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进程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19-11-05 17:13闫晓杰王勇孔祥栋
中国信息化 2019年9期
关键词:传统产业数字融合

闫晓杰 王勇 孔祥栋

目前,我国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发展迅速,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与综合研究方法,总结了我国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成效,简要分析了目前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在政策体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和信息安全、复合型人才、传统产业创新能力五方面提出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引领者的关键窗口期,也是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新旧动能转换的协同迸发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为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发展机遇。

一、我国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成效

(一)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2015年以来,为加快我国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工信、农业、税务、水利、交通等部门也出台了鼓励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政策,以工信部为例,先后印发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制造业“双创”平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政策性文件。地方政府结合产业特色纷纷出台支持扶持政策,如安徽省出台《支持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山东省出台《山东省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山西省出台《山西省大数据发展规划(2017-2020年)》《山西省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2019年行动计划》等政策,为推进我国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保障。

(二)数字技术实现快速发展

一是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得到快速發展。国新办和工信部发布会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光缆总长度达4358万公里,4G用户总数达11.7亿户,与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光缆连接,行政村通光纤比例达98%,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95%,网络提速降费全面加速推进,5G核心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取得突破性进展,IPv6部署加快,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并提供全球服务。二是我国大数据技术发展不断成熟。近几年,以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华为为代表的ICT企业纷纷上线自己的大数据项目,如阿里的DTPAI项目,百度的paddlepaddle,并且在2014—2016年,百度、阿里和腾讯先后获得大数据领域知名的Sort Benchmark大赛冠军。我国ICT企业发展迅猛,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数字技术差距在不断缩小。

(三)大数据应用快速推进

目前,全国共设立贵州、京津冀、珠江三角洲等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组建了13个领域的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在政务应用方面,截止2018年底,中央和国家机关62个部门、各地方政府全面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31个省级政府建成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加快部门办事大数据的建设与共享,行政效能大幅提升。2018年3月,《中国数字经济指数2018年度报告》发布我国数字经济与工业互联网、智慧供应链、共享经济、金融科技融合指数分别为284、131、101、170,较2016年3月分别上升210%、56%、42%和71%,数字经济的溢出效应持续增强。同时,数据资源打破了传统要素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效应,通过大数据技术创新的商业模式整合社会多方资源,使用户的使用成本大幅降低,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与可能,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

(四)数字经济规模与融合程度持续扩大

根据信通院测算数据显示,2018,全国有11个省市数字经济规模跨越万亿元大关。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达到34.8%,占比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2018年产业数字化部分规模为24.9万亿元,在数字经济中占比为79.51%,数字技术、产品、服务正在加速向各行各业融合渗透。2018年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峰会显示,我国企业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近40%,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67.4%和48.4%,制造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超过73%。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可以有效地提高了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进而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产业面临发展困境

一是缺乏核心技术。因大部分企业研发能力薄弱、行业共性技术平台缺失,许多企业主要依靠购买国外先进设备和引进生产能力实现技术改造。我国制造企业依然面临着数字化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工业芯片、智能传感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核心技术掌握不足;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生产制造技术落后国际领先水平;在标准、检测和服务体系方面有待完善;传统的数据传输技术也面临不能适应新的数据传输需求的挑战。二是劳动力供应结构失衡。随着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传统产业的劳动力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普通的技术工人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既懂专业技术领域又懂信息化技术的人才严重短缺。三是创新能力不足。大多企业过度依赖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对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且见效慢的技术创新热情不高,创新机制还不健全。

(二)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于2017年开始实施,根据发改委公布的《关于组织实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通知》显示,目前的建设重点主要集中在“百兆乡村”示范及配套支撑工程、5G规模组网建设及应用示范工程、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建设一期工程、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而感知、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领域涉及较少,并且各类信息基础设施主要由各地市的有关部门和企业根据各自需求进行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自身需求,但很多数据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应用,难以从数据的原始底层进行数据融合。

(三)融合程度有待提升

在思想认识方面,传统产业中很多企业对数字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忽略了数据资源对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效率、优化流程和工艺、市场产品定位等方面的战略价值,企业数字化水平普遍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在数据资源共享方面,各企业之间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数据共享有效机制与管理,容易形成数据壁垒,难以发挥数据资源价值。在平台支撑方面,由于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历程短,龙头企业缺乏,面向传统产业的服务平台不多,并且大部分信息技术企业对传统产业的工艺流程与业务流程了解的不够充分,很难准确而有效地满足企业的需求,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发达的国家相比,平台的稳定性、可靠性、成熟度存在一定差距。

(四)缺乏专业化的跨界人才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国家政策引導,近几年我国的数字技术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加快,需要大量既懂得传统产业专业技术又要懂得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据教育部近日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显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专业2019年开始招生,而这些人才的培养需要培养周期,短时间内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人才的结构性短缺成为制约融合发展的关键瓶颈。

三、发展建议

(一)加快构建政策体系,优化融合经济发展软环境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不但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速度,也产生了各种业态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这些新业态和新模式,会给传统的监管模式带来新的挑战,因此,要构建适合融合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建立数字经济领域立法保障体系和监管体系,加强对知识产权和人才的保护,明确政府、个人和各类网络运营者之间的数据财产关系,明确国家之间所涉及的跨境数据财产关系;同时要加大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让数字经济发展有法可依。进一步完善政府扶持政策,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引导数字技术与传统企业融合发展,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二)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推进网络覆盖、提速降费落实,要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通信网络、高速宽带网络、IP地址、域名、互联网骨干节点、国际通道、国际出口等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绿色、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应用,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的网络空间,为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信息保障。

(三)加快开展复合型人才培育工作,保障融合经济发展智力资源

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熟悉传统产业的业务流程等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数字信息化的思维和能力。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加快融合经济复合型人才培养,在以本科生教育为主的基础上,扩大人才培养范围,向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延伸,选择一批国内重点高校开展研究生教育试点,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培育体系。鼓励支持本地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与大数据企业、大型传统产业企业进行联合培养,畅通人才输送渠道。

(四)提升网络和信息安全能力,保障融合经济有序发展

注重数据资源管理,对大规模、复杂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感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挖掘、计算和应用。同时要强化网络、数据安全保护工作,支持和引导通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对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领域安全技术的突破,提升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能力,加大对网络攻击等犯罪行为的预警和执法力度,保障融合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五)提升传统产业综合能力,培育产业融合发展优势

一是注重自主创新能力。要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小格局眼光,加大对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投入力度和对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的组织力度。在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行业,搭建区域技术服务平台,鼓励企业间技术合作、技术转移和扩散,以提高产业群的整体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二是重点加强对基础科研、数据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研发的投入,通过建立科研课题、横向科技项目等方式,引导资本向基础科研、数据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研发的倾斜。

当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都把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如2010年德国在《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中提出工业4.0概念,美国在2012年提出工业互联网的概念,2017年英国政府发布《数字英国战略》,包括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国家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陆续发布数字经济战略,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也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方面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为我国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宝贵契机,加快数字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对传统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优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我国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的“双强”目标尽快实现。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数字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破次元
融椅
答数字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析
浅析“互联网+”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刍议网络经济影响下我国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的改革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