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大数据大有可为

2019-11-06 05:46翟峰
中华环境 2019年10期
关键词:范畴规划资源

文 翟峰

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大有可为,不仅仅缘于大背景下延伸的大平台、大系统等构成的生态环境系列宏图,而更在于即将形成的生态环境大数据集成汇聚共享网络及其卓有成效的运行工作。

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推进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共享,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在环保等重点领域引入大数据监管,主动查究违法违规行为。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文件亦要求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促进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近些年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的主要负责同志反复强调要将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作为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继2016年原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正式印发《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之后,国家生态环境部又于2018年通过《2018—2020年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方案》,从而形成了在全国范畴内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相关的大平台、大系统等生态环境系列宏图。

当然,说到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大有可为,不仅仅缘于大背景下延伸的大平台、大系统等构成的生态环境系列宏图,而更在于即将形成的全国自上而下的“以生态云平台建设为契机、以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规划为先行、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生态环境大数据集成汇聚共享网络及其卓有成效的运行工作。

说到“以生态云平台建设为契机”,即生态环境大数据应以生态云平台建设为契机,并做好相关的具体运行工作。

鉴此,我们首先应该知道的是,各种“云平台”(cloud platforms)是目前各相关业界已面临的一个重大改变的“允许开发者们或是将写好的程序放在‘云’里运行,或是使用‘云’里提供的服务,或二者皆是”的,并有着“新的支持应用的方式和有着巨大的潜力”的“平台”。该“云平台”应用所需的许多基础已事先存在。如其操作系统,则为执行应用和访问存储等提供了基础支持;其相关计算平台,则提供了诸如远程存储等服务;其相应的网络、计算、存储及其他IT等基础设施,则进一步优化了环境资源配置及其相关的基础架构……如此这般构建的“环保云”管理平台及其分资源池纳管,既强化了“生态云平台”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网络能力、数据支持能力与云服务管理能力,又助推其实现了计算、网络、存储、备份、安全等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分用户管理、资源计费、流程自动化等功能,同时还满足了其平台数据与应用系统的集中管理和相关大数据决策分析的需求。这方面率先做得较好的当属福建省。

早在2018年初,福建省沿海城市即在实施臭氧污染联防联控中通过生态云平台分析研判环境监测数据、气象数据等,提前实施了应急管控措施,有效降低了污染物浓度峰值,减少了污染天数。与此同时,福建省还通过其云平台智能分析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利用和处置的全过程数据,及时发现其省域范畴内企业危险废物超期贮存等相关问题,从而使其自2018年以来,推动削减其省域范畴内危险废物多达4.2万吨以上。正是由于福建省充分发挥了生态云在“深度挖掘海量‘沉睡’数据价值,实现可靠溯源、有效预测、精准治污,推动经验判断向科学决策转变”等方面的切实作用,不仅使其2018年全省城乡社区网格员上报有效完整的环保网格监管事件达65827件、执法人员执行任务达40270件、查处环境违法案件达7309起、处罚案件达4465起,处罚金额达2.86亿元,而且还通过其生态云平台实现了对全省两万多家企业的“一企一档”、对736家企业和984个点位的在线监控、对每天20多万条数据的智能分析,从而较好打通了全省生态监管执法的“最后一公里”。

说到“以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规划为先行”,即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规划不仅应严格遵循《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而且应在科学制定其规划的基础上坚持规划先行。

2016年印发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在其“总体要求”部分既突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这一指导思想,又遵循了“顶层设计、应用导向”“健全规范、保障安全”“分步实施、重点突破”这“二十四字”的基本原则,同时还在其总体架构上突出了“一个机制(即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工作机制)、两套体系(即组织保障和标准规范体系、统一运维和信息安全体系)、三个平台(即大数据环保云平台、大数据管理平台和大数据应用平台)”,不仅成为了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而且为强化生态环境大数据综合应用、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1月15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该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中科院地球大数据专项)2018年1月启动后所取得的年度成果—“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该平台以共享方式为全球用户提供系统、多元、动态、连续并具有全球唯一标识规范化的地球大数据。图为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球大数据专项首席科学家郭华东介绍“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提供的30米分辨率动态全球一张图

6月20日,2019世界工业和能源互联网博览会在江苏省常州市开幕。此次博览会以“工业互联云制造 数据驱动新能源”为主题,吸引了国内外近百家著名企业参展,从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数字化工厂和工业互联网产业应用等方面展示工业和能源互联网应用成果及生产实践

正因如此,所以全国各地县以上行政区域在今后一定时期拟制定的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规划,不仅应严格遵循《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而且应在科学制定其规划的基础上坚持规划先行。

要做到科学规划,首先应围绕“推进数据资源全面整合共享”这个目标,通过其生态环境数据资源规划的制定,既“明确各部门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和使用方式,厘清各部门数据管理及共享的义务和权力,制定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编制数据资源共享目录,重点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环境监管、环境执法、环境应急等数据共享”,又“提供灵活多样的数据检索服务,形成向平台直接获取为主、部门间数据交换获取为辅的数据共享机制”,从而实现其通过“建立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建设生态环境质量、环境污染、自然生态、核与辐射等国家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库”,以期“实现系统内数据资源整合集中和动态更新”,并最终达到整合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的目的。

要坚持规划先行,应在生态环境数据资源规划的先期指导下,通过建立全景式生态环境形势研判模式,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源、污染物、环境承载力等数据的关联分析和综合研判;通过建立健全互联网生态环境大数据舆情监测系统,建立生态环境数据开放目录,制定其数据开放计划、明确其开放和维护责任,以期在“提升宏观决策水平”“提高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和“加强环境舆情监测和政策引导”基础上,强化生态环境科学决策。

说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即生态环境大数据应通过一定行政区域范畴内上联下通、互联互通,从而全面实现其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互利、整合共享”。

应该说,生态环境大数据在一定行政区域范畴内上联下通、互联互通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仅有利于为构建一定行政区域范畴内的生态环境大数据产业奠定扎实基础,而且有利于在一定行政区域范畴内实现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互利、整合共享”的目标。

如近年来,福建高度重视生态云平台建设,不仅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把生态云平台建设和应用推进皆作为其“一把手”工程,而且按照“大平台、大整合、高共享”的集约化建设思路,依托福建省人民政府电子政务云平台和生态环境监测物联网“两支撑”,在全国率先建成了省级生态环境大数据云平台。与此同时,不仅通过生态环境大数据云平台纵向(向上)打通了国家部委和(向下)贯通了市县及其相关企业的数据信息资源共享,而且通过其生态环境大数据云平台,横向汇聚了同级相关部门的业务数据和同一区域内的物联网、互联网等相关数据,从而真正实现了在一定行政区域范畴内“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数据集成汇聚之共享。

正是由于福建近年来通过率先建成省级生态环境大数据云平台而让海量生态环境数据跑起来、用起来,故而使福建的生态环境监管形成了全省一盘棋、一本账,省域范畴内的生态环境决策更高效、更精准、更智慧。2018年底,福建省生态云平台上联下通、互联互通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之做法,得到了生态环境部的充分肯定并发专文及时向全国推介、推广。

综上所述,既要充分肯定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大有可为,又要齐心协力为我国大有可为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大声叫好。

猜你喜欢
范畴规划资源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回路范畴的扩张及其应用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资源回收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