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探索

2019-11-06 01:28李清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李清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大国策,为农业发展问题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要使这项战略取得最大实效,需要探析农村发展滞后的原因,根据原因精准施策。目前,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农业劳动本身的问题、土地经营管理制度约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三个方面。基于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进行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变革,走新型集体化道路;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农业高级现代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关键词]乡村振兴;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高级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项战略的提出,将乡村发展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大手笔、新举措,体现了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意义。

1 制约乡村发展的原因分析

1.1 农业劳动本身的问题

从经济学说史上看,最早涉足产业结构和产业划分问题的经济学家,当属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佩弟。他在社会考察中发现,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或一部分人与另一部分人的收入差距,主要源自于他们所从事的产业不同,其中,从事工业的比从事农业的收入高,从事商业和海外贸易服务的又比从事制造业的收入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劳动生产率的问题。

从劳动生产率角度来说,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较低,主要以大量的人力投入为主,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生产效率低、产值低。工业生产是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信息业等产业为主,是一种人力生产与机器生产并存的产业,并且人的劳动并非简单重复劳动,而是一种高质量的劳动,产值高,劳动生产率自然就高。

从劳动价值的角度来说,人的劳动是一种有差别的劳动,这种差异不仅仅是一个数量多少的问题,更是一个层次水平的问题。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提出,人的劳动可以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指一定社会一定时期普遍的、大多数劳动力可以从事的劳动;而复杂劳动则指必须经过特殊培训的劳动者才可以从事的劳动,其所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的倍加或乘数。而劳动报酬是劳动力价值层次区分的重要标志。目前中国农业从业人员的劳动是一种简单的、重复的体力劳动,因此,其收入自然也较低。工业从业人员的劳动是一种兼具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复合劳动,它的价值高于农业劳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劳动是一种更高品质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其产值大大高于农业与工业,其收入水平自然也最高。

综上所述,农业劳动不管是从劳动生产率还是从劳动价值、劳动报酬上来说,都是三大产业中最低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农业人口向其他产业转移,大量的农民放弃种地进城打工,農村失去了发展最为关键的条件。

1.2 土地经营管理制度约束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农业土地制度无论是在人民公社时期,还是农户承包以后,都是公有制,不同之处是经营权的变革。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走合作化道路,土地、农具、牲畜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农民进行集体劳动,生产成果按劳分配。这其实是一种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但是这种方式超越了当时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违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和发展规律。此外,过度的监管削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在广大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质上是一种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效率低下,仅能解决吃饭问题,不能达到让农民富裕的目的。

据新华社《瞭望》杂志2017年2月刊载的报道,山东种粮大户已出现“毁约弃耕”现象。多家种粮大户已因种粮成本高、售价低而无利或亏损,不得不放弃原有的承包合同。种粮不挣钱或只能维持生存的现象,还可能进一步向其他省区扩大。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当前的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即小农生产经营模式。目前,我们的目标不再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小康。我们不能用旧的方法解决新问题,而是要积极探索促使农民增收的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新模式。

1.3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支撑。“十三五”之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城市相比,农村在有些方面仍然有很大差距,其中,最为影响农民生活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农村教育和初级医疗,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的发展。

长期以来,教育资源向城市倾斜,存在着严重不平衡的状况,农村地区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各项条件都比较差,很难吸引优秀教师去乡村工作,加之教学资源短缺、学校基础设施较差、在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农村教育理念落后等原因,农村孩子的教学质量远不及城市儿童。导致在农村的教育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孩子更难成才,进一步导致落后,形成恶性循环。

吃饭和看病是人类生存最为基本的需求,也是农民最为关注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看病成为压在农民身上的一座大山。看病难、看病贵是农村普遍出现的一个问题。近年来,国家对农村进行了医疗改革,成效显著。2003年1月,国家提出“新农合”,即新农村合作医疗,每人年缴费10元就可参与新农合,10元的标准对于农民基本没有太大压力,覆盖率很高。但是,相比城市,农村的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并且很多医院以营利为目的,医疗费用逐年走高,一些医院的考核制度只关注经济效益,医生的医德医风有所下滑,在有些地区的县级医院,普通感冒的费用高达几百元,这高门槛使得很多农民根本看不起病。

以上种种,都使得农村失去了吸引力,人们去大城市上学、看病、工作,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逐渐显现。

