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0000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白血病属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疾病的一种,发病后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贫血、骨关节疼痛、感染、淋巴结肿大及器官浸润等,该疾病较为凶险,受到遗传、病毒、放射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发病率较高,一旦发病给人们的生活及生存质量造成了极大不良影响,严重者危及生命。当前该疾病治愈难度大,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案选择不当,可导致患者发生机体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甚至引起死亡。所以白血病的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中位生存时间[1]。分析目前临床常见白血病的早期发现及诊断情况,可以了解早期发现主要采用骨髓涂片检查+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方法。所以本文选择我院就诊的白血病患者分组进行检查,结合两组患者检查结果,评价白血病检查诊断中应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的重要性,报告如下。
2016年1月-2018年12月选取疑似白血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5.3±2.5)岁。对照组男18例,女7例,平均年龄(4.5岁±2.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均接受血常规检查,50例患者均采集2 mL外周静脉血,将其置于血细胞分析仪中,依次对血样进行相关指标检测,包括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之后进行形态学检查,观察组样本制作为外周血+骨髓细胞涂片,而对照组仅制作为骨髓细胞涂片。待染色处理后,应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血细胞形态观察。
表1 两组形态学检查符合率结果比较[n(%)]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检查诊断疾病期间外周血液白细胞计数、血细胞形态学表现。
统计学方法:数据使用SPSS 15.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检查后依据检查结果,50例患者均确诊为白血病,其中检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分别为46例与4例。将该结果与观察组、对照组检出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检出26例(52.00%),分别为23例、3例;对照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检出24例(48.00%),分别为23例、1例。两组检出白血病例数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白细胞计数在50~100×109/L以上。观察组经骨髓涂片检查,与相应白血病血细胞检查标准符合的例数较多,符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目前诊断白血病时,血常规检查法利用率较高,检验人员通过对血液借助于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查分析,可结合白细胞计数等数据诊断白血病,但是由于仪器设备设计缺陷,检查人员忽视血液检查结果复检工作,会引发白血病误、漏诊问题,进而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引发医患纠纷。针对此种情况,医院检验科检验人员需要对血涂片形态学检查法涉及的内容多进行研究,进而充分认识到该检查方法辅助用于白血病血常规检查的重要性[2]。
首先在血常规检查中,通过对受检者静脉血进行分析检测,可获得准确的血液血细胞计数,其他常见白血病该指标计数多在10~50×109/L,需要医生参考相应白血病白细胞计数诊断值进行判断。其次待常规检查后,需要检验医生对血细胞计数检测结果进行准确性分析,若存在问题可继续进行骨髓涂片检查,参考临床多名学者对血涂片及骨髓涂片诊断白血病价值研究发现,骨髓涂片检查符合率高,经过骨髓涂片形态学检查,能够对不同类型白血病细胞形态学改变情况进行观察与把握,进而依据疾病诊断标准及白细胞计数可确诊白血病。
结合临床研究成果可知大部分伴成熟型AML患者,分别进行外周血涂片与骨髓涂片检查后,后一种检查法检出白血病细胞数量比例远高于前一种;同时骨髓涂片法应用时检查出的原始细胞成熟度高,进而能够对一些单核细胞、原始粒系细胞进行准确鉴别,而且部分白血病血细胞的特殊形态学表现、病态细胞在血涂片中无法观察到,难以对不同系细胞形态进行分辨,但是在骨髓片中清晰可见,所以骨髓涂片检查结果优于血涂片。研究两种形态学检查结果差异原因,发现主要影响因素为细胞分化进展、生存环境存在较多差异,从而导致检出结果不一致,所以骨髓涂片检查法鉴别分析原始细胞、判断疾病类型的价值略高于血涂片。本研究中,观察组检出血常规异常白血病患者继续进行骨髓涂片形态学检查检出疾病符合率非常高,提示在后续医院检验科检查诊断白血病期间,需要在常规检查基础上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法的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