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广西四所院校的调查

2019-11-06 12:31陶蕊资春芬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可行性双创意愿

陶蕊,资春芬

“双创”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广西四所院校的调查

陶蕊,资春芬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商学部,广西南宁,530005)

以独立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创业事件模型为基础,探讨学生的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找出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创业意愿的关键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动倾向、创业教育和政策支持认知对学生的创业意愿有正向显著的影响,这些要素能70.7%地预测学生的创业意愿。同时,学生的性别、是否有创业经历、专业、生源地等对创业意愿及上述预测因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给出了教育和政策启示。

创新创业;创业意愿;创业事件模型;创业教育;创业政策;大学生

一、研究背景

在2014年9月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首次公开号召“大众创业、草根创业、万众创新、人人创新”,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打造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创新创业的浪潮席卷而来。为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5月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总体目标是2015年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普及创新创业教育、2020年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过四年多的实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独立学院经过10多年的发展,承担了30%以上本科生的培养任务,因发展时间短,独立学院在学生的就业问题上尤其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2]。而在“双创”环境下,毕业生自主创业成为就业的路径之一。创业活动是有意向的计划行为,所以研究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及其机理非常有价值,然而创业行为本身较难测量,且在校学生即使想创业也更多的是处于准备阶段,因此,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研究多从创业意愿切入。创业意愿是指创业者为追求特定目标而投入时间、精力以及行动的心理状态,是最好的创业行为预测指标[3]。

关于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理论界已从多视角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典型的有以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4]为基础,分析创业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且证实了该理论的适用性[5-6];以Shapero的创业事件模型[7]为基础,分析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和行动倾向对创业意愿的影响,Norris等同时验证了计划行为理论和创业事件模型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预测性,且创业事件模型有更好的解释性[8]。范巍和王重鸣构建了以个体性格特征、个体教育背景、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为影响因素的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了验证[9]。创业环境、社会资本、创业教育等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也成为研究的热点[10-12]。

可见,多数研究侧重从具体视角探讨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但创业活动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多要素的综合分析更便于找出当前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本文拟以创业事件模型为基础,拓展至创业教育、创业政策及个人背景等要素,以独立学院在校生为样本,研究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结论将进一步丰富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相关理论,同时对完善相关的创业政策及独立学院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有指导意义。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 创业事件模型与创业意愿

创业事件模型是专门针对创业领域的一种意愿模型[7]。该模型中,创业意愿源于感知期望(desirability,指创业前景对个人的吸引力)、感知可行性(feasibility,指人们认为自己能够创业的程度)以及面对创业机会采取行动的倾向(propensity to act,指个体做出某一决策的倾向,反应个体行动的意志力和承诺)。Norris等以即将毕业的商科本科生为样本证实感知可行性、可知期望及行动倾向依次对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预测力为40.8%[8]。作为心理层面的经典创业意愿模型,侧重从内部心理角度分析个体的创业机理,国内关于大学生群体创业的研究从该视角展开的非常有限,笔者认为创业事件模型同样适用于国内的学生群体。故提出如下假设:

H1:大学生的创业感知期望正向影响其创业意愿;

H2:大学生的创业感知可行性正向影响其创业意愿;

H3:大学生的创业行动倾向正向影响其创业意愿。

(二) 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

创业教育指以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心理品质等的教育[13]。创业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学生把握机会、获取组织资源能力进而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14]。多数研究认为创业教育可以向大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同时能明显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愿[15-17]。但也有研究指出创业教育负向影响学生的创业意愿[18]。可见,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关系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开展相对较晚,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创业教育效果有待检验。本研究从学生所感知到的创业教育对其获取创业知识、提升创业技能和品质等方面探索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假设4。

H4: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认知正向影响其创业意愿。

(三) 创业政策与创业意愿

创业政策是政府为鼓励创业主体的创业活动所颁布并落实的措施。全球创业观察提出了包含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和培训、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等要素的创业政策模型,且对创业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多数研究认为创业政策正向显著影响创业意愿[19-21]。也有研究指出,创业政策与创业意愿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22]。高校创业教育得到重视之后,国家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很多利好政策,若感知到政策支持,学生的创业意愿会增强。因此提出假设5。