2 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2.1 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变革,走新型集体化道路

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的重要性,经济制度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土地制度同样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要让农民真正富起来,可考虑进行土地经营管理制度的变革。在不改变所有制的条件下,走新型集体化道路,实现农地产权和投入向股份制转变。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经营权归集体所有,安排专人管理,给予农民一定的股份,让农民成为股份制农业工人,农民的收入除自身的劳动收入外,到年底根据所持股份的多少,还可领取一定的分红。

与小农户生产相比,集体化生产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集体化可极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1世纪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广下,小农户也开始使用农业机械,但是,这仅仅局限于基础机械,如收割机、脱粒机、播种机等,是一种较为低级的现代化。要想达到致富的目的,就要实现农业的高级现代化,高级现代化需要科技和资金的高投入,这是以小农家庭为单位无法逾越的高门槛,所以,只有集体化生产才能达到效率的最大化。其次,集体化可提高惠农资金的利用率。国家每年投入的资金补贴不少,但主要还是以直接补贴农民为主,大部分的农民将这些钱用于日常消费,这种做法其实是治标不治本,主要起输血作用,而不起造血功能的作用。实行集体化,各种惠农资金不用直接补贴给农民,转由政府统一支配,将这些资金用于发展农业技术,其产生的价值远远大于日常消费产生的价值。

我国耕地总面积约为1.21亿公顷,但是人均耕地只有0.08公顷,远低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0.37公顷)。并且,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业发展面临严峻的问题。人均几亩的耕地,如果继续小农生产的模式,农业高级现代化将更难实现。所以,新型集体化道路是突破小农生产局限的一条可行之路。

2.2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高级现代化

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振兴。长期以来,乡村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所以,乡村要振兴,就必须首先让农业振兴。

21世纪之后,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发展,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全是关于农业的,但是,农业受自然化地理条件约束较大,在短期内很难根本解决。笔者在前文中提过,农业劳动本身的问题是农业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要克服农业劳动本身的限制,就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途径之一就是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中国农业之所以落后,不仅与小农户经营的管理制度有关,也与农业科技的发展有关。所以,国家应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改造劳动对象的质量,即加快良种培育,品种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抗自然灾害及虫害方面非常重要,據2018年5月31日新华网的报道称,袁隆平团队在迪拜沙漠种植水稻取得成功,最高亩产500公斤,这的确是农业技术上的一个大的突破,国家应提供资金支持,加快此类农业技术的研究;二是改造劳动手段,即发展机械科技,加快农业机械的研制和普及,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下解脱出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改造劳动条件,即大力开发和推广高效的农业生物技术,如无土栽培、温室大棚、节水灌溉等技术,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

2.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青少年的教育关乎祖国的未来,针对农村教育落后问题,国家可给予一定的资金倾斜,支持农村的教育发展。首先,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吸引优秀教师去乡村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提高并非一两年就能完成的,可适当加长乡村教师的服务期,在名额分配上,可给予农村大学生一定的倾斜。其次,要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镇小学、镇中学等人数较多、实力较强的学校,可提供资金支持,尽快普及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甚至直播教学。另外,还应适当改善学生住宿、学习及用餐条件,进一步缩小与城市学校的差距。

对于农村初级医疗,首先,应该适当增加农村公立医院以及医务人员的数量,据统计,除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发达地区外,其余省份农村每千人拥有乡村医生的数量为不足2人,在有些落后地区,人数居然不到1人,并且医院距离较远。其次,提高乡村公立医院的实力。农民之所以去大城市看病,原因之一是农村医院医疗水平落后,因此,国家可适当给予资金支持,购买先进的医疗设施,引进优秀的医疗人员,提高乡村医院的医疗水平。最后,提高农村医生待遇,改革医院考核制度。如今,很多医院对医生的考核标准是科室的效益,医生的工资水平与科室的效益挂钩,这样的考核标准是不合理的,可考虑在提高农村医务人员工资待遇的基础上,让医生的工资水平不再与科室效益挂钩,而是与患者的满意度挂钩,提高其服务水平。

3 结语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关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乎国家长治久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新的突破。只要我们找准原因,精准施策,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望就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关远见.试论劳动力价值的层次区分[J].经济研究导刊,2008(07).

[4] 韩俊,郭建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中国发展评论,2008(03).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