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辨识结合饮食调护在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2019-11-06 13:18李风情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11期
关键词:健康管理

李风情

【摘  要】目的:分析中医体质辨识+饮食调护对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某社区管理的老年人96例,分为一般组(48)和管理组(48),一般组进行常规管理,管理组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然后配合进行饮食调护,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中医体质情况和生存质量状况。结果: 进行干预后,平和质评分管理组高于一般组,而各个偏颇体质评分,管理组均低于一般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SF-36评分对比,P>0.05,而干预后,管理组高于一般组,P<0.05。结论:在开展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时,应用中医理论进行体质辨识,在此基础上提供针对性的饮食调护,可明显改善身体素质,提升生活水平。

【关键词】中医体质辨识;饮食调护;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132-01

1 引言

近年来,政府一直重视推动社区健康服务的发展,将之作为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也出台一些政策,鼓励群众在社区机构中获得健康管理服务。特别是对于老年群体,在社区中开展健康管理工作对他们有积极意义。从健康管理来说,中医理论占据较大的优势,主要是中医推崇标本兼治,通过调理机体各方面组织器官情况,提升抵抗力。而中医理论实施的基础是体质辨识,联合饮食调护,对于老年群体的身体健康有一定作用。

2 资料与方法

2.1 材料 选择某社区在2019年1月-2019年5月管理的老年人96例,分为一般组(48)和管理组(48),其中一般组有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60-81岁,平均(67.55±5.18)岁;管理组有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61-79岁,平均(69.33±4.28)岁。对比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

2.2方法 一般组:进行常规管理,督促老年群体定期接受体检,进行健康状况的评估,按照结果给出健康生活指导和干预,提供防范疾病的科学建议。

管理组:按照中医理论,安排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识,然后根据体质情况,针对性给出管理干预和饮食调护建议,同时安排定期随访,调查调护状况。(1)情志调节:帮助研究对象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情绪调节方式,比如听音乐、跳广场舞、看电视、聊天等,然后分别进行安排,使调查对象保持情绪稳定,塑造良好心态。同时给出保健音乐,督促研究对象每天听半小时左右。(2)饮食调节:根据体质情况,结合研究对象的喜好和条件,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督促研究对象进行执行,要求每天至少一餐按照饮食方案进行进食。比如对于高血压的群体,减少脂肪和盐分的摄取,增加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等的攝取。(3)运动保健:结合研究对象的体质情况,评估其耐受能力,指导其进行运动。安排多种运动项目,尽量都是有氧运动,运动幅度较低的活动,比如太极、散步等,要求研究对象根据自己情况自行选择。在运动量上,指导研究对象每天活动20-30min。(4)起居调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研究对象调整生活环境,重点保证住所内空气质量良好,这一点可以种植一些绿植来实现;保持温湿度适宜,尤其是夏季,尽量少开空调,冬季供暖后注意开窗通风。另外可以改变住所的家装设置,比如增加暖色系窗帘、桌布、沙发套的使用,给予研究对象温暖的感觉。(5)穴位保健:按照体质的不同,选择特殊的穴位,进行刺激,比如艾灸、按摩、拔罐等,1 次 /d。(6)随访管理:每周电话随访,每个月上门随访一次,调查干预方案的执行情况,评估研究对象的体质改善情况。同时每个月安排研究对象进行经验会谈,与其他人互相交流健康管理情况,进行共享和经验获取,相互鼓励,强化遵医行为。

2.3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研究对象的中医体质情况,平和质评分越高体质情况越好,偏颇体质评分越低则越好。同时使用SF-36量表评价研究对象的生存质量状况,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评分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好。

2.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版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分别实施2检验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不同体质干预情况 干预后进行评估,发现一般组平和质评分为(16.19±3.17),偏颇体质评分的平均值为(17.30±3.86);管理组平和质评分为(20.68±4.56),偏颇体质评分的平均值为(14.97±5.26);可以看出,平和质评分,管理组高于一般组,而各个偏颇体质评分,管理组均低于一般组,P<0.05。

3.2  SF-36评分对比 干预前,一般组的心理领域评分为(62.89±10.27),生理领域评分为(64.56±9.84),而管理组分别为(62.77±9.95),(64.47±9.15);干预后,一般组两项评分分别变为(71.02±8.17),(67.89±4.26),而管理组则变为(81.45±3.58),(75.19±4.66);可以看出,干预前,两组的SF-36评分对比,P>0.05,而干预后,管理组高于一般组,P<0.05。

4讨论

我国的老年群体基数很大,给社会发展和进步带来一定阻碍。而从人体学分析,随着年龄的增加,体质会逐渐降低,使得抵抗力也下降,从而很容易出现各类疾病。很多老年群体本身患有多种疾病,但因为经济等方面的因素限制,使得他们无法长期住院治疗,但又存在明显的健康护理需求。针对这部分群体,社区为他们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取得一定成效。

本次研究在社区健康管理中,增加体质辨识和饮食调护的应用,体现出对个体体质的关注,通过分析个体间的体质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指导老年群体有效防控疾病。本次研究证明,进行干预后,平和质评分管理组高于一般组,而各个偏颇体质评分,管理组均低于一般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SF-36评分对比,P>0.05,而干预后,管理组高于一般组,P<0.05。

所以,在开展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时,应用中医理论进行体质辨识,在此基础上提供针对性的饮食调护,可明显改善身体素质,提升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胡兰平,陈有文.中医体质辨识结合饮食调护在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3):120-121+123.

[2] 李水秀.中医体质辨识结合饮食调护在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2):106-107.

猜你喜欢
健康管理
南宁市某社区教育机构学前儿童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家庭医生制度下高脂血症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探讨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我国智慧医疗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对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分析
“健康管理”靠自己
健康管理纳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农村家庭医生模式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