H5:大学生感知的创业政策支持正向影响其创业意愿。

(四) 个人背景与创业意愿

个人背景指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自己及家人有无创业经历、来自哪里等。有学者认为创业意愿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有关,也有研究表明学生户籍来源、受教育年限、专业、实践经历等对其创业意愿有影响[23-26]。由此提出假设6。

H6:性别、年级、专业、自身创业经历、家人创业经历、生源地等不同的学生在创业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动倾向、创业教育、政策支持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

H6-1:不同性别学生在创业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动倾向、创业教育、政策支持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

H6-2: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创业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动倾向、创业教育、政策支持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

H6-3: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创业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动倾向、创业教育、政策支持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

H6-4:有无创业经历对创业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动倾向、创业教育、政策支持认知存在显著差异。

H6-5:家人有无创业经历对创业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动倾向、创业教育、政策支持认知存在显著差异。

H6-6:不同来源地的学生在创业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动倾向、创业教育、政策支持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

综合以上分析,构建本研究如图1的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

图1 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

三、问卷设计与调研实施

(一) 问卷设计

1. 量表

量表采用5点李克特量表计分,设有从“完全不认同-1”到“完全认同-5”五个选项。创业意向主要参考了Brenner[27]、Norris等[8]的研究,设计了5个题项,典型的有“我认为我将来会创办自己的事业;我认为我在未来5年创业的可能性大”。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主要参考了Krueger[28]、Krueger等[29]的研究,分别设计了4个题项,感知期望的典型项目有“创业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会很享受创办企业的过程,那种感觉很棒”。感知可行性的典型项目有“对我来说创办企业的可行性很大;如果创办了企业,我觉得成功的把握很大”。行动倾向借鉴了Davidsson & Wiklund的研究[30],设计了6个项目,典型项目有“即使我想出一个好的商业计划, 我也不敢开办一个自己的企业来实现它(反向计分);如果创业我会竭尽全力经营发展我的事业”。创业教育借鉴了段利民、杜跃平[10]的研究,设置了如“大学教育提供了足够的创业教育课程”等5个题项。创业政策参考了Reynolds[31]、金先熙[32]的研究,共设置了9个题项,典型的有“大学生创业可以享受优惠的税收政策、大学生创业时的登记审批程序简化便捷”。

2. 背景信息

本部分包含被调查者性别、年级、专业类别、个人及家人是否有创业经历、户籍地、最希望得到的政策帮助、所在学校开设的创业课程等。

(二) 调研实施

问卷设计完成后,首先在某班级进行了测试,对于表述等问题进行了最终修正。正式调研实施时间为2018年3月,本研究对象的主体是独立学院学生,选取了位于南宁的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这两所院校通过任课老师课堂发放并及时回收问卷)、位于柳州的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及桂林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4所高校(这两所院校主要通过在线填写问卷),共回收问卷348份,剔除回答不全面、前后矛盾的,有效问卷336份。问卷录入及数据分析采用SPSS23.0。

四、结果分析

(一)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性别方面,男、女生分别占比为49.7%、50.3%,分布较为均衡;年级分布上,大一至大四分别为18.8%、33.6%、20.8%、26.8%,因大一学生在接受调查时仅经历一学期的大学生活,占比相对较少,总体分布还算合理;在专业构成上,理工类占29.2%、经管类占54.5%、人文类占9.8%,其他专业的占6.5%,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专业分布情况。被调查者中19.9%的学生自认为有过创业经历,80.1%的无创业经历;52.7%的被调查者家人有创业经历,高于家人无创业经历的(占比47.3%)。45.8%的被调查者来自城镇,来自农村的占54.2%。如果要创办自己的企业,50.3%的学生最希望政策给予启动资金、融资支持方面的帮助,其次是创业场地及费用扶持(占22%),15.2%的学生最希望获得税收优惠和规制环境,最希望获得创业培训支持的学生仅占12.5%。被调查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类型有社会实践型(57.14%)、创业基础课型(56.55%)、创业计划竞赛型(47.62%)、模拟试验型(44.64%)、调查访问型(40.77%)、参观观察型(37.8%)、创业专业课型(32.14%)。

