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泽
摘要:《語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当学生学习的伙伴、合作者、指导者,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性学习以其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恰恰适应了语文学科的某些内容和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能培养其创新精神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课堂教学 专题研究 延伸研究
在知识经济时代,真正的知识不再是预先的存在,不再是那些被“格式化”地记载在书籍里的理论、概念和公式,而应该是能够被激活的知识,是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知识,当然也括那些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的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崭新的能培养其创新精神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以学科教学为载体开展研究性学习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对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研究性学习的理念
提倡研究性学习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心理环境中自主发展、自主探索、自由交流,在体验中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知、情感、态度、观念的发展。
(二)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发现和开发学生的多方面潜能
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这种:“开放性的学习”不仅拓展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范围,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推动他们去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
(三)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课堂成为教与学互相推进的阵地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师生间的界限趋于平淡。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共同探究知识;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聆听教师一再重复的事实和理论,而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力、观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四)具有一定的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学习。问题可由教师提供,可以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在学科教学中,教材是课程开展的基本依据和载体,学生学习的知识局限在某一学科领域,这些知识排列是纵向的、线性的,相互之间完全靠逻辑关系加以联系。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必要性
1.时代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之语文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作为学生,需具备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学生逐步养成了学习的自觉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同时,学生逐步学会了怎样与别人合作,怎样与别人交流信息,创新意识逐步增强,这些都适应了时代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2.课程要求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还指出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教师应该形成“大语文”的观念。
(二)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能性
1.语文是一门资源丰富的课程,这为学生进行研究提供了可能
2.语文教材本身具有一定的可研究性
(1)汉语拼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汉语拼音课都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境图,随情境图的内容出现了相应的音节、词语或句子以及儿歌,孩子通过观察画面可以发挥想象编故事讲故事。由此以来,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开始创新。总之,教师在教学汉语拼音时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观察形象化的事物识记音形、把生活与拼音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质量。对于刚上小学的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拼音显然是有难度的,需要他们动脑去研究。
(2)识字
有些汉字字形对于学生识记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师便可以指导学生观察难记字与生活中的事物,把难记字形象化。学生可主动地去编口诀以便识记字形或把某些相似字放在一起记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之间共同探讨识记方法,还可以查阅资料掌握一些识记技巧。
(3)课文
在学习课文时,教师一般会安排一串难度层层递进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思想。问题不断提出,学生不断思考与研究,思维得以开拓,问题得以解决。另外,课文内容的多样性,体裁的多样化也使学生的研究成为可能。课文的内容是与生活、科技、社会、美术、自然等联系最密切的,通过语文来了解性的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需要学生查阅资料、调查、观察或自己实践。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与多种形式学习相结合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实施肯定会有些难以把握。因此,与多种形式学习相结合,让孩子动起来。
(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
学以思为贵。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学问学问,又学又问,问是读书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深钻的体现。
(二)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的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
四、小结
总之,不可否认,研究性学习确实能提高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的质量,它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它的前景是光明的。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教师要适时地,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相信有了研究性学习,学生会向更优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