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检察: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

2019-11-06 09:57祁彪
民主与法制 2019年37期
关键词:营山县检察院检察

本社记者 祁彪

“感谢检察院,让我们不用再闻臭味了。”

2019年夏天,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茶盘乡罐坪村的村民终于可以不用再忍受垃圾处理场散发的恶臭。而当初,他们通过安装在村里的远程视频终端连线视频接访中心,向营山县人民检察院反映这一问题时,没想到能解决的这么快。

罐坪村村民所使用的这套远程视频接访系统,正是营山县检察院打造的“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一部分。而所谓“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建设集法治服务、法治公开和法律监督于一体的检察工作新模式。

据了解,营山县检察院从2017年开始建设“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已经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2018年被推广至整个南充市检察机关。因此项工作的改革创新亮点突出,2019年营山县检察院还被评为四川省“我最信任的基层政法单位”,“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相关课题,两次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收入《中国法治蓝皮书》。

视频接访解民急

要了解“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我们先从文章开头那个故事讲起。

2018年7月10日,罐坪村纪检员、监委主任刘爱民(兼检察院在村里聘请的乡村法律监督联络员)通过安装在村里的远程视频终端连线视频接访中心,向营山县检察院反映村里时常闻到一山之隔的垃圾填埋场飘出来的恶臭味,村民担心影响身心健康,对此事意见很大,经常找到乡、村干部要求解决。乡村两级虽做了大量工作,但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咨询营山县检察院能否帮忙解决。

因情况可能与检察机关肩负的公益诉讼职责相关,营山县检察院立即介入调查核实。检察长罗伟带领民行部门的检察人员走访了罐坪村和垃圾填埋场,现场调查核实,确认在温度高和气压低的时候,与罐坪村一山之隔的垃圾填埋场确实有难闻气味飘出,初步核实原因是垃圾填埋场的来量大,但日处理能力有限,导致部分垃圾堆积而不能及时处理。

“经走访罐坪村和茶盘乡政府,我们了解到乡村两级已经积极向有关县级部门反映和报告,并也告知群众正在积极处理,安抚群众情绪。”罗伟说。

因可能涉嫌环保公益诉讼,营山县检察院立即着手启动公益诉讼程序,经向环保等县级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得知:罐坪村附近的垃圾填埋场于2015年建成,根据规划主要负责集中处理乡村垃圾,整体规模不大,处理能力有限,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扩展,处理县城垃圾的垃圾填埋场离城太近不得不关停,城乡垃圾都集中到这个唯一的填埋场处理,就导致部分垃圾不能及时处理,夏天容易产生难闻气味,从而影响罐坪村等周边村民的生活。主管单位营山县城管执法局在积极行动,争取立项,拟通过垃圾焚烧发电的方式彻底解决这个难题,但因全县财力有限,该项目进度不理想。

>>村里“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宣传栏 祁彪摄

鉴于这种情况,营山县检察院向主管部门提出建议并要求积极处理。经多方努力,营山县政府决定加大投资力度,提升工作进度,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同时,城管执法局积极作为,投入更多物力人力提升垃圾日处理能力,严格按照垃圾填埋相关操作流程进行覆土、压实和覆膜等处理,并加强垃圾转运时的分类,对容易产生气味的垃圾优先处理、重点消毒等。

“我们当时能想到的办法都想了,跑了不少腿,走了不少路,但问题都没有解决。没想到就在村里给检察院发了个视频,问题就解决了,这才是真正的‘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罐坪村村民说。

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与检察院远程视频,足不出户就能解决问题。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背后,却凝结着营山检察人为了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而耗费的无数心血和精力。

司法为民促改革

营山县名如其形,山垒众多,状如营盘,延伸至大巴山脉,山高且陡。路弯九拐,乡镇分散偏远,有近百万人口,群众要办事真的是道路阻且长。

“以前我们控申科经常能接访到这样的当事人,每次来都急着想办成事,都是因为家住的太远了,稍微一耽误,回去的公共汽车都没有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很多司法难题不是说马上解决就能解决的,司法有程序,办理有过程,就有等待的时间。”营山县检察院检察官杨友元说。

所以,营山县检察院经常出现这样一幕:很多检察官自掏腰包给偏远的当事人买饭、买车票,加班为他们办事,努力让他们能赶上点回家。

“但是他们真的想要的是什么?是一次又一次的来吗?不是的,他们真的想要的是一次性把问题解决了。”副检察长任荣杰说,“这些难题是困扰群众的心病。个别人把上访当成自己人生大事,常年奔波讨说法,甚至有的引发偏执的心病,折腾得生活没有热情,甚至有的已经过不上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检察官们看在眼里,更是疼在心里。”

2017年,南充市检察院检察长周永刚要求“把办公桌搬到群众家门口,把公平正义放到群众手心头”。也让大家自查自省作为一名人民检察官如何对得起“人民”二字?如何有所作为?

