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梅
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发病人群主要以老年人为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营养不良以及呼吸肌劳损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临床治疗中主要以增强患者肺功能、改善呼吸异常为主[1]。优质护理干预的实施是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将本院2017 年9 月~2018 年9 月收治的106 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慢阻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肺功能改善及预防感染的临床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6例慢阻肺患者,患者均符合慢阻肺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无其他系统功能异常情况,患者精神及意识状态良好,且无家族精神病史,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对照组男32例,女21例;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75.6±4.6)岁;病程5~20年,平均病程(10.2±3.3)年。研究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63~82岁,平均年龄(74.9±4.0)岁;病程5~19年,平均病程(10.3±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详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定时测量统计患者体温情况,严格按照医嘱指导患者进行用药,解决患者日常治疗中的各类护理问题。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①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用氧,详细向患者介绍长期氧疗的作用和意义,提升患者对氧疗的重视和依从性,指导患者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氧疗,吸氧时流量需控制在1~2 L/min,氧疗时间需>15 h/d,氧疗时间需持续在15 d,定时检查患者血氧浓度,或可在吸氧时佩戴手指夹式血氧浓度饱和度检测仪,了解自身血氧浓度变化情况,慢阻肺患者的血氧浓度与正常人相比稍低。患者出院后仍需进行家庭持续氧疗,以缓解膈肌的压力,避免出现低氧血症。如患者实施长期氧疗治疗,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用氧,详细记录家庭氧疗日志,记录吸氧时间、流量以及吸氧后反应,根据吸氧状况对吸氧方式及时间进行适当调整,防止出现氧中毒情况。氧中毒的表现主要有干咳、胸骨灼热感、恶心呕吐以及呼吸困难等,一旦出现以上症状需立刻停止吸氧;②辅助患者进行排痰,并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排痰方式,如患者长期卧床或者咳痰无力则需辅助患者进行翻身,并且帮助其进行拍背排痰,每间隔2 h需要为患者翻身1次,拍背2~3次/d;叮嘱患者每日摄入一定量的水;③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根据患者病情状况选择相适合的锻炼方式,如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锻炼提升肺部功能,比如慢跑、行走、游泳以及登梯等;④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任何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时都要遵守无菌操作的要求,且尽可能减少静脉穿刺、气管插管等开放式治疗,降低感染的发生,提升护理安全性[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EV1/FVC、FEV1以及护理后真菌感染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EV1/FVC、FEV1%Pred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FEV1/FVC、FEV1%Pr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FEV1/FVC、FEV1%Pre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EV1/FVC、FEV1%Pred 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EV1/FVC、FEV1%Pred 比较(,%)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真菌感染情况比较 研究组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77%(2/53);对照组真菌感染发生率为20.75%(11/53);研究组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02,P=0.008<0.05)。
慢阻肺患者的典型特征是呼吸功能增加导致机体耗能量增大,大部分患者均存在一定的膈肌疲劳以及低氧血症等情况,肺动脉血管的压力比较大,容易产生痉挛情况,导致出现肺动脉高压情况[3,4]。优质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发病频率,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长期氧疗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体内的血氧含量,缓解膈肌疲劳状况,提升患者呼吸肌的耐受能力。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治疗及护理的重视,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降低发病的诱因。另外严格遵守相关消毒管理制度能够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降低感染发生率,提升治疗及护理质量[5-8]。本次研究中,护理后,研究组患者FEV1/FVC、FEV1%Pred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慢阻肺患者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对于患者肺部功能改善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治疗中真菌感染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慢阻肺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治疗安全性,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