。此外,上文曾提及日语「目」的基本义是指视觉器官眼睛,但「青い目」中的「目」是指「目玉」(眼球),这种空间上整体指代部分的语义扩展只有在特定的语境参数下才会出现。与前面的例子相似,「一家が顔をそろえる」中的「顔」也是人身体的一部分,但在这个句子中是指整体的“人”,与上面例子中整体代替部分的转喻刚好相反,这里是空间上部分代替整体的转喻。

除空间上整体部分关系的转喻外,像「頭を下げる」(低头),表示做出低头这个动作后,状态一直保持着,所以派生出“认输、投降”之意,是时间上部分代替整体的转喻。类似的例子还有「社長の椅子に座る」(坐在社长的椅子上→拥有社长的权力职能)、「ユニフォームを脱ぐ」(脱去制服→引退)等。

再如,日语中的「お手洗い」,本义是「手を洗うこと」(洗手),但现代日语中这个词通常用作「便所の異称」(厕所的别名)。虽然厕所中配置有洗手功能的自来水龙头和洗面台,但是从厕所的功能来说,“洗手”是次要的,它的主要功能是供人类进行生理排泄。因此,「お手洗い」一词是通过“洗手”这一次要行为,来表示进行与之具有时间邻接性的主要行为——排泄场所的转喻,是用部分代替整体的转喻[5](P59)。

(二)整体的部分之间互换产生的转喻

人们在把握认知对象时,往往将容易认知或熟悉的事物作为参照点进行凸显。以「趣味は山だ」为例,这里的「山」指「山を登ること」(登山)。与「山」搭配使用的动词当中,最容易被想起、也是使用最频繁的当属「登る」这个词。受到“山”这个对象的刺激,于是便用“山”这个对象物来指代登山的行为或过程。正因为如此,将「山」作为参照点进行凸显,最后才能归到「山登り」这个词义。「趣味は車だ」→「車を運転すること」(开车)、「趣味は映画だ」→「映画を見ること」(看电影)、「趣味はお酒だ」→「お酒を飲むこと」(喝酒)中的「車」「酒」「映画」也是在特定语境参数下,语义范畴临时发生了扩展[5](P56-57)。

我们知道,由于人比其他事物容易成為参照点,当提到夏目漱石时往往就会想起他的文学作品,所以他创作的文学作品就成了关于他认知域的一个部分,因此,「夏目漱石を読もう」的意思不是“想读夏目漱石”,而是指凸显的夏目漱石的作品。再如「今日は鍋にしよう」,是用容器表示其内容物。以上这些用例都是由整体的部分之间互换产生的转喻。

总的来说,隐喻来源于转喻,转喻是隐喻的基础,两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因此,在分析词汇语义扩展路径时,还应考虑两者之间的交叉作用。如:在「遠い血筋を訪ねる」(拜访有血统关系的远亲)中,「血筋」的本义是「血液が流れる脈絡」(血管),将血管与亲属连接在一起的是无形的“线”,此处将这种线比作「筋」,这属于“关系为线”的隐喻。血管是人身体的一部分,以此代表人,这属于用部分指代整体的转喻[5](P62)。

四、提喻与日语语义范畴扩展

在认知语言学界,有学者将提喻并入转喻或把提喻当成转喻的一种特殊类型进行探讨。如Lakoff &Johnson在探讨转喻的邻近性关系和相应分类时就涵盖了提喻;Wales曾经指出,提喻是转喻的一种特殊类型。但法国的修辞学家封塔尼埃(Pierre Fontanier)认为,两者虽然十分相似,但也存在相异之处。他认为,转喻是一种相关但不包含的关系,而提喻体现的是事物之间不但相关并且包含的关系[6]。可见,有关二者的关系众说纷纭。本文按照认知语言学一般观点,把提喻单独列为一类,从“以类指代种”和“以种指代类”角度出发,探究它同日语语义范畴扩展之间的关联性,提喻的认知模型如图3所示:

(一)以“类”指代“种”

以“类(a)”指代“种(b)”,即以上位概念指代下位概念。如:在「今日は天気だ」中,「天気」的本义是「任意の場所の任意の時刻の気象状態」,包括晴、阴、云、雨等状态以及气温、湿度、气压等,相当于“类”,但句子中的「天気」是「気象状態のよいこと」,即“晴天”之义,是“类”中的一种,这是用“类”代替“种”的提喻。再如「年の割に若い」中以「年」指代「老年」、「喉がいたくて、熱も少しある」中以「熱」指代「高熱」,也都是以类代种的提喻。

(二)以“种”指代“类”

以“种(b)”指代“类(a)”,即以下位概念指代上位概念。如「人はパンのためにのみ生くるにあらず」,直译为“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但其实这句话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是“人不能只靠食物活着”,也就是句中的「パン」已经从下位概念的「小麦粉を主材料とし、これに水とイーストなどを加えてこね、発酵させてから焼き上げた食品」(面包),扩展到了上位概念的「生活の糧」(生活粮食),属于用狭义的“种”指代广义的“类”的提喻用法。类似的例子还有「今日の御飯は何ですか」「喫茶店でお茶でも飲もう」等。句中的「御飯」不是指“米饭”,而是泛指「食事」;「お茶」也不是特指“茶”,而是泛指各种「飲み物」。提喻不像转喻那样具有现实的邻接基础,是在人们心理中进行的范畴操作和重新组配。

有些语义是在提喻和转喻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如「手書き」「手織り」「手作り」「手焼」「手巻き」等,这些合成词中的「手」,既是用一般表示特殊(指自己的手)的提喻,又是用主体表示功能的转喻。因此,可以说这些词汇中的「手」是在提喻和转喻的共同作用下,由基本义扩展为“不借助机械或他人能力”这一派生语义。

通过以上考察,可以看出,日语词汇语义范畴化扩展的动机是隐喻、转喻和提喻。认知语言学采用由基本义通过隐喻、转喻、提喻实现的转义所构成的词汇网络,对其展开新的词义描写。其中,隐喻以相似性为基础,转喻以邻近性为基础,而提喻则是以意义的伸缩为基础。如果说隐喻是将不相容的事物语义之间建立联系,那么转喻就是向着邻近事物语义上的横向滑动,提喻则是由“类”到“种”或由“种”到“类”的语义伸缩。总的来看,日语词汇范畴扩展的过程与比喻密切相关,比喻是语义范畴扩展的重要路径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日]籾山洋介.認知意味論のしくみ[M].東京:研究社,2002.

[2]揭侠.日语中的提喻[J].外语研究,2005,(2).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董成如.转喻的认知解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2).

[5][日]荒川洋平,森山新.写给日语教师的认知语言学导论[M].潘钧译.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5.

[6]陈新仁,蔡一鸣.为提喻正名——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提喻和转喻[J].语言科学,2011,(1).

[7][日]山梨正明.認知文法論[M].東京:ひつじ書房, 1995.

[8][日]新村出.広辞苑(第五版)[Z].東京:岩波書店, 1998.

猜你喜欢
语义比喻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买椟dú还珠
浅析俄语动词前缀语义的意义
语义搭配的辨识与修改
比喻
含“子”惯用语“人”称种种
动物妙喻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