“有追问,才有答案。营山检察人拍着胸脯承诺建设‘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真正把想办的事情依法办好。这是我们对群众新期待的积极回应。”罗伟说。

做决定容易,但怎么建却是个难题。

营山县检察院只有一个,乡镇检察室也只有两个,怎样把办公桌搬到群众家门口?人力有限、财力有限、条件有限,而即使满足,也不可能进村入户到家门口。营山检察人伤透了脑筋,抓破了头皮。

恰在此时,营山县委书记黄金盛到检察院调研。“可以把视频接访方式拓展到乡村,连线到相关机关单位,共同来解决问题。这样,利用信息化创新可以实现让检察服务和检务公开‘飞入寻常百姓家’。”黄金盛支招说。

攻坚克难铸品牌

选对方向,剩下的便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在落后的西部农村县搞信息化,难于登天。资金、资源、人才都奇缺,这其中的辛酸或许只有真正投身其建设的营山检察人才能道得出来。每一环节的仔细考究,每一个技术难题的突破,每一键可操作性、可实用性的最大利用,都让这个致力于办案的检察团队变成了多面手。”罗伟说。

最终经过不断探索和尝试,这项工程终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初具雏形到逐步完善的蜕变,成为营山乃至整个南充地区一张亮丽的“检察名片”。

>>检务直通车开到百姓家门口 祁彪摄

据了解,“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建设集法治服务、法治公开和法律监督于一体的检察工作新模式,犹如把检察院从“实体店”模式办成“网店”模式。该品牌是一套“组合拳”,主要涉及“九项”内容:

一是建中心。全县建立起一个远程视频咨询接访中心,在乡(镇)、村、社区建无数个远程视频咨询接访终端,实现网上信访接待、矛盾集中化解、统一转接分流、实时线上反馈、持续跟踪监督等。同时在后台建一个大数据中心,智能分析数据,提供线索,实现预测预警,为党委当好法治参谋助手。

二是优服务。在涉农重大项目、重点民生领域设检察官服务站,安装可视远程服务终端;并在企业安装“检企服务”平台,坚持政法跟着项目走、跟着发展转,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结合网格员队伍组建乡村法律监督联络员团队,实现线上线下反馈信息、调处矛盾、化解纠纷,收集法律监督线索。

三是设基地。在3所学校和1个企业,设立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在87所中小学校设立了“知心姐姐”工作室,并安装具有普法教育、问题咨询、心理预警和帮扶矫正等功能的未成年人安全法治预警云平台。同时,开设“知心姐姐”法制小故事直播间、联通“校园班班通”等,定期远程进行授课,打造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的阵地。

四是搭平台。以多功能、多用途、信息化的检务直通车,与法律监督指挥中心实时远程连线,视频相通,打造“流动检察院”,开展“乡村法治巡诊”,综合应用于应急处突、矛盾化解、送法下乡、引导侦查、监督执法等,主动下访找问题,下村解难题。

五是布终端。建网上检察官并加载到公众号、门户网站等载体上,研发掌上检察院App将多种功能进行整合,将检察服务放到掌上、指尖上,实现视频问检、远程服务、掌上办事。

六是促整合。将线下检察服务大厅功能整合到网上,在1个县政务中心和54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安装可视查询服务终端,设置网上服务大厅,实现信息查询和业务办理在网上一站式完成。

七是借载体。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为载体建平台,集网上预约、远程告知、线上发布等信息推送和法律文书送达于一体,全力推进司法公开和司法便民。

八是施救助。将法律援助、国家司法救助、民政救助和社会救助等统合到一个平台,搭建起立体式救助体系,实现受理、核实和救助在网上完成。

九是强宣传。利用公共资源建流动或固定的检务公开、普法宣传、警示教育LED平台等,发布动态信息,弘扬法治精神。联合县委组织部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和县文旅局有线电视网络,建“乡村法治夜校”,让普法教育进村入户。利用新媒体宣传发动和服务群众,拓展民生检察。

