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安全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11-07 07:59杨厚波张丹慧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6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杨厚波 张丹慧

摘要:意识形态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权安全,其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新形势下,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青年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受到诸多威胁,高校要正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对维护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6-0033-02

一、意识形态安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面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激烈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影响日趋深入的实际情况,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切实把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力军,是主流政治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是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政治力量。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

新世纪,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至关重要,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课题。从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视角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国内研究缺乏系統性,研究层次仍须不断加深,存在下列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意识形态安全观念缺失

1.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意识模糊。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网络媒体的广泛运用,大学生不再是昔日“象牙塔”中一尘不染的娇子。互联网架起大学生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指出,网络民主、新媒体颜色革命、网络意识形态战,越来越多地使新媒体渗透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社会领域。在商业化利益的驱使下,传媒行业以追求新闻效应、制造新闻噱头、炒作热点信息为主,通过媒体被扩大影响到整个社会乃至大学校园。一些鱼目混珠、别有用心、未经筛选的信息,充斥大学这座不再是封闭式的象牙塔。这些内容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宗旨背道而驰,很多信息通过模糊概念、曲解含义等手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倡导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都提出极大的挑战。

2.政治理论和参与意识淡薄。有关文献指出,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总体表现积极、健康的状态,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还存在些许问题,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对中国意识形态的侵蚀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警惕,在各种不良信息的误导下,盲目向往西方的自由和繁荣,逆向喜欢西方吹嘘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些大学生受当今功利、浮躁、不健康社会风气和生活生存压力的影响,对思想、政治、道德、信仰和理想追求缺乏足够的思考,只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存在功利性认同,而不是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崇高信仰,不参与、不涉及自身的政治活动,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者和执行者,淡化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防范意识。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淡化意识形态教育问题

1.高校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功能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其意识形态化。受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以及当前我国面临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我国出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学者跟风躲避现实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淡化意识形态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推向“价值中立式”的科学化道路,没有坚守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立场。其后果是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导向作用,殊不知已经掉入西方资产阶级设置的意识形态陷阱。再加上一些思想教育工作者只把教学作为一种谋生手段,本身就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缺乏信心和深刻领悟,没有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坚定信念,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崇高信仰教育的信心,导致出现一定程度上意识形态教育淡化的现象。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方法时效性不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时俱进的程度不够,其历史背景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相去甚远,不足以引起学生共鸣,达不到大学生现实思想性的要求。再加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国家的一些基本问题认识不够深刻,缺乏足够的理解,对一些问题的传授不够精准,人为地造成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与大学生的实际思想需求脱节。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呆板、单一,并没有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有效的教学体系,只限于照本宣科、“满堂灌”,教育过程只具形式,难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过程缺乏针对性,对学生关心的时事问题、热点问题缺乏足够的导人和充分讲解,对受教育者自身的素质考虑不周,对大学生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没有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进而引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厌烦和抵触情绪,课堂时效性不强,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有效途径

(一)以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为根本构建内容体系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与思想并存,相互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事实。意识领域的多元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新的素材和源泉。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仍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首先,我们要以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为基本目标,构建科学、系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其次,以意识形态安全为标准,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素,有针对性地提炼、选取教育内容要素,也可以根据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需求和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联系创造内容诸要素。最后,对教材内容的检验、评价与修正,也是体系内容构建的一部分。我们要以意识形态安全为评价手段,以能否培养大学生成为政治上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确保大学和社会当前的政治稳定为评价手段之一,以是否有益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为根本评价标准,来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构建内容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内容中,哪些内容应该学习,哪些内容应该批判与舍弃,哪些内容应该提倡和发扬,哪些内容应该坚决反对,都是教育方向所规定的问题,并且由处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规定。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以政治理论教育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为基本认知内容,以政治热点教育和政治参与意识教育为行为方面的内容;其次,内容应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是动态发展的内容体系,在传统教育内容中赋予新的时代发展内涵。最后,内容应具有实践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有明显的实践烙印,应用实践中发展来的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理论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让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政治实践中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以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为根本目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本内容,以维护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为教育目的,切实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安全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数据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构论析
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