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隆基
摘要:《桂林山水》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全文重点抓住山的奇、秀、险和水的静、清、绿的特点来写,课文的二、三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分三个步骤:一、整体入手,创设情境;二、抓住特点,循文入境;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关键词:桂林山水;电教;说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8-0250-01
《桂林山水》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中的内容。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桂林山水》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全文重点抓住山的奇、秀、险和水的静、清、绿的特点来写,最后在全文的结尾部分又对桂林山水的整体进行描绘,以诗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结束全文。整篇文章语调轻快,用词优美、准确。因此,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2.学习作者按观察顺序列写作提纲的方法。
由于在第二段、第三段中,作者具体地写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对突出中心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把理解课文的二、三段作为教学重点。
此篇文章的训练重点是列写作提纲,所以把描写山、水的语句作为教学难点。
我所采用的电教媒体有录像、录音、投影。这样,图文并茂,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突破难点。为达此目的,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情感导读法。本篇课文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主要是扫清字词障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在这里,我重点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认清课文结构,理清层次,列出写作提纲,并做到有感情朗读课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桂林的山,奇、秀、险;水,静、清、绿。句子中的“翡翠”、“屏障”等词是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分三个步骤:
1.整体入手,创设情境
《桂林山水》一文意境优美,语句中闪烁着美的光彩。但是,由于学生没有到过桂林,没有亲眼见过桂林山水的美丽,很难理解课文内容。为了给学生创设情境,我用录像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整体入手,全面感知课文内容。
2.抓住特点,循文入境
在第一段的教学中,我重点抓住“观赏”一词来引导、激发学生。提出,“观赏”是什么意思?作者观赏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去观赏?使学生了解到第一段主要是作者写桂林山水的原因,并理解“甲天下”的含义(板书)。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积极性,便于学生循文入境。
第二段是重点段,我采用的方法是谈话法,同时运用启发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以便为下段的自学服务。首先,指名读课文,让其他学生带着“这段主要描写的是什么?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等问题去听、读课文,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第二段,主要描写的是漓江的水。接着,我让学生跟随教师逐句去理解课文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字、词、句的分析,理解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板书),从而解决教学重点。如在教学“绿”时,我重点抓住“翡翠”一词帮助学生体会漓江水的绿,为了达到声像结合,我让学生回忆课前的那段录像,品味漓江的水“綠”。
在教学“静、清、绿”这三句话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比较这三句话在写法上的特点,并说出这样写有何好处。学生总结出,这三句话前半句都是写特点的,后半句都是写程度的。这样写句式整齐,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此段的最后一句是写作者感受最深的水“静”,我抓住“船在前进,岸在后移”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语句的含义。
总之,在这一段中,作者先用对比的手法以大海、西湖的美突出漓江的水。然后,具体写出漓江水的特点。最后写作者感受最深的水静,层次清晰,句子优美,生动,表达了作者对漓江水美的赞叹之情。为了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相融合,进一步感受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步我进行了朗读指导。
文章的第三段与第二段结构相似,我在让学生总结第二段学法的基础上自学讨论第三段。通过代表汇报,小组竞赛,结合投影演示,让学生感受桂林山的特点:秀、奇、险(板书)。在这一段的教学中,主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自学进行恰当的点拨,指导。抓住“屏障”、“拔地而起”、“危峰兀立”等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我又借助投影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使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教师的点拨、指导恰当结合。通过二、三段的教学,本节课的重点解决了,难点也突破了。
当学习课文的最后一段时,要求学生齐读,并思考下列问题:这段主要写什么?什么是“画卷”?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桂林山水的整体美。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作者所描写的“画卷”,我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演示抽拉投影片,展示“画卷”的内容:静、清、绿的水,奇、秀、险的山,空中云雾迷蒙,山中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这样,图文并茂,就能将学生带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板书)的意境之中去。
3.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按照板书提出: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几段?要求学生列出写作提纲。在学生口述提纲的同时,演示投影片,给学生以直观感受,解决本篇的训练重点。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文章的中心:通过对桂林山水的描述,抒发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回到整体,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为了体现讲练结合原则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及时的反馈,我安排了一个习题:按原文内容填空(出示投影片)。
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我采用了如下方法:一名同学伴着优美的乐曲回读全文,其他同学通过观看录像进入意境,再一次去感受桂林山水的秀美(再次演示录像)。为了体现文道统一原则,我通过谈话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河山的教育,最后巩固已学知识布置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