(二) 信效度分析

1. 信度分析

利用Cronbanch’s检验问卷量表的信度,以表明问卷的稳定性。整体33个项目信度分析的Cronbanch’s值是0.941;创业意愿为0.869,感知期望是0.894,感知可行性是0.737,行动倾向是0.823,创业教育是0.868,创业政策认知是0.920,除感知可行性外,都在0.8以上说明问卷测量题项较为可靠。

2. 效度分析

利用KMO值和Bartlett球型检验来对各变量的效度进行检验,采用分层因子分析检验建构效度。创业意愿、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动倾向、创业教育和创业政策认知的KMO值分别为0.858、0.815、0.769、0.791、0.787和0.939,且Bartlett球型检验的显著性水平sig为0,表明测量变量的建构效度较好。

(三) 相关分析

创业意愿、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动倾向、创业教育和创业政策认知的均值分别为3.15、3.44、3.01、3.60、3.24和3.34,各变量均值均高于中间值3,其中行动倾向的均值最高,感知可行性最低,但都在4以下,相对于最高值5,说明被调查者的创业意愿及创业影响因素认知并不高。

表1变量间相关矩阵分析中,在0.01水平上各变量间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表1 创业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动倾向、创业教育、政策支持与创业意愿的相关矩阵表

**<0.01

(四) 回归分析

利用复回归强迫进入变量法分析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为倾向、创业教育及政策支持认知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首先,各自变量的容忍度均大于0.1,方差膨胀因素均小于10,说明自变量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适合进行回归分析。其次,模型总体统计检验为162.585***,调整后的2为0.707,说明各变量对创业意愿的总体变异解释为70.7%。最后,由回归模型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可知创业感知期望(系数为0.291)、感知可行性(系数为0.255)、政策支持认知(系数为0.164)、创业教育(系数为0.154)、行动倾向(系数为0.092)依次正向显著影响创业意愿。因此,大学生的创业感知期望正向影响其创业意愿,H1得到验证;大学生的创业感知可行性正向影响其创业意愿,H2得到验证;大学生的创业行动倾向正向影响其创业意愿,H3得到验证;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认知正向影响其创业意愿,H4得到验证;大学生感知的创业政策支持正向影响其创业意愿,H5得到验证。

表2 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动倾向、创业教育、政策支持对创业意愿的复回归分析摘要表

因变量为创业意愿;***<0.001,**<0.01,*<0.05,后文显著性相同,不再说明

(五) 独立样本t检验

利用独立样本检验进行性别、学生自身创业经历、家人创业经历、学生来源在创业意愿、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为倾向、政策支持及创业教育上的差异比较分析。

1. 性别差异

由表3可知,男、女生在感知可行性、创业教育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男生高于女生,而在创业意愿、感知期望、行动倾向及政策支持认知上差异不显著。假设H6-1部分通过检验。

表3 不同性别学生在创业意愿、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为倾向、政策支持及创业教育上的差异比较

2. 创业经历差异

由表4可知,有过创业经历的学生和无创业经历的学生在创业意愿、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为倾向、政策支持及创业教育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前者创业意愿更高,创业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动倾向、创业教育及政策支持认知度更高,故假设H6-4通过检验。

3. 家人创业经历差异

由表5可知,家人有过创业经历学生的创业意愿显著高于家人无创业经历的学生,在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动倾向、政策支持及创业教育认知上家人有过创业经历的学生显著较高。故假设H6-5通过检验。

表4 学生创业经历与否在创业意愿、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动倾向、政策支持及创业教育上的差异比较

表5 家人创业经历与否在创业意愿、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动倾向、政策支持及创业教育上的差异比较

4. 不同来源地学生差异

由表6可知,来自农村的学生创业意愿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且前者对创业教育的认知度显著高于后者,但在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动倾向、政策支持方面,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学生无显著差异。故假设H6-6部分通过检验。

表6 不同来源地学生在创业意愿、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为倾向、政策支持及创业教育上的差异比较

(六) 方差分析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类别学生在创业意愿、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为倾向、创业教育及政策支持认知上的差异显著与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学生在上述各方面的差异不显著,所以假设H6-2未通过检验。

