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斌 王开贤
摘 要:青春期与学业压力给中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因此学校应给予心理健康教育足够的重视。语文学科是中学课程中最适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门学科,文章对语文课堂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9-009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9.081
大环境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学生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些负面影响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的学业繁重,学校很难安排出充分的时间对其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其他科目的内容相比更加广泛,涵盖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是学生拓宽视野的重要平台,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一、紧扣教材,渗透思想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行部编教材中许多文章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深远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文章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体会文章中所传递的正能量,包括文中人物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以及精神。例如,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意思及表现手法外,还应强调杜甫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在自己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仍然心系百姓的忧国情怀。
(二)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
有了理想和目标,学生才有学习的动力,同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与期待,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因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厌学等情况。教师应该利用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产生进步的动力。
(三)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
当下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物质充足的社会环境中,难免会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坚忍的意志品格也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很多学生从小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很少经历挫折,因此可能会在遇到一点挫折时就无法承受,教师应当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例如,在讲解《秋天的怀念》时,让学生在学习史铁生事迹的同时,学习他那种身处逆境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优秀品质。
(四)帮助学生丰富情感
在中学语文课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体会到广泛存在于社会中的真善美,体会亲情、爱情以及友情给人们所带来的温暖与力量。
二、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语文是一个交流的课程,包括师生和生生间的交流。在师生交流方面,应从“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转变为互动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互动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赞美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生生合作交流時,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
(二)重视“听说读写”
从“听”的方面来讲,可以用更加生动的语言来表现,让学生在“听”中有所启发,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说”的方面来讲,语言表达是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学生需要学会表达自己以及与别人沟通交流,因此教师应提供给学生一个“说”的平台,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读”的方面来说,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以及深度思考,培养学生挖掘信息的能力,深刻体会文章所传达的价值观。从“写”的方面来讲,这也是学生抒发情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冷静思考,也可以将自己不愿讲出的内容用写的方式来表达,老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写作内容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并进行积极的引导。
三、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开展相关的语文活动,包括朗诵、演讲、辩论、课本剧表演等,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构建健康的心理世界。
总之,语文的教学方式是多样化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还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考虑,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另外,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仍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还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出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苏小兰.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4).
[2]王娟.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基础教育研究,2015(1). [责任编辑 张宏丽]
作者简介:李自斌(1979.1— ),男,汉族,甘肃古浪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课堂教学。
通讯作者:王开贤(1984.12— ),男,汉族,甘肃古浪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课堂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 GS[2018]GHB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