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田祥燕
【摘 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室晚班透析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总结有效的应对策略。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选择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分为两组,以接受白班血液透析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接受晚班血液透析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在此基础上针对血液透析室晚班透析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比较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经分析发现血液透析室晚班透析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与护理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治疗环境以及护理人员的疲惫情况等有着直接的关系。结论: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血液透析室晚班透析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应该切实提高对护理人员基础培训工作的重视,同时保证排班的合理性。
【关键词】血液透析室;晚班;透析护理
文章编号:WHR2019011351
血液透析室是医院重要科室之一,同时也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场所。与其他科室相比,血液透析室具有明显的护理风险高、专业性强以及治疗风险大等诸多特征,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的开展难度[1]。从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的开展现状分析来看,血液透析治疗一般分为白班与晚班2个班次,而大量统计结果显示血液透析室晚班透析护理风险远远高于白班[2]。对此本文作者针对血液透析室晚班透析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等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选择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分为两组,以接受白班血液透析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接受晚班血液透析治疗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中包括20例男性患者和15例女性患者;年龄23~62岁,平均(39.96±4.20)岁;患病类型为1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和1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观察组中包括19例男性患者和16例女性患者;年龄24~60岁,平均(39.80±4.35)岁;患病类型为1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和2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可比较。
1.2 研究方法
记录分析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并通过询问相关护理人员以及相关核查工作,确定每起事故实际的发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血液透析室晚班透析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依据血液透析室的具体情况,考虑护理工作实际要求,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风险防范措施,以此来有效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22.0软件对研究数据实施统计与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进行描述,行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对比分析发现,治疗期间观察组中一共出现5例护理不良事件,包括2例穿刺针脱落、2例红肿以及1例院内感染事件;对照组中仅发生1例穿刺针脱落事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液透析室晚班透析护理风险
通过统计调查发现,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环境以及護理人员疲惫情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由于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晚班血液透析治疗,使得血液透析室的光线环境对操作产生影响,进一步加大了反复穿刺的几率。加上护理人员对于晚班血液透析治疗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缺乏认识,自身风险防范意识较差,所以引发相应的护理不良事件。而护理人员的疲惫主要与科室排班制度相关,较大的工作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护理人员出现操作失误。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肾脏疾病患者人数的持续增加,使得血液透析患者的人数也随之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血液透析作为现阶段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多被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的肾脏替代疗法。尿毒症患者人数逐渐增多,并涌现于各大医院血液透析室中接受相应的透析治疗干预。相关信息登记统计结果显示,现阶段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干预的尿毒症患者数量超过30万人[3]。另外有统计结果表明,其中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的患病人数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医疗保障制度创新优化的背景下,有能力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干预的患者人数越来越多。危重症患者的生存时间与生存质量得以大幅度改善,但是面对逐年增加的血液透析患者,各个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面临的工作压力也随之不断增加[4]。
为了有效应对短时间扩容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医院采取白班与晚班联合透析的排班方式。本次研究中,通过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与白班血液透析安全风险低于晚班血液透析风险这一理论相符合。究其原因,与治疗环境光线不佳、患者自身精神疲惫以及科室护理人员班次延长、体力不支等因素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晚班透析时间一般为18∶00~23∶00,一般情况下晚班护理人员的精力无法比拟白班,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系数比白班透析要高的多[5]。对此,为了更好地控制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针对血液透析室晚班透析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笔者建议优化医院血液透析科室的排班制度,使晚班护理人员可以保证精力充沛。
比如改变传统的排班方式,全面推定“三班倒”工作制,将上班时间改为1班08∶00~16∶00,2班16∶00~23∶00,3班23∶00~08∶00,切实保证每班护理人员保持在2名以上。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患者住院期间全方面展开健康教育指导,为患者身体健康提供保证。强化护患沟通与交流,在心理上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安慰,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提高卫生管理标准,保证病房舒适整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休养环境。同时,提升血液透析室的基础设施条件,保证室内照明效果,尽可能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导致血肿问题出现。适当增加护理人员的培训与巡查力度,密切观察患者临时置管的固定状态,避免留置针脱落等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室晚班透析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理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治疗环境以及护理人员的疲惫情况等因素相关,应该采取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韩淑晶.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1):59-60.
[2] 沈映彤.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9):235.
[3] 李婧.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5):295-296.
[4] 熊迎春,胡晓萍,毛静芳.血液透析室护理安全隐患与防护措施探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4,27(05):621-622.
[5] 牛冬玲.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及防范[J].中外医疗,2014,33(08):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