“这九项内容每一个都不简单,几乎涵盖了检察院可以服务的所有业务,辐射的对象从大了说是所有群众,从小了说可以细化到村民、市民、企业家、未成年人、案件当事人及其他参与人等等。以其中的‘远程视频接访中心’来说,在全县就建立了843个视频接访终端,在全市九县(市、区)已建立了近5000个视频接访终端,即使再偏远的乡村都可以一键接通检察院的视频接访中心,并可联通相关机关单位。群众有诉求直接到村委会一键点击,就可以见到检察院的接访人员或者相关单位人员,并可‘网上会诊’‘网上听证’‘网上调解’,多单位协同解决问题。”罗伟说。

为民撑起暖心伞

科技一旦落到了实处,受益的不仅包括办案的检察人员,也包括广大群众。

2018年5月18日,营山县检察院视频接访中心的工作人员,接到了来自本县双流镇沿山村原村支书陈贤明的视频诉求。

“我们村是贫困村,交通落后,群众难以致富。精准扶贫以来,政府出资为我们修建‘扶贫路’。可路修到了一半,施工方却称材料涨价不愿再继续修,导致这条路停工了快大半年了。”陈贤明语速急促,隔着屏幕的脸皱成一团。

“事关百姓切身利益,事关脱贫攻坚进度,事关群众满意度!”接访人员罗佳一刻也不敢耽搁,上报领导。罗伟通过视频接访平台连线县交通局、信访局、扶贫移民局共同会诊商讨解决此事。交通局局长宾怀忠闻讯,也上线视频接访,多方协商并依法要求施工方履行合同。

2018年6月1日,沿山村的村道路恢复施工,并于下半年竣工验收,让村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营山县检察院通过视频接访第一时间,了解到全县农网改造中有数百名村民工资被拖欠,村民陈素华一家生活艰难,未成年人小朱因在一起案件中受伤陷入贫困……检察官们积极行动,用法律的刚性以及柔情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拾生活信心。

视频接访不仅仅局限于本县地域内,即使是远在天涯海角都可以通过移动通信设备一键接通。临近十九大召开,营山县张女士因为在一起民族资产解冻诈骗案件中上当受骗10余万元,久久追不回自己的钱财,就跑到北京去上访。

罗伟知道此事后,决定通过视频接访解决她的问题。工作人员通过视频接访平台连通了远在前往北京汽车上的张女士。罗伟一边听她讲,一边连线办案人员了解事情原委。

原来,该案件是全国性的诈骗案,抓捕的犯罪嫌疑人多达40余人。受骗的多达2000余人,金额高达5000余万元。而公安机关才找到被害人500余人,追回的赃款也只有区区300余万元,不足以退还已找到的被害人的被骗款,因此尚不能及时退还她被骗的钱,要待案情全部查清后,依法公正处理。而张女士误认为办案机关截留了赃款迟迟不退还,所以上访。通过罗伟耐心细致的释法说理,不到一个小时,她解开了心结,明白了事理,主动打道回府。

“我们的法律是公正的,更是有温度的,所以打动了她,让她心甘情愿地回来了。”在旁见证的接访人员罗丽莎解释说,“我们当时只用了五十元的视频通话流量费,就把她给劝回来了。如果派人去北京接访劝返,不知要用多少钱呢。”

据了解,2017年以来,营山县检察院视频接受咨询1893人次,其中35%与法治相关。同时,远程接待企业法律咨询、释疑解难60余人次,帮助十余家企业建制堵漏,利用网络平台走项目、进企业,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些数据真实地反映了视频接访的情况,反映了群众希望用更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愿望。

“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不但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也获得了一批专家学者的肯定。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高晋康表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谋划起点高、目标方向明、创新亮点多、实际效果好;四川省委党校副教授胡业勋表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在扶贫与法治之间构建起了联动和协同机制,“乡村法治夜校”“法治巡诊”等新举措能有效增强基层法治素养,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万毅表示,“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契合新时期新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司法为民理念,“乡村法治夜校”“未成年人安全法治预警云平台”等举措加强犯罪预防做法前卫,值得称赞。

同时,“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也获得社会各界的充分关注。四川省改革办刊载了经验做法,省检察院就此召开了专题研讨会;营山县检察院还代表四川省检察院参加了全国检察科技展并展示了便民利民的系列法治产品……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100多个基层政法单位前来参观交流,成为一张司法为民的闪光名片。

猜你喜欢
营山县检察院检察
营山县鲜食玉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示范与应用
营山县:变“坐堂待访”为“流动接访”
营山县医保局召开医疗救助“我为群众办实事”座谈会
扶贫队“砸锅”——记山西省检察院扶贫队员武海龙
检察版(五)
检察版(四)
检察版(十)
检察版(九)
营山县现代林业建设基础与研讨
西安市检察院依法对白雪山案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