不同专业类别学生在创业意愿、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动倾向、创业教育及政策支持方面的差异比较表明,经管类专业学生与理工类、人文类等专业学生在创业意愿、行为倾向、政策支持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前者的认知度较高;而在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创业教育方面的差异不显著,所以假设H6-3部分通过检验(限于篇幅此处省略具体数据)。

综合以上分析,假设H6部分通过检验。

五、结论与启示

(一) 主要结论

1. 创业事件模型可以预测大学生创业意愿

创业事件模型中的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和行动倾向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正向显著影响,三者中感知期望的影响最大,行动倾向的影响最小,感知可行性居中,这与Norris等[8]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因此,大学生对创业结果的感知期望越高、感知越可行、行动倾向越强则创业意愿越强烈。

2. 创业教育认知正向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

学生感知到学校或社会开设了足够的创业教育课程及培训,而且创业教育及专业教育带给自己的创业技能越多其创业意愿越强烈。

3. 创业政策支持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学生对当地创业政策的认知正向影响其创业意愿,说明如果学生所在地融资渠道丰富、学生创业税收优惠、为学生群体创业提供便利的咨询与注册服务等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利好政策越多,且学生了解相关的政策会提升其创业意愿。

4. 学生自身及家人有无创业经历对学生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比而言,自己及家人有创业经历的学生创业意愿更高,创业的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行动倾向、政策支持及创业教育认知更明显。男生与女生的创业意愿无明显差异,但男生比女生的创业感知可行性、创业教育支持认知更高。不同年级的学生创业意愿无明显差异。在不同专业类别上,经管类专业比其他专业的学生创业意愿更强、行动倾向和创业政策支持认知度较高。来自农村的学生创业意愿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

5. 学生创业意愿总体不高

虽然所得样本中近1/5的学生自认为有创业经历,但样本总体创业意愿的均值并不太高。

(二) 启示

1. 对教育者的启示

(1) 通过教育影响学生的创业认知。

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和行动倾向是影响学生创业意愿的主要内在因素,在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对创业本质及创业活动特殊性的认识,分析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如何规避风险。好的创业认知体验会加强创业的吸引力,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和抗挫能力。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问题,应传递在面临意外、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强化学生的创业承诺。

(2) 通过系统的创业教育赋予学生创业技能。

学生感知到的学校及社会创业教育培训越强烈,能够激发的创业热情、创业技能越强烈,创业意愿也就越高。“双创”背景下,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创业教育、设置了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课程,但学生感知的创业教育所得值并不太高,说明当前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技能的提升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高校及不同学科的教师应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专业及课程特点,调整创业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协调好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梯度地开展创业教育。各高校应结合专业情况构建专创结合的课程体系,系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课程;同时成立专业化、专职化、实践性和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团队。

此外,在创新创业普及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所存在的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如来自农村的学生创业意愿更为强烈,鼓励这部分学生多参加创新创业之类的实践活动以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自身及家人有过创业经历的学生创业意愿更高,根据这部分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创业教育。

2. 对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启示

要增加潜在创业者的数量和质量,也必须增加关键利益相关者对创业的认可度;政府官员、政治家、供应商、投资者、银行家、朋友、家人、邻居及广大的社区也必须将创业活动视为可取且可行的[7]。学生感知的创业政策支持能提升其创业意愿,如创业学生最希望获得启动资金、融资方面的支持,其次是创业场地、费用扶持及税收优惠等。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和配套措施,但学生对政策的了解非常有限,而且政策的执行标准不完善,导致学生创业受益的有限性。同时,学生对银行、风险投资等主要融资渠道的了解有限,且银行和风险投资等对学生创业的了解也有待提升。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限制了学生的创业执行。

因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标准要结合学生创业群体的特点具体化且可行,政策制定者、执行机构、高校等应加强对相关政策的宣传,让学生获得充分的、丰富的信息;同时,创业意愿强的学生也应该加强自身对相关政策的关注,及时获得相关政策信息,促进创业实践。

(三) 研究的局限性

通过实证研究拓展检验了创业事件模型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意愿预测的适用性,进一步证实了创业教育、政策支持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学生个人背景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综合考虑了内外因素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但本文尚存在以下局限:一是创业意愿根本上尚停留在认知阶段,从创业意愿到创业行为还有一定的差异,未来拓展至已创业学生的创业行为研究上更符合创业实际;二是资源限制,研究样本有限,在未来资源更充沛时可扩大研究范围。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5-05-13) [2018-03-18].http://www. 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 13/content_9740.htm.

