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
(连云港市灌云县人民医院 江苏 灌云 222200)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病症,多发生于老年患者。传统治疗多采用药物,联合卧床休息等,当长期卧床极易使患者肌肉萎缩,发生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影响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1]。因此,现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6例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X线或者CT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会同意。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免疫系统疾病;精神病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28例,男性13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9.42±1.45)岁。实验组:28例,男性12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9.23±1.5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
对照组:给予传统保守治疗。实验组: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行局部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取俯卧位,于C臂X光机下,定位骨折椎体阶段,对椎弓根行穿刺。透视良好后,置入球囊扩张系统,适度撑开骨折椎体,待骨水泥出现“拉丝”现象后,进行推注。根据骨水泥扩散速度调节推注速度及推注压力。骨水泥达到椎体后方时,立即停止注射,防止骨水泥突破椎体前缘。术后第1日,绝对卧床休息;术后3-5日后,指导患者进行背身肌力活动,术后疼痛严重者可适量服用止痛药物。
观察及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疼痛(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 角。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疼痛度,采用ODI评价患者功能障碍情况。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VAS、ODI经对比分析,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ODI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患者各项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ODI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ODI比较(±s)
组别nVAS(分)ODI(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285.23±1.021.45±0.6537.45±1.5613.45±2.25对照组285.34±1.122.34±0.1437.34±1.2319.67±2.15 t 0.38421.8960.29321.563 P>0.05<0.05>0.05<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 角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 角比较(±s)
组别n椎体前缘高度(mm)椎体后缘高度(mm)Cobb 角(°)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2812.45±2.2316.67±2.8919.23±1.6725.34±1.1422.67±3.2113.45±1.15对照组2812.23±2.1214.23±2.5619.23±1.9821.70±1.2322.12±3.128.63±0.53 t 0.3786.4780.4087.8660.6508.564 P 0.1450.0120.7350.0320.5210.026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经对比分析,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加上老年患者身体各项机能日益衰弱,对临床手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通过皮肤、椎弓根将骨水泥等材料置入到椎体中,将工作套管置入到压缩椎体中,并放入扩张球囊,复位及撑起压缩椎体,从而改善Cobb 角[2]。将骨水泥置入到压缩椎体中,破坏椎体及周围神经末梢,达到止痛效果。骨水泥凝固后可强化及支撑椎体[3],融合椎体微小骨折,提高治疗稳定性,改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VAS、ODI、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取得显著疗效,可作为临床治疗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