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研究和实践

2019-11-06 01:44张举德
学周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研究实践高效课堂

摘 要:近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围绕高效课堂的有效性做了大量工作。但是,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发现教师追求的高效课堂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耗低效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意识方面存在不足,无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效课堂;自主参与意识;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9-004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9.032

一、明确学生的权利,使学生认识自我

接手一个班级后,教师要通过多个专题活动与学生沟通,其中,探讨学生的权利尤为重要。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有受教育的权利,被保护的权利,活动游戏的权利,向教师提问的权利,质疑教师的权利,自主学习的权利……没有什么能够比权利的提醒与确认更能促进人本身的觉醒,受到权利尊重的人,认识到自我主体性被充分尊重与认可,被教育者对他人的权利也会给予相应的尊重与认可,这种平等尊重才是道德的起点。这个起点可能唤醒意识觉醒,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二、审视成绩的外延,定位能力的内涵

教师习惯了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学生也接受了相应的评价。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不片面地在成绩与能力间画等号,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学生的成绩。要求学生的回答与标准答案一模一样,这种记忆性的教育,与人的自我认知成长没有必然联系,扼杀了人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的高分就是知识的模仿,并不意味着获得了成长,以知识装扮自己,以标准答案整齐划一,成绩不是真实的成长记录,因为这其中没有自我的主体意识呈现。人的发展体现在人与人关系的层面上来,成绩的发展不会必然带来人的发展以及文化的繁荣。往往只是变得比以前考分高了,但是人本身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如果有变化那就是对于考分的追求,以前是遮遮掩掩的,现在是赤裸裸罢了。

三、自我欣赏的满足,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困生差的不是智商,而是差在头脑中有一个被挫败的自我形象,他们也满怀希望,渴望有新突破,但最终又回到了原点,因为在观念上认为自己学不好,情感上也就讨厌学习。所以,常听到有人抱怨:“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可就是管不了自己。”这就是意识决定习惯,习惯深深地影响着人的发展。习惯的力量的确可怕,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

学习中我们要善于自我欣赏,读完了一本书,应该为又掌握了一些新知识而感到高兴;想到一个奇妙的方法,应该为自己拥有的才华而兴奋;帮别人解决了一个难题,应该为自己为这个集体做了一点贡献而陶醉。善于自我欣赏,经常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增强自信心,可以培养和加深对学习的兴趣。

四、民主和谐的课堂,自学互学的摇篮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这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我们的做法是拆除讲台,移掉讲桌,增加黑板的数量。粉笔、黑板不再是教师的专用,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黑板,其作用是课内的小组板演,课外的问题“招商”,每天都有各学科的问题出现在一块块的小黑板上,大家可以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环境的前提下进行争论、争辩,得出答案。所以教师在参与讨论时要做到:第一,绝对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第二,绝不允许用自己的见解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行为准则。教师讲完课后在和学生道别前,要做好两件事:第一,把自己板书时的粉笔头拾起来,放到粉笔盒里。第二,把自己的板书擦干净。这些随手之举,能够让教师成为学生的行动榜样,努力创建文明班级。

“补缺”采用两种平行的推进方法:一是从头补起,每天补一点。这一条要求教师整体谋划设计。以数学为例,我采用“一日两题”活动,就是每天出示一道计算题、一道应用题,这样既不给学生增加课业负担,还能循序渐进地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帮助他们准确分辨应用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如此既节约了时间,又一举两得,无形中提高了学习效率。二是抓好新课的预习。学生通过预习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听课,学会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独立思考恰恰是成长的根本,可以改变人的成长状态。

耐心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启发他们的自觉,不放任自流。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课堂民主和谐,成为自学互学的摇篮。人的感觉是人存在于这个集体的基本坐标,来自于真切的自我存在感。帮助别人,自己感到快乐知足,相互信任让所有的学生更加团结奋进。欣赏的作用是多么奇妙而又巨大,别人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激发起奋斗的力量,树立起追求美好未来的信念,最终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父母不能替代孩子成长,“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要不停地转动这个充满正能量的“魔力圈”,唤醒学生沉睡的意识,使他们树立起自信的人生信念。

参考文献:

[1]刘文研.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2]刘焕铃.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主体参与意识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 李爱莉]

作者简介:张举德(1966.6— ),男,汉族,甘肃武威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市级课题《小学复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主體参与意识的研究》(课题编号:WW[2016]GH123)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研究实践高效课堂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关于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