[2] 梁瑞仙.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经济师,2015(2):219-221.

[3] 祝敏丹.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研究——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65-166.

[4] AJZENI.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 50(2): 179-211.

[5] 李永强,白璇,毛雨,等.基于TPB模型的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8(5):122-128.

[6] 刘加凤.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分析[J].高教探索,2017(5):117-122.

[7] SHAPERO A. The social dimensions of entrepreneurship[M]//KENT C, SEXTON D, VESPER K. The Encyclopedia of Entrepreneurship.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1982: 72-90.

[8] NORRIS F, MICHAEL D, ALAN L. Competing model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0, 15(5/6): 411-432.

[9] 范巍,王重鸣.创业意愿维度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人类工效,2006,12(1):23-27.

[10] 段利民,杜跃平.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兼对GEM模型的再检验[J].技术经济,2012,31(10):64-70, 97.

[11] 魏巍,李强.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3): 72-79.

[12] 钱宗霞.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3):51-53.

[13] 陈丽华.研究生创业教育的实现形式及保障措施[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7,22(4):39-42.

[14] COLIN J, JACK E. A contemporary approach to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 Education & Training,2004(6): 83-89.

[15] BIRD B. Implementing entrepreneurial ideas: The case for inten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8, 13(3): 442-453.

[16] KRUEGE N F. What lies beneath The experiential essence of entrepreneurial thinking entrepreneurship[J]. Theory and Practice, 2007, 31(1): 123-138.

[17] 卫功兵,代吉林.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效果的影响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2): 158-161.

[18] OSTERBEEK H, PRAAG V M, IJSSELSTEIN A. 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n entrepreneurship skills and motivation[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10, 54(3): 442-454.

[19] 王艳红,冯伟远,王艳霞.创业环境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相关研究——基于Gnyawali & Fogel 的五纬度模型视角[J].教育探索,2013(1):150-151.

[20] 李洪波.网络嵌入性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关系研究——基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76-83.

[21] 唐仁生,陈君君,曾献功.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省部分地方院校的调查[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1):136-138.

[22] 廖慧萌.上海市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TPB模型[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0.

[23] 林震烁.在校大学生创业认知意愿状况调查[J].青年探索,2005(5):8-14.

[24] 何忠伟,郭君平.我国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0(12):79-83.

[25] 刘群,孟永.上海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调查分 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10):66-69.

[26] CLOUSE V G H. A controlled experiment relating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to students’ Start-up Decisions[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1990, 28(2): 45-53.

[27] BRENNER O C, CHARLES D P, JEFFREY H G. Perceived fulfillment of organizational employment versus entrepreneurship: Work values and career intentions of business college graduates[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1991, 29(3): 62-74.

[28] KRUEGER N F, CARSRUD A L.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pply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1993, 5(4): 315-330.

[29] KRUEGER N F, REILLY M F, CARSRUD A L. Competing model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0, 15(5): 411-432.

[30] DAVIDSSON P, WIKLUND J. Levels of analysis in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Current research practice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1, 25(4): 81-100.

[31] REYNOLDS P D, HAY M, CAMP S M.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R]. Kansas City, Mo: Kauffman Center for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1999.

[32] 金先熙.基于感知期望与感知可行性中介效应的创业政策与大学生创业意愿关系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4.

2018-12-10;

2019-06-11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基于创业导向的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2016JGA411);“基于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沙盘模拟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2016JGB470)

陶蕊(1984—),女,河南郸城人,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讲师、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管理、营销管理,联系邮箱:409833533@qq.com;资春芬(1980—),女,湖南耒阳人,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讲师、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G646

A

1674-893X(2019)03−0028−07

[编辑:何彩章]

猜你喜欢
可行性双创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