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伟伟 王鸿雁
276800山东省日照市妇幼保健医院1,山东日照
250100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院2,山东济南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以呼吸急促、喘憋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2岁以内儿童,高峰期2~6个月。国内报道68.2%患儿急性期治愈后仍反复发作,以病后1~2年频繁,最多达20~30次/年[1]。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结构的重塑是其主要病变特点[2],临床症状、体征与阳性肺功能指标不能直接反应气道炎症状态。本研究通过直接测量呼气一氧化氮(FeNO)与sIgE情况,对于患儿发展为哮喘进行预测,通过相关干预治疗减少气喘发作的频率,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2017年5月-2018年8月收治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0例,均符合诊断标准[3]。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3~20个月。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
方法:两组患儿均进行FeNO、过敏原sIgE监测。试验组根据FeNO阳性者,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干预治疗。1年内随访两组患儿气喘发作次数,>3次以上者,临床诊断婴幼儿哮喘。所有患儿采用Allergy Screen过敏原测量技术测量过敏原sIgE,浓度<0.35 Iu/mL时为阴性,>0.35 Iu/mL为阳性,见表1。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过敏原sIgE浓度、分级、含量及意义
表2 FeNO、过敏原sIgE相关性分析(n)
实际随访患儿110例,对照组54例,试验组56例。试验组治疗35例,发病5例;未治疗21例,发病10例;发作>3次以上共15例,总发病率为26.7%。对照组均未治疗,30例发作均>3次以上,总发病率为55.5%。试验组与对照组总发病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于根据监测FeNO阳性者,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干预治疗患儿,总发病率为14.28%(5/35)。
所有监测患儿FeNO与过敏原sIgE呈正相关,阳性越高过敏原sIg浓度越高,说明FeNO与过敏原sIgE监测是预防哮喘的有效方法,通过干预治疗可减少哮喘的发病率,见表2。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率逐步上升,其发病机制为患儿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引发的呼吸道炎症性水肿、腺体分泌增多、气道痉挛等[4],患儿易于病后数年间反复发生喘鸣,长期随访观察,22.1%~53.2%患小儿哮喘。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哮喘患病率逐渐增加[5]。监测气道炎症是哮喘管理的主要项目,目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支气管内膜活检是评价气道炎症的金标准。由于这些方法不但价格昂贵、操作复杂,而且又是侵袭性检查,因此不宜反复测定,不易推广。血清中过敏原sIgE由激活B淋巴细胞释放,结合肥大细胞等细胞表面的IgE受体,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可使细胞合成并释放多种炎症介质诱发并加重哮喘,过敏原参与了气道的炎症发展。
本研究发现,所有监测患儿FeNO与过敏原sIgE呈正相关,阳性越高过敏原sIg浓度越高。2011年Sordillo等研究发现,室内外多种过敏原均是FeNO的影响因素。实际随访患儿110例,试验组总发病率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通过FeNO检测阳性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总发病率为14.28%。FeNO是一种公认的哮喘无创气道炎症测量技术,安全、无创、简单、可靠、重复性好,直接反应气道炎症检测,对诊断哮喘和评估哮喘的治疗效果提供有力的帮助。但在临床工作中,大多数检查均有一定局限性,且结果均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FeNO不能作为单一指标用于哮喘管理,需联合过敏原sIgE等其他评估指标综合应用,对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展为哮喘进行预测,通过相关干预治疗减少气喘发作的频率,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