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促进作用

2019-11-05 04:09程颖张聪郭旭
戏剧之家 2019年26期
关键词:网络传播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

程颖 张聪 郭旭

【摘 要】互联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置于多层次、多视角、多群体之中,以其高度的共享性和创新性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空间、拓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渠道、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息资源。互联网不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大众化发展,还增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互动性、生动性和时效性,对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6-0186-01

互联网已成为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一部分,要想继续保持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下的优越性、先进性和创新性,让人民群众接受、认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思想,就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互联网相结合,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平台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息资源、拓宽马克思主义传播路径、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质量。

一、互联网时代

美国学者曼纽尔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提出,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生产力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他说:“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人类的心智成为一种直接的生产力,而不仅是生产体系中的决定因素。”互联网影响着世界格局,对于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在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上也有其特征:

(一)创新性

互联网使每个网民成了信息的中心,每个个体都其主观意识和能动性,这就导致了思想的差异性,通过信息交流、学习互动、时事评论,不断激发每个网民的创新思维,通过网络各抒己见,大量的信息交流碰撞,就掀起了整个互联网的创新大潮,这也使得互联网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驱动发展,正是因为有了网络所激发的创新思维,才有了各种创新成果,而这些理论思想的创新成果也在不断推动着各种讯息的快速传播。

(二)共享性

互联网承载着大量的信息资源,拓宽了百姓的眼界;同时通过互联网收集网民的意见建议,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都可共享到案例,接受意见并不断发展完善,提高工作效率,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其多元性和开放性实现资源共享。在足不出户的古代,人们就设想足不出户知晓天下事,而今天在这个信息化爆棚的时代,我们也真真实实地做到了,我们足不出户就可共享全球讯息,不得不承认互联网有其独特的共享优势。

互联网的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大大提高了各种思想、理论、政策方针的传播速度,提升了信息传播的准确性,互联网对思想理论的高效传播对其深入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网络已经介入了我们的生活,对于迅速、及时地获取信息网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也推动着人类生活向前发展。

二、互联网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在中国生根发芽,其所包含的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通过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水平,来更好地推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也只有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不断发展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会不断向前推进,才能够更好地實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我们应积极努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路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载体,来迎接中国新时代的到来!

借力互联网提升马克思主义网络舆论影响力,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大众化传播。互联网作为公用信息的载体,它构建了网络共享交流的平台,网络上可以包含着各种观点、各种呼声甚至是各种质疑,也恰恰是这些群众的心声,不断鞭策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贴近中国的基本国情与具体实践,逐渐被更多群众认可和接纳。通过拓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渠道,加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时代话语权,使更多群众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也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深入群众。正是得益于新时代下互联网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方便的交流平台、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更强大的技术支持,才使得马克思主义传播得更为深入。

互联网以其独特的共享性和创新性,提高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效率和准确性。在全球化背景下,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化发展,各种信息庞大冗杂,要想继续及时、有效地跟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步伐,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准确性和先进性,就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及时接收和传递马克思主义思想,获取马克思主义动态讯息,从而贯彻相应的理论思想、方针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互联网对马克思主义传播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巩固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和形式,以此来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传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迎接中国新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杨叶平.借力“互联网+”提升马克思主义影响力[J].理论探索,2017(4).

[2]荣玉巧,牛翠萍,王红.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策略探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

[3]王征.论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9(1).

猜你喜欢
网络传播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与新媒体的关系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