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措施

2019-11-07 05:45张百玲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明数学教师布置

张百玲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8-0188-01

在教育均衡发展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中不可缺的一个环节——作业。如果再“一刀切”的布置的确存在种种问题这样会使学困生因“吃不了”而感到自卑、害怕、厌烦,优等生因“吃不饱”而感到没有动力,这一情况下,发起了我对数学作业布置的深思。我们需要一种更具有人性化、个性化、发展化。作业是教师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说教学是给予学生知识的平台,那么作业就是检查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表。教师在为学生预留作业时,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通过对作业的精心设计,提高学生主动做作业的兴趣,有效地完成作业。对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进行了重点阐述,希望为初中数学教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将他们分成几个层次,在设计作业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从而帮助、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地完成作业。通过这样的分层作业设计方法,使学生在练习时更具针对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个性发展。

1.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意义

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留作业时,往往只重视作业的数量,想利用题海战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观念未免有失偏颇。在作业中如果机械重复性内容较多,无疑会降低学生写作业的积极性,甚至还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教师重视学生之间的差距和潜能,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使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学习特长等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是教师了解学生的重要手段,还是其发现自身教学问题的关键步骤,通过发现问题,改进教法来提高教学效率。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分层作业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不仅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也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使学生在作业中“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层作业

所谓分层作业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自己的作业来完成。这不仅关系到作业“量”的多少,以及作業“质”的高低更关系到学生自己能力的评估,并选择合适的作业完成,及其将来的继续持续化发展。

3.针对数学内容进行分层作业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作业分成三个类型A、类作业“基础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是课堂教学的概念和法则、定理等知识的直接应用学生通过复习回教材有关内容而找到答案因而是较简单的层次。B、类作业“理解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对知识进行一定的“再加工”。C、类作业“提高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要求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能进行“挖掘”有很好的综合能力训练和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4.针对分层作业后进行科学合理的批改

改作业是数学教学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学生获得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弥补学习缺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分类后的作业更要采取不同的批改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或成功感,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增强自信心。从而能达到我们预设的目标,能更好的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

4.1 分层作业和分层施教两不误。数学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应精心设计,从数学思想方法着手,为学生设计一些有梯度、综合性高的作业,帮助他们进行归类。在布置分层作业时,教师也应注重量的问题,尽量减少学生的无效劳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分层作业布置上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循序渐进、最低要求、无限发展”原则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学有所得。如教师在为学生进行练习题作业布置时,可将练习题分为1、2两组。1组题目是基础题,通过基础题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基本的活动能力。对于1组题目的练习指导,教师应一视同仁、热情满满,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夯实自己的基本功;2组题目与1组相比,具有较高的难度和灵活性,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以发展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要目标。在2组题目设计时,应以综合练习题为主,通过这部分作业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

4.2 利用课堂来进行分层施教。初中数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布置作业和课堂练习时,应根据学生层次来进行精心设计,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对所学知识都能进行强化训练,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课堂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取消对“优等生”的优待,不要使课堂成为他们个人的“表演”课,但也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布置一些高标准的作业和练习,让他们能够“吃得饱、吃得好”,培养其钻研、拼搏的精神,促进其思维和能力的共同发展。对于中等生,在设计作业时应在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适当拔高;对于后进生,教师可布置一些较为简单的基础题型,这种简单也是相对而言,需要他们开动脑筋、稍加努力才能完成,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既可以帮助后进生巩固基础知识,又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可谓是一举多得。例如在教授“度、分、秒的换算”时,就为学生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作业。在设计时,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切入点,通过编设问题,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如问题1:小明吃晚餐时,爸爸打开了电视,开始看“新闻联播”,这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多少?问题2:小明吃完晚饭后,帮助妈妈洗了一下碗,看了一下表,都已经8点了,9点10分妈妈答应他可以玩半个小时的电脑,请问小明能做多少分钟作业?这期间时针转了多少度?分针转了多少度?问题3:小明准时关了电脑,打算把今天的所见所得写到日记本上,在写作时,不能浪费太长的时间,因为他为自己订的目标是晚上10点10分前必须上床睡觉,此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多少?小明能写多长时间的日记?

这三个问题,有不同的要求:后进组学生至少完成问题1;中等生组学生至少完成问题1、2;优秀学生组直接做问题2、3。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通过“分层作业”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提高了作业的针对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为开发学生的潜能,保护其积极性,张扬他们的个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小明数学教师布置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小明照相